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谷趋势发布的《中国租金回报率最全地图》显示:
一线城市租金回报率普遍排名靠近,北京只有1.37%,排96位,深圳是1.38%,排95位,上海是1.48%,排94位,广州则是1.69%,排89位。
一般认为,租金回报率超过5%,那么这个城市的房地产值得投资,西方的主要大城市基本上基本上在3%-6%之间。而相对热门的东京、洛杉矶、纽约等城市,则保持在5%以上,也就是说,如果静态计算,在这些城市生活,20年以内租房划算,20年后则买房更划算。
再来看看我们的热门城市,普遍在2%以内,在这些城市租房50年以上,成本才会超过买房。
问题出在哪里?当然是房价了。
请看下图:
这张房价图与上面的租金回报率图形成了呼应。
到底买房还是租房?
前些天,上海易居地产研究院发布了《全国50城房租收入比研究》报告,该报告显示,6月份这50座城市中,超7成房租相对收入过高,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和三亚更是超过了45%。
可以看出目前无论是租房还是买房,压力都是比较大的。租房是为房东打工,买房则好像是为银行打工,到底该怎么选?买房还是租房?
从融360房贷君的经验来看,租房仍然只应该是过渡性的选择,而买房则应该成为努力的方向。
租房之所以是过渡性选择,原因有两点:
一是租房消耗了大量收入,上面的数据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二是租房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稳定。
我在这里说个小故事,大家可能就明白了。
A女士在北京西城有套房,十多年前入手的。入手这套房后,她随即租出去了,到2017年,这套房子已经连续出租10年了,这十年的出租体验非常好,租客是位女生Y,从刚工作到结婚生子,都是在A女士的房子里完成的。这十年间女生Y把A女士的房子保养得非常好,重新装修,添置家具等等,明显就是打算常住的。
可是问题来了,A女士的孩子明年就要上小学了,她得要收回西城这套房子,一方面是因为这套房子对口的学校非常好,另一方面这些年名校周边的房子都很贵,A女士无力支付。
虽然A女士和Y女生十余年的房东房客关系维持得很好,但是没办法,房子是A女士的,她需要这套房子,Y女生就得腾房。
最终A女士给了Y女生半年时间,让她去找新的房源,腾房的时候,A女士把屋子里所有的东西送给了Y女生,包括Y女生自己添置的家具和原本这套房子里的东西。
这个小故事其实在告诉我们租房最大的痛点:即使有合同存在,当遇到无法回避的问题的时候,合同还是会被解除。稳定的租赁关系听上去很美好,但遇到真实情况的时候,又是另一回事。
特别是当你租房是为了孩子入学的时候,租赁关系更是面临很严峻的考验。说个极端点的情况,房东只要找到愿意出违约金的新租客,你还是得走人。
以目前的房价来看,在一二线城市买套房的确不容易。但其实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没有买过房的人和有过丰富买房经历的人在对待楼市冷热变化时的心态是不一样的。
比如,没买过房的人往往是“等待机会”,而有过买房经历的人则会主动“寻找机会”。就拿买房来说,楼市冷热变化都对应了相应的进场和出场的机会。
当前楼市遇冷,精明的人应该主动找钱,早作准备,机会来了就主动出击。别等到市场完全放开,热的要命,又是错过了机会。
笔者见过这样一个案例:
Z女生,2015年的她已经30岁了,当时刚从记者转行做广告策划,手中只有10万块钱,为了买房她选择了以消费的名义申请了30万贷款(2015年到时候还可以),最后在京郊入手了一套90平米的两居,当年的价格只有1.7万元/平。
入手这套房的最终代价是,她掏空了积蓄,背上了近110万公积金贷款和15万的信用贷款(剩下15万信用贷款提取公积金余额还了)。
在买房之后的两年间,她过得很辛苦的,这段时间各种需要钱,装修、还债等。但这两年几乎把她的潜能全都逼出来了,到现在也已经过了困难期。
用她的话来形容就是:用未来两年的收入来换一套房,收入能熬过这段困难期,一切就值得。再看看她名下的这套房,2015年的时候是1.7万,现在已经是3.4万了。不说赚到,至少现在是肯定无法上车了。
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算是有点极端,但其中的参考意义还是有的,初次买房就是从0到1,开始很难,很多方法都不敢采用。比如不敢借钱,对自己的预期收入没有信心等。
在资金和财务方面,知识是一回事,实操又是另一回事,经验、见识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往往更重要。在这方面,老司机的经验值得参考,我们在不断总结中成长,也才能有更大概率把握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