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纸张是人类最原始的屏幕,印在纸上的文字曾带我们看见了整个世界。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大小小的电子屏幕取代了纸张,那些散发着油墨味儿的文字也成了“碎片化”的信息,进入我们早已习惯了多线程任务处理的大脑。
我们似乎已经很久没有专注地阅读了吧,微信微博里24小时都亮着的“小红点”提示,漫天飞的短视频和动图,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大脑分泌多巴胺——“不要错过周围的精彩”,别提上下班地铁公交上的低头族,开车的人就连在等红灯的短暂片刻,也会不自觉地掏出手机看两眼,窗外的风景、人、今天的天气如何,又有谁真正留意到了?
“碎片化”的生活方式还给现代人带来一种社交焦虑症:FOMO(Fear of Missing Out)——一旦不能“及时”获知最新消息就会焦躁不安。我们不停地戳手机,生怕遗漏掉任何一条信息,直到疲于给朋友圈点赞;一天刷n遍微博,直到刷不出新动态;mark了所有标题一看就貌似有价值的文章,仿佛收藏的瞬间就已经涨了知识……
我们的生活什么时候变成了这样:
大年三十,以往全家老小吐槽春晚的固定节目,现在只剩下老人们默默看节目,孩子们都在低头刷手机、聊微信、抢红包,也没人抬头看看近在身边的家人有何反应。
好不容易和朋友出来聚一次,上了菜拍了照,就开始各自美图发朋友圈,晒晒亲昵的合照,配上“好久不见,依然有说不完的话”,然而热闹背后,是否真的有好好聊聊天,注意到此时此刻和你坐在一起的他们,喜不喜欢今天的菜,最近过得开不开心。
地铁同样是手机时代的缩影。孩子坐在玩手机的妈妈身边,不停地问着他眼里的新鲜事:广告海报上印着的人是谁,那个姐姐在读什么书……而妈妈的眼睛仍紧盯手机一动不动,只是随意“嗯嗯”几句敷衍了事。“妈妈,你能不能不看手机了?”如果连我们自己都戒不了,要如何告诉我们的孩子不玩手机和平板呢。
不知道你是否发现,许多在网上能侃能聊的键盘侠,现实生活中却是一个看似寡言和无趣的人。毕竟,屏幕里的世界并不能复制到现实,也不止一次听到有人提醒,我们需要放下手机,与人面对面才有实实在在的交流和趣味。
未来,即使出行、饮食、社交、娱乐被全面数字化,我们仍然需要现实中有温度的实体的存在,比如一张有回忆的车票,一本有油墨气息的书。
科学研究表明,我们需要的并不只是能给我们带来刺激和快感的多巴胺,也需要一种叫“内啡肽”的激素——它能帮助我们降低焦虑感,能带来安逸、平静和快乐。
想要摆脱手机带来的焦躁,获取内啡肽。你需要有节制地使用社交媒体,把重心和注意力放到生活的当下——这种思维方式被称为JOMO(Joy of Missing Out)。
不要把手机带进卧室了
睡前就不要担心错过什么信息了。不如和家人、孩子聊聊天,或是闭上眼睛放空自己,就像我们小时候那样平静入眠。
“关闭朋友圈提示”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
你真的需要知道这么多的消息吗?其实很多来自社交媒体的信息,对你的生活无关紧要。相反,你可以用这些时间来关心身边的人和事。
开始写日记
一定要用笔记本写。记下今天你吃到的最惊艳的食物,地铁里听到的最有趣的对话或者昨夜意犹未尽的梦境。
给自己一段沉浸式阅读的时光
虽然手机上的碎片化阅读可以让我们见缝插针地获取信息,但这些信息却不易被我们的大脑管理和储存,而纸质读物却可以带来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帮助我们深入消化和理解内容,加之阅读过程中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带来的收获自然是手机不能比的。
让身体活动起来
想真的健康起来,还是得遵循六字真言——“管住嘴,迈开腿”。你可以去健身房跑步、游泳,也可以上一节瑜伽课,练练普拉提。又或者带着家人一起走到户外,一起去旅居。远离工作的压力,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去感受大自然赋予的一切美好,去享受和家人朋友一起面对面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