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解读:看透股市、楼市、物价、收入之谜!
2016/4/13 15:17:22 来源: 云联旅居 作者:

  小编为你解读中国经济四大真相,让你一文读懂:股市、楼市、物价、工资收入之谜!

  真相一:给券商加杠杆,能否拯救股市?

  监管层终于出手救市,公布一项非常重要的救市政策:给券商大幅度加杠杆,将券商净资产比负债指标由最低不低于20%调为10%,净资本比净资产指标由不低于40%调整为20%。如此重磅政策出台是救市重手?

  1、引发新一轮的股灾?

  首先,2015年的牛市,起因大幅度加杠杆,通过融资、配资等方式最终引发了一场史无前例、震惊中外的大股灾,而这次加杠杆的对象锁定是券商,让券商去炒股,或者让券商去借钱,然而券商再借钱给散户,这和去年的股灾没有本质的区别,结果也会导致中国股市杠杆率特别高,最惨的结果又是一场股灾。

  其次,从2001年到2005年,中国反复救市,将1500点作为救市的防线,也就是政策底,但是最终跌破,一直跌到998点,反复折磨了大家四年,太痛苦了,救市只会导致熊市更加漫长。通过加杠杆的方式救市,只会导致股市发生股灾,因为这会导致杠杆率进一步上升,杠杆率超过6%,股市的风险就非常大,现在真实杠杆率已经远超这个数字。

  2、去年股灾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中国2015年股灾的根本原因是对券商的监管失控,让券商通过各种方式加杠杆以及违规操作。最好的救市是拯救实体经济,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在股灾才刚离开不远,任何救市都是镜花水月一场空,做好实体经济才是根本!

真相二:如果房子卖不出去,政府会怎么干?

  1、谁会接盘楼市?

  现在楼市去库存实际上更多只是在转移一下视线而已。比如某地方的政府分派任务给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的人,要求他们必须从房地产开发商手里把卖不出去的房子库存买过去,按照任务分配下去。很显然让这些人接手楼市的过剩库存,是否违背了他们的真实意愿,这让整个经济的库存、经济风险是减少了,还是增加了呢?

  道理其实很简单,之所以开发商的多余房子卖不出去,就是因为在当前经济情况下房价太高。如果愿意把价格压到更低,这些房子还是会有人去买的。

  2、楼市泡沫严重,开发商的教训

  信贷政策不断宽松,甚至让老百姓零首付或者非常低的首付的代价去买房,通过银行做按揭帮助房地产开发商去库存,实际上对于金融体系来说,对于银行体系来说,这样去库存的结果,只不过把房地产开发商的问题转移给了国有企业和本来不需要买房子的老百姓手中。

  房子过剩,要价又高,是要被市场惩罚的。但是因为这些政府帮忙把卖不出去房子接手过去。接下来可能买更多的地,做更多的房地产开发,反正房子卖不出去的时候,政府会通过行政的手段把这些卖不出去的房子给安排出去。

  这也是为什么去库存说了这么多年,到最后不仅仅没有减少,反而库存是一波一波达到新高。政府干预楼市太多,救得太多,结果违背了市场的规律,本该得到教训的市场参与者和市场主体企业得不到教训,以至于违背经济规律。

  3、用什么方式救楼市有效?

  这个法宝是用价格的力量调控楼市:通过价格机制逼着市场去库存,能减少未来的产能;通过价格机制,让开发商只能降房价去库存,这样让他们利润就不会很高,甚至让他们有亏损,有一些做不下去的房企就会关门,以这个方式逼楼市产能自然下调,而不是通过政府解救的方式把他们给救出来。

  4、房价危险!京沪永远上涨不成立?

  讲到京沪没有泡沫也不会下跌这个论断,是不科学的。任何东西都会有崩盘的一天,如果将来房地产市场泡沫崩塌、破灭,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的房价跌的可能会比北京、上海、深圳房价跌的程度要高。

  只是其他地方楼市出现大跌的局面,北京、上海也会跟着跌,只不过跌的程度可能要低一些。一旦发生扭转复苏,有可能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复苏时间会早一点、速度快一点,只能说一线城市的楼市抗跌能力强。但是一旦发生房地产泡沫全线出现问题的话,一线城市也挡不住。

真相三:物价传来利好消息,通胀的威胁解除了?

  1、现在的物价与房价齐飞?

  关于物价,大家心里都怕怕的,房价已经这么逆天了,物价千万不要创新高。大家都怕一旦CPI过了3%,央行的货币政策会转向。统计局发布的三月CPI数据带来了好消息,只有2.3%,跟上个月持平。

  2、生活不承重,物价还能上涨吗?

  CPI只有2.3%,看起来比较平稳,并没有暴涨。这就说明,尽管菜价越来越贵,猪肉一直很贵,但CPI已经见顶,并不会爆发08年、11年、13年那样的通胀局面。

  之所以这么肯定,也是根据CPI的月度走势决定的,按说全年最贵的时候就是1季度,而进入了4月份以后春暖花开,蔬菜什么的都开始收获,所以食品价格逐渐下降,CPI自然会回落。从历年的走势来看,莫不是如此。

  真相四:最低工资制度能否保障居民收入?谁在哭穷?

  1、最低工资制度会导致另一种失业的诞生

  最低工资造成失业,这可能吗?简单说,最低工资实际上是在市场价格之上限定了最低价格,也就是人为抬高了价格,这样的结果就是供给过剩,而需求不足。具体到劳动力市场,就是劳动力相对过剩——失业。

  实际上,受最低工资制度影响最大的是那些生产能力较低的劳动者,他们为老板创造的边际价值低于最低工资,老板为了避免亏本,只能不雇佣他们,反而造成失业。政府最低工资底线设得越高,这些群体的失业就越严重。所以,最需要保障的弱势群体,却成了最低工资制度的受害者。

  2、最低工资制度违反竞争规律?

  这一点或许比造成失业更糟糕,因为竞争是市场机制的生命线。最低工资制度如果严格执行,受影响最大的是中小企业。另一方面,缺乏工作经验和技能的新手也面临同样的情况。没有雇主愿意以高于市场价格的最低工资雇佣他们,他们找不到工作,就无法提高技能、积累经验,涨薪更无从说起。

  而且一旦最低工资制度损害底层弱势群体的利益,于是往往不得不出台失业救济制度与之相配套,以维护社会稳定。而这样又会进一步固化失业,固化贫困,让底层人民陷入更悲惨的境地。

  3、提高最低工资,最终将由谁来买单?

  竞争减少,最终会损害到消费者。不管消费者愿不愿意,如果最低工资上调,其代价最终是消费者来承担。经济学告诉我们,最重要的市场规则是保护竞争,而不是保护竞争者。这正是市场的魔力所在,正因如此,每个人都有了无限的可能性,最终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改善每个人的境遇。

上一篇:小暑养生观:阳盛阴虚之时,顺应天时养足心气
下一篇:《旅居出发,让心回家》——心之所向,家之所在
最新资讯
  •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江小区云苑2栋1单元501室
  • 邮箱:471550118@qq.com
  • Copyright © 2019 云南云联旅居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9007063号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