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外国月亮更圆?
2014/9/6 11:53:50 来源: 云联旅居 作者:

  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可以说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庆。那么中秋节怎么是来的?又是如何跟月亮扯上关系的?真的是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吗?网易旅游在中秋将至之际,推出特别策划《中秋旅游三日谈》,来说说关于中秋的那些事儿,第一期话题:中秋与月亮。(参与篇末话题互动,有机会赢取网易旅游与网易火车票提供的幸运奖品哦!)

  趣谈:2014中秋外国月亮更圆?

  2014年中秋38年最早

  据广东天文学会透露,今年中秋节月亮出现日期是38年以来最早的。上一次中秋节最早日期发生在1976年9月8日;下一次中秋节最早日期将出现在2052年9月7日今年农历春节是1月31日,春节来得早,一系列农历节日自然都紧跟步伐早早来报到。

  今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今年中秋月亮最圆时出现在9月9日上午9时38分,正值农历八月十六。据统计,最近10年间(2005至2014年),中秋月亮“十

  五圆”有4次(2005、2011、2012、2013年);“十六圆”有5次(2006、2008、2009、2010、2014年);“十七圆”有1次(2007年)。因此,谚语“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出现频率最高的。

  统计显示,从1951年到2050年的100年中,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情形有48次,十五圆的有39次,十七圆的有13次。也就是说,百年之中十六圆的次数最为居多。

  今年中秋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由于今年中秋期间,月亮最圆时出现在9月9日上午9时38分。因此,中国乃至亚洲东面和大洋洲看不到最圆的中秋月;而欧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和北美洲东面可看到最圆的中秋月。从2011年开始,连续3年出现“十五的月亮十五圆”。而接下来的7年,即2014年至2020年,中秋节的月亮都不会在十五圆。就算是2021年,中秋节月亮最圆出现在清晨7时54分,当晚我国各地都看不到最圆的中秋月。

  推荐:学古人去赏月胜地

  唐代以来的文人骚客们颇为推崇赏月的习俗,也留下了大量咏月诗篇,检索《全唐诗》,咏八月十五中秋之诗,计110多首作者至少有65位。那咱们跟随古诗词才来看看古人推崇的赏月胜地在哪。

  “床前明月光”——扬州

  《静夜思》写于公元726年左右,李白时年26岁。在扬州旅舍,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若游玩了人间天堂杭州或者园林之城苏州,再看扬州也许显得有些朴素和安静,而静谧的扬州之景却能让不少游客“忆江南”,这全因扬州的小桥流水如诗如画,田园村舍别有韵味,若配上一轮明月绝对是赏月之佳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甘肃天水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深切地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于故乡特别的感怀。究竟怎样的月色会比不上故乡的月色,不妨到杜甫作诗的地方甘肃天水去探访一下。秦州在今天的天水市,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素有“羲皇故里”之称,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离天水市不远的西秦岭山脉小陇山中有一座孤峰叫麦积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在此赏月将会别有一番意境。麦积山的山形如农家麦垛,山崖拔地而起,有80米高,山势相当陡峭。最令人称奇的是山间悬崖峭壁上始建于一千五百多年前的石窟,层层相叠,密如蜂巢。各洞窟之间天梯栈道悬空而造,其险令人咋舌。据考证,这里荟萃着十多个朝代的塑像7200余尊,分布在194个洞窟里,主要以泥塑为主,精美程度丝毫不逊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以及洛阳龙门石窟。当夜晚明月升起后,白色的月光照射在山体之上,静默的塑像群愈发庄严肃穆,西北边塞的苍凉之感油然而生,此时此景,若不是一家人出行,想必一定会勾起你的思乡之情吧。  

 

  “海上生明月”作于东海沿岸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南岛

  张九龄的这首《望月怀远》作于东海沿岸,具体位置无从考究。在中国看海,属海南第一,因而推荐去海南赏月。 秋天的海南退去了夏日的炎热,气候宜人。要想在海边尽情赏月,准备工作必不可少。不妨白天先买几个椰子留待晚上解渴之用。距离海口一小时车程的东郊椰林布满了成片葱翠的椰子树,那里所产的椰子既新鲜又便宜,而且顺便还能买些珍珠贝壳等特色手工艺品。夜幕降临后的海南岛非常安静,那里的海水也较为平静,你可以在海边随处找到能够安营扎帐的沙滩。这时买上几瓶啤酒,再从岛民那里求购些刚打上来的海鲜,点上篝火便可进行自助海鲜大餐。而这时,伴着海浪声,再去欣赏缓缓升起的月亮,真可谓是不亦乐乎。

  除了海口以外,海南岛上的其他城市也都值得一去。沿东线往南,博鳌的海滩也颇为美丽,而且海浪很大,坐在岸边,看海浪随着海风一波一波地翻滚过来,足足可以发一整天呆。当然最湛蓝的非三亚亚龙湾的海水莫属,沙滩一旁绿树成荫,将沙滩与沿海的公路分割开来。相信在此赏月应该也很惬意! 

 

  峨眉山也是古人赏月常去胜地之一

  "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峨眉山

  诗仙李白在其《峨眉山月歌》中给后人推荐了一条“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的千里蜀地赏月行旅图。 不妨就按李白的线路行走。峨眉山素以“秀甲天下”闻名遐迩。整体山势地势陡峭,云雾缠绕其间,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每个到峨眉山游览的人都会早早爬到金顶,欣赏“日出”,如果幸运还能看到“佛光”四溢的奇观。同时山上寺庙众多,浓荫密布,24座古刹依山取势,各具特色。若晚间在半山赏月,峰如峨眉,月如金盘,别有一番奇俏。

  若是中秋之夜从峨眉山下平羌江(今青衣江),相信也能看到诗中所描述的水中月影随江水流去的景象。泛舟在江上,品尝着月饼,更可享尽明月和月影相伴之色。待渡过清溪来到长江三峡,两岸崇山峻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崖壁陡峭间最窄处不足百米。江水湍急时,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加上两岸“啼不住”的猿声让人倍感荡气回肠。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山东诸城

  苏轼《水调歌头》传唱至今,就连天后王菲也翻唱了一首《但愿人长久》。把酒临风、对月当歌,此情此景酣畅淋漓。 《水调歌头》是诗人苏轼在密州时所作,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苏轼因与当权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外放在密州做知府;而其又与胞弟苏辙分别七年之久。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密州,即现在的诸城,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是齐鲁文化的一部分。苏轼任密州知府时建了一座超然台,用以登高远望、吟诗作赋。同时他也就是在这里写了千古闻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历代文人墨客为缅怀苏轼,常慕名登台凭吊,留下了许多名诗佳句、墨迹刻石。因此若要赏月,必登此台。其实明月依旧,只是当月光洒落到这超然台上并把你照亮后,也许你便更能体会苏轼当年那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而在中秋之夜,和家人共处此台,其乐融融下也省去了苏轼“千里共婵娟”的忧愁。

  来源:中秋如何跟月亮扯上关系的?

  关于中秋节的来源说法很多,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三个传说、二个演化、一个争议。

  三个传说:嫦娥奔月、无盐拜月、丰收拜月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民间各有说法,但都与拜月有关,也就是人们为了祈求美丽与收获而举行的祭月仪式。”一般认为有三个关于中秋节起源的故事。

  故事一:嫦娥奔月,嫦娥与后羿成婚后 ,后羿对嫦娥用情不专 ,嫦娥渐渐对后羿心生恨意,于是偷吃下他的不死丹丸 ,化为仙子飞奔月球。民间女子皆以嫦娥之美作为追求目标,膜拜月亮祈求上天赐予美貌。

  故事二:无盐拜月,齐国有一丑女名无盐 ,每天拜月 ,请求月亮赐予她美丽面容。后来,无盐因品德超群被选进宫中 ,但一直未被选聘为妃。一次 ,齐王在月光下见到她 ,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于是 ,民间女子认为只要诚心拜月便可获得美貌,于是兴起拜月之风。

  故事三:丰收拜月,秋天代表果实的成熟 ,劳动的丰收。在古代科学技术水平较低的时期 ,每年八月月圆之时,人们都将收获的果蔬端出来庆祝丰收。人们认为丰收的果实是神赐予的,于是每年中秋摆上丰盛的食物表示对神的感恩。  

 

  中秋节源自自古以来的拜月习俗

  两个演化:拜月/祭月、赏月

  人是奇怪的动物,对于很多自然物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敬畏感,比如山石,比如日月星辰。因此,虽然中秋节在宋代才正式确立,但是有关祭月拜月的节俗却有长久的历史。有关对月亮的崇拜,可以追溯至殷商时期,到了秦汉时期,日月祭祀成了皇家礼制。只是那时候还没有中秋节,人们祭月大多是在春分秋分。此后北魏、隋唐以至明清历代都有祭月的礼仪。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祭月是皇家的专利。也许是因为在古人看来,祭拜像日月这样的天地大神,一般百姓“档次”不够。

  进入隋唐以后,人们对天体的理性认识逐渐增多,月亮的神秘色彩随之消退。贵族和文人学士开始流行起赏月的雅好,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因而随着中秋节的确立,赏月成为中秋节俗的一部分,对月亮的祭拜也不再是皇家的专利。宋代拜月时,男孩子一般祈祷早日科举成名,而女孩子则希望有一副美丽的容颜。而明清之后,拜月的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知何故居然还分起了男女,祭拜月亮逐渐成为女性的特权。不少地方都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当然,对于现代人而言,面对月亮则更多是赏月了。  

 

  关于中秋的起源,曾经也有过争议

  一个争议:中国中秋节起源于新罗?

  2003年,刘德增一篇论文《中秋节源自新罗考》引发了不少争论,他通过对历史书籍记录的考察,认为“开成四年(489),日本高僧圆仁在文登县清宁乡赤山村法花院见到寺中新罗僧人过八月十五节,遂在当天的行记中写道:‘斯节诸国未有,唯新罗国独有此节。’检索中国文献,宗懔《荆楚岁时记》中没有中秋一节。清人王谟说这不是宗懔缺记,也不是荆楚一带没有此节,而是唐代以前就没有这个节日。在唐代文献中,中唐,特别是入晚唐以后,士大夫中出现中秋赏月之事。但在唐代,中秋尚无节日性质。中国传统的中秋节是唐朝士大夫的赏月活动与新罗侨民的节庆活动相互影响,融合而成。”这一观点一出,被引申为“中国中秋节来源自韩国”的争论,而正好当时韩国将“端午祭”申遗,更是引发了一场口水大战。

  

上一篇:云南5个不需要空调的城市,太适合避暑消夏了!
下一篇:《旅居出发,让心回家》——心之所向,家之所在
最新资讯
  •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江小区云苑2栋1单元501室
  • 邮箱:471550118@qq.com
  • Copyright © 2019 云南云联旅居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9007063号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