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因为数字也有可能欺骗你。
稍早前,中国社科院发布房地产蓝皮书,预计商品房均价增速今年将降至1%以内。乍一听“喜大普奔”,但且慢,商品房均价是个什么鬼?作为地域性色彩极强的房价,全国均价意义何在?把正在抑制资产泡沫的一线城市房价和正在去库存的三四线城市房价“平均”的结果就是误导预期和决策。
这样的数字,必然是与大多数人的感受不一致。最明显的例子是200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5%,引发质疑如潮。
每当统计数字“失真”时,老百姓往往自嘲“拖后腿”,特别是平均工资的公布,在一段时间催热了“被增长”这个词汇。物价指数CPI长期以来也饱受吐槽,比如住房开支一向是老百姓日常花销的大头,然而这样一个常识,却在CPI里看不出来。当然,统计有自己的规律和方法,有时滞和偏差,但如果总是“不走寻常路”,越来越成为段子的素材,伤害的可就是政府的公信力。
此外,国外机构发布的数字也经常让人哭笑不得。前些年,亚行就提出,中国的中产阶层人数超过8亿,而该行对中产阶层的定义仅为每天消费2-20美元的人群。于是,不知不觉中,人们又“被中产”了。按照最低2美元的标准,人均每天消费不到15元,连个7-11的盒饭都买不起,这样的中产标准,除了搞笑没有任何意义。这个数字更应该被称为贫困线。
更具迷惑性的统计数字,还是人均GDP。这些年,相关权威部门时不时就表示,中国的人均GDP达到六七千美元,属于中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只是,人均GDP和人均国民收入是两回事。GDP并不会一分不少变成国民收入装进老百姓的钱包里。增产不一定增收,国民收入跑不过GDP,在中国是太正常的事情。人均GDP不反映公众生活水平。人均GDP相当于把GDP平摊到每个人头上,但现实中是不会存在这种雨露均沾的情况的。
即使转化成了国民收入,分配是个大问题。在只有两个人的国家里,一个人有2.5万美元,一个人什么都没有,人均国民收入是1.25万美元,也是高收入国家。举的例子虽然极端,但道理不言而喻。事实上,共同富裕始终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现实是,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当我们计算是中高收入国家还是高收入国家时,我们总不能说,不算农民,中国已经是高收入国家了。我们总不能说,只算北上广,我们已经是高收入国家了。
历史学家黄仁宇曾指出,古代中国的短板在于未能实现数字化管理。然而,“漂亮”的数字,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