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呈上升态势,且过早死亡情况日趋严重。近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以下简称年报)正式出炉。
心血管发病率与死亡率不容乐观
相比肿瘤和其他疾病,心血管病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调查显示,2014年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心血管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在农村为44.60%,在城市为42.51%。全国每5个死亡人中,就有2个是死于心血管疾病。
2014年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为295.63,10万,其中心脏病死亡率为143.72/1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51.91/10万(脑出血74.5l,10万,脑梗死45.30/10万);城市心血管病亡率为261.99/lO万,其中心脏病死亡率136.21/1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25.78,1万(脑出血52.25,10万,脑梗死4l删lO万)。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多样首次将大气污染纳入年报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陈伟伟教授针对报告中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等内容进行了讲解。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引起心血管病的因素之一。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但知晓率较低。2015年6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普查数据测算的中国高血压患病人数为2.7亿。
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副主任俞蔚告诉记者,目前浙江省高血压知晓率仅65.1%,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4.6%和29.3%,虽然高于全国水平,但还远远不够。
另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颗粒物大气污染尤其是PM2.5的污染是心血管病的一种危险因素。此次,年报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一栏中,首次将大气污染纳入其中。
年报中指出,大气污染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密切相关。有研究对北京市2010—2012年PM2.5浓度与369469例缺血
性心脏病发病事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日平均PN25浓度每增加10ug/m3,当日的缺血性心脏病发病增加0.27%。
PM2.5浓度对缺血性心脏病的作用存在滞后效应,表现为暴露于高水平PM2.5后的l,2天和3天仍然会观察到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的升高。
此外,一项对709~7队列人群长期(。199l一2000年)随访结果显示:基线大气颗粒物暴露量与心血管病死亡之间存在关联;总悬浮颗粒浓度、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每增加lOug/m3,心血管死亡分别增加O.9%,3.2%和2-3%。
另外,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与肥胖、体力活动不足、不合理膳食和代谢综合征。
合理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可预防心血管疾病
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方面,陈伟伟教授指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总体呈北方多于南方的状态,这与南北饮食习惯的差异有很大关系。
“南方人吃蔬菜水果比北方人多,口味相对比较清淡,盐的摄入量较少。”陈伟伟教授说,预防心血管疾病首要做的就是控制饮食,多吃蔬菜水果,控制盐的摄入量。同时,还要低油、低糖。
此外,适当的运动也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一项来自江西的调查显示:与体力活动充足者相比,无体力活动者和低体力活动者在各年龄组中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卒中和2型糖尿病的死亡风险均增加。
因而,建议立即行动起来,提高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以遏制心血管病等慢性病的流行,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