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近1200万吨粮食受重金属污染
2016/11/30 10:24:17 来源: 云联旅居 作者:

  据媒体报导,中国大陆每年1200万吨粮食受重金属污染,去年粮食缺口3000万吨。大陆土壤重金属污染和粮食危机问题再引发外界关注。
  据相关媒体11月20日报导,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经济——法律论坛暨市场流通法制论坛(2016)”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高教授披露,中国要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超过22%的世界人口,同时由于环境问题不断凸显,土地面积不断缩减。
  另据统计,中国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受土壤重金属污染,造成每年200亿元人民币的损失。
  高教授以2014年发生的湖南“镉米”事件为例说,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土壤污染问题不仅牵涉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更直接、更现实的反映是,土壤污染导致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公众健康危害。
  大陆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
  据媒体2013年6月报导,大陆的土壤污染情况日渐严重,占全国耕地1/6的2,000万公顷农田被重金属污染,绝大部分农产品的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
  中国粮食大省湖南省已成为全国遭受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省份,金属矿周边的土地被不同程度污染,土地固化,地下水枯竭,生态环境恶劣。
  2013年4月就有有155批大米被查出镉超标,其中有89批是来自湖南省。
  2016年8月27日,有媒体报导称,河南新乡达王村镇的村庄受到严重镉污染,民间的检测结果显示,该处土地所产的小麦,镉污染超标最高达34倍,而土地的镉含量超标最高达545倍。
  据陆媒此前报导,华东六区的91个大米样品中,10%的大米镉超标;华南部分地区50%的耕地遭重金属污染,几近五成的大米镉超标。
  2010年的《稻米质量安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披露,大陆有11个省25个地区的耕地是被镉污染的。
  广州市食品部门曾披露,食品抽验发现,共18个批次大米中有8个批次不合格,44.4%的大米镉超标。
  资料显示,重金属污染物砷、镉和铅具有不可降解和长期性的特点,对人体危害特别大。砷是砒霜的主要成分;镉被称为“头等致癌物”,还可引发肺纤维化和肾脏病变;铅能破坏人体造血系统。
  据《新世纪周刊》报导,多位学者认为,重金属污染在未来的中国农产品安全问题中,将取代农药成为引发事故的最大源头。
  去年粮食缺口3000万吨
  据相关媒体报导,在今年11月12~13日召开的“中国粮食与食品安全战略峰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主任透露,2015年中国粮食超量进口1亿吨。李主任解释超量进口原因时称,国内大豆生产量不足,玉米价格过高,高粱和大豆等玉米替代品受价差驱动大量进口。优质进口产品进来了,中国自产的很多产品都只能进仓库。
  李主任称,库存积压与进口增长并存,反映国内农产品质量提升的速度跟不上消费者对品质不断提高的要求。
  据会上披露的数据,2015中国粮食产量为6.2亿吨,消费量约为6.5亿吨,需要进口弥补缺口的粮食算数计算是0.3亿吨,实际进口粮食1.3亿吨。
  此外,根据会议披露的数据,在2015年全球粮食安全指数排名中,中国的综合排名为第42位。
  大陆粮食危机凸显
  在1996年制定粮食自给率在95%以上的政策“红线”,官方多年来一直仍将95%的粮食自给率作为目标,实际这一“红线”早已面临严重威胁。到2012年底,这一数字已跌破90%。
  当局对粮食危机心知肚明,并频频发声。2013年1月15日,李克强到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考察调研并主持座谈会时表示,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谁也“背”不起,中国粮食问题是“头等大事”。
  2013年11月28日,习近平视察山东期间到农科院召开座谈会。官媒纷纷报导习近平会上所说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一旦发生大饥荒,有钱也没用”这句话。
  2014年3月,李克强在人大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2014年8月,网络热传题为“中国最大的劫难已无法避免”一文,据称此文是有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所写。
  文章从中国13亿人口的现状、目前粮食自给率只有80%出头、激素给粮食带来的危机、种子不安全、国家粮食储备不足、环境污染等多方面分析,得出结论是:中国最大的劫难——粮食危机,随时都可以发生,并且已经不可避免。
  在现有体制下,地方政府为追逐GDP大量征占农地、耕地污染加剧、农民种田意愿降低等因素,导致中国从传统的农业大国逐步沦落为粮食进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备受国际社会关注。专家更忧虑,中国粮食危机或引发社会动荡。

上一篇: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 当你老了沿着中老铁路出国耍,到云南旅居康养
下一篇:《旅居出发,让心回家》——心之所向,家之所在
最新资讯
  •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江小区云苑2栋1单元501室
  • 邮箱:471550118@qq.com
  • Copyright © 2019 云南云联旅居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9007063号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