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十多年房地产行业的大发展,催生了数万家房企的发展,但随着中国经济由高增长转为中高增长,中国楼市的流金岁月已经历史性地终结,旅游财富网分析认为,未来若干年内,大鱼吃小鱼、适者生存将成为房地产行业的“新常态”。
如今的房地产行业需要整合,行业兼并重组不可避免。专注于主业的大房企可以积极收购以往决策出现偏差、处境困难的小房企。行业需要回归理性,中国经济也要适应7.5%左右的增长速度。
调查数据显示,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存销比相对健康,且去库存速度要快于二线城市,二线则快于三线。大部分三线城市的存销比在20个月以上,因此,中小房企的破产浪潮大多出现在三线城市。
2014年全年,房地产行业共有67例并购案,涉及并购的金额约为287亿元。而在过去3年这一数字分别是76例、22例及27例。涉及并购金额方面,2013年为330亿元、2012年和2011年分别为48亿以及61亿元。可见近两年房地产业“大鱼吃小鱼”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而在信贷收紧、销售冰封的新一轮楼市“寒冬”之中,在融资上“先天不足”的小房企又一次首当其冲。业内人士分析称,融资渠道一再收紧和销售回款不力是中小房企率先“倒下”的主因。
从2013年底开始,楼市进入下行通道,市场成交萎靡、银行贷款受限、上市融资遇阻,开发商对资金的需求几乎已经到了饥不择食的程度,尤其是一些中小房企资金链承压,导致正在开发的项目发生烂尾的情况逐渐增多。
目前看来,2014年房企的融资渠道仍然非常窄,银行信贷、信托基金等方式会越收越紧。大型开发商还可以通过降价卖房来回笼资金,但对于中小房企而言,除了借高利贷,就只能卖项目、卖股权。
一方面是房企融资渠道收缩,资金链日趋紧张,另一当面,政策调控未见松动,楼市销量持续低迷,中小型房企遭遇回款不畅,负债持续高企。
而广州、宁波、南京、神木等地已出现中小房企倒闭破产现象,甚至不乏大型品牌房企被同行收购股权。近期或将迎来一轮房企集中被迫退出现象,注重优质产品、优质服务、适度扩张及应对风险能力强的房企才能生存并发展壮大。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房地产开发法人单位数量共约4.2万家,比2010年减少了36.6%,最近3年累计减少超过1/3,最近5年共有一半以上房企“消失”,2008年该数据是8.8万家。
其实,中国的房价暴涨,不仅是资源的浪费,还是市场经济的畸形表现。此外,若房地产市场引入更多竞争,将能有效打破地方固有利益集团通过土地的隐形利益输送,进而让市场在房地产行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实际上,中国正行走在一条艰难的去杠杆化、经济市场化的道路上。允许企业违约甚至破产倒闭、政府不再承诺兜底,也是中国经济迈向市场化的重要步骤。
旅游财富网分析认为,随着大公司业绩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行业集中度也不断攀升,而同时房企数量的减少也是必然。到2020年,房企数量可能会从13年的91444家减少90%至9000家。而那个时候公司的集中度也将达到一个相对高点,预计前10强从现在的17%攀升到25%左右,前20强到30%左右,前50强到40%左右。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将成为“巨无霸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