网上付了款,订好了房间,到酒店后竟被拒之门外;怕排队厉害,提前在网上买好景点门票,可拿着购买凭证,兑换点却死活不承认;说好的巴厘岛5日游,结束后算来算去,“不对啊,连头搭尾只有4天!”……本想开开心心度假过春节,没想到,却遇上这些糟心事。长假一过,一些游客纷纷投诉,“吐槽”自己的旅行经历。无一例外,他们的行程都是通过“在线旅游”网站安排的。
数据显示,在线旅游市场火爆的同时,消费者投诉也节节攀升:仅今年春节长假期间,本市各级消保委受理的旅游投诉就达141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2.2倍。互联网和旅游业结合,本该让出行更方便快捷,怎么反倒成了投诉的“重灾区”?
条款苛刻惹纠纷
除上述两类投诉外,春节期间,产品预订后取消,消费者承担过高的“违约责任”,也引发了不少投诉。
旅游财富网在调查中发现,网站的退费条款中,消费者的违约责任相当苛刻。如某在线旅游网站的“苏州拙政园+寒山寺+姑苏水上游特价巴士一日游”项目,“预订须知”内的“违约条款”明确标注:旅游者违约:行程前3日至1日,收取订单总费用的60%;行程开始当日,收取80%。而旅行社违约责任则明显减轻:行程前3日至1日,支付订单总费用的15%;行程开始当日,支付20%。同样是违约,旅游者赔付额是旅行社的4倍。另一旅游网站一款2478元“三亚5日游4晚海景团”,其“出行须知”称:出游如退费,以退费项目旅行社折扣价为依据,均不以挂牌价为准。“折扣价”、“挂牌价”到底属于什么价?是否意味着旅行社可自行调整退费标准?
消保委专家认为,一些条款明显存在加重消费者责任、减轻经营者责任的问题。在线旅游网站如果不能提供其实际损失的证明,那么,单方面规定如此苛刻的违约责任,就涉嫌“霸王条款”。
网下“老问题”,网上“新难题”
春节期间,关于度假产品降低服务标准、行程安排不合理的投诉也为数不少。
消保委认为,旅游服务质量投诉是行业老问题,如今,这些“老问题”也从实体旅行社蔓延到了网上。但相较投诉的解决过程,以前消费者只需要面对旅行社一家;而如今,本该承担一门式受理、甚至先行赔付等维权义务的网站,往往逃避责任,消费者不得不和旅行社及网站双方来交涉,面对双方的推诿。分析人士指出:在线旅游网站的售后渠道,明显不畅通;消费者诉求得不到第一时间解决,从而产生大量投诉。
网站“预订成功”,不作数
在141件涉及在线旅游的投诉中,类似投诉不在少数。消保委专家称,“这是今年的新现象。”房间明明预订成功,可酒店却不承认,问题出在了哪?专家分析,在网站与宾馆酒店之间,往往有一个甚至多个“中间商”,中间商拿到了酒店的房间,再批发给网站用于预订;而用户在网站预订的信息,也须通过中间商操作成功。中间环节一多,任何环节发生偏差,都会导致钱付了、房却没订上的情况。如何保证中间环节畅通,是在线旅游网站亟需解决的管理难题。
“玩任性”还要重规则
近几年,在资本市场的积极介入下,在线旅游企业风生水起,发展迅猛。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2月,在网上预订过旅行与度假产品的网民规模达2.22亿,较2013年底增长4096万人,增长率22.7%。不过与此相伴,消费者投诉呈上升趋势。
虽然旅游电子商务代表着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但技术升级不代表服务可以降格,在实力雄厚的资本市场支撑下,你可以“玩任性”,但规则还是要遵守。在“为游客服务”这一旅游业核心价值观之下,如何让在线旅游市场健康发展,让客户享受网络预订便捷的同时,也享受到高品质服务,值得业内深思。另外,随着在线旅游网站规模的扩张,其产品涵盖了机票、宾馆、景点门票、度假产品等各类产品的预订,越来越丰富多元。摊子大了,网站必须做好精细化的管理。服务首先要给消费者放心感,互联网的方便、快捷才能得到更好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