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猝死前没征兆?
2017/10/11 17:49:01 来源: 云联旅居 作者:

  研究表明,10个人冠心病初次发作,1个表现为猝死,4个表现为心肌梗死,5个是心绞痛。也就是说,2个人初发冠心病就有1个人是猝死或心梗。北京的一项研究发现,在突发急性冠心病的患者中,死亡率高达67%。发病后 1小时内死亡者占三分之一,24小时内死亡者占75%。

  虽然在发生意外后,80%的人都能发现冠心病的证据。但相当一部分人在生前是“正常人”,没有冠心病症状,也没有被诊为冠心病。那为什么看起来好好的人突然就不行了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防治中心杨进刚医生解释,一般说来,血管狭窄达到70%以上,才会有症状。但发生心梗时,三分之二在发病时狭窄不足50%,这种程度的狭窄不会有症状。

  冠心病有两种类型,心梗和猝死可以叫急性冠心病,还有些人经常一活动就犯心绞痛,虽然冠心病时间很长,但活得还好好的,称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两者的主要区别就是血管狭窄处上的那层膜(又叫纤维帽)是否稳定。急性冠心病发作不取决于狭窄程度,而取决于纤维帽是否稳定。膜越薄,就越容易破裂。一些人虽然狭窄不严重,但纤维帽破裂后,形成血栓,加重狭窄,甚至使冠脉闭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猝死。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但它深藏在胸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苏北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医师何胜虎指出,当它有病时,就会发出求救信号。只要注意观察相关异常表现,就能判断心脏是否得病,并及时就诊。

  出现下列症状时请当心:

  幼儿爬楼梯或跑步时,心慌、胸闷或口唇发紫者,可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对于儿童,曾患有扁桃体炎或脓疱疮者,若出现原因不明的关节痛、发热,伴有心慌、气喘,应注意是否患风湿性心脏病。

  对于青壮年,患感冒或腹泻后3周内,出现全身乏力,体力活动或平静时心慌气短,脉搏加快或快慢不匀,警惕是否得了心肌炎。如果夜间睡眠中,突然因胸闷、憋气惊醒,或气急加剧、频繁咳嗽,并咯出泡沫或红色泡沫样痰,就是急性心衰的表现,表明心脏病突然加重,要及时送医院。

  对于中老年人,在过度疲劳、过量饮酒、情绪激动或吸烟后,突然发生前胸闷痛、重物压迫感等现象,常常是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如持续时间较长,含化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15分钟后,疼痛仍不能缓解,有可能发生了心肌梗死,不能在家等待,应及时送医院就诊。

  对于慢性病患者,患有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患者,如果出现下肢浮肿,同时伴有心慌、气促、行动困难,很可能出现了慢性心功能不全。

上一篇:小暑养生观:阳盛阴虚之时,顺应天时养足心气
下一篇:名额有限:北体大全国瑜伽师(教练)专业水平资质认证培训班即将在昆明嘉丽泽开班
最新资讯
  •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江小区云苑2栋1单元501室
  • 邮箱:471550118@qq.com
  • Copyright © 2019 云南云联旅居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9007063号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