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断上涨的房价——近日,上海市政府使出了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调控大招“沪九条”,可以看出供应端与需求端两方面调控房价的意图非常明显。
此前,网络上已为本次调控做了基调的铺垫和缓冲。但“沪九条”的到来,依旧无法让人觉得轻松。一部分业内人士甚至认为,和过去历次调控一样,不少自住型需求群体难免再度受伤,从市场手段向行政手段的全面过渡未曾改变楼市根本机理,房价问题或将继续成为政府的重要难题。而上海本身在中国房地产界符号化的意义,使人们对此次调控的关注度达到空前。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买方和卖方市场,一些微妙的变化正在发生。在资本传导效应下,经济体量较大、供需关系偏紧的二线城市,正蠢蠢欲动有望成为下一个置业热点。但一切的发展到底会走向何方,目前尚未可知。
史上最严“沪九条”
3月24日,上海用“一手房成交量超过1700套”的事实演绎了楼市的极致疯狂。“沪九条”出台这一天,这一数值最终锁定在2499套,对比过去一年上海商品住宅日均成交约为350套的数字,整整放大7倍。
3月24日凌晨24:00是官方认定最后的截止网签时间。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主任顾金山3月25日在上海新政策发布会上说明了这一点。这意味着,尽管只差一天,很多此前符合资格的购房者还是被硬生生地挡在了置业大门之外。
其中,社保年限的提高是一道晴天霹雳—非沪籍人士缴纳社保时间从“累计2年”调整为“连续5年”。这意味着,将有不少人失去购房资格。“沪九条”中明确提出废除3·30新政,“二套房为非普通住房的,首付提高到70%;普通住房的,首付提高到50%”。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调查统计研究部主任在发布会上两次强调,限贷的提高则是为了更进一步使市场的供求关系回归理性。
二线城市现生机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令外界捏了一把汗。据统计,深圳、北京、上海和广州新房价格分别上涨3.6%,2.3%、2.9%和1.6%。与去年同月相比,涨幅分别高达57.8%、25.1%、14.2%和11.9%。
从3月25日上海各个政府部门的表态来看,收紧楼市调控,在于看到其中的投机需求、非理性需求太多了。毫无疑问,首付贷和场外配资在政策制定者心中已经成为本轮房价大涨的元凶。
截至目前,政府方面并未公布首付贷的规模,但给出了一招又一招的打击措施:严禁首付贷和场外配资,必须承诺首付是自有资金、违反者作为失信行为信息纳入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等。决心之大,十分显现。
业内的看法形成了另一个逻辑链条。“沪九条”将导致短期内成交量的萎缩,但对房价的影响或不及预期,并且短期内房价或依然坚挺,整个市场会暂时进入一个观望期。中信建投研究报告认为,随着一线城市调控政策加码,二线城市具有更大的杠杆空间。此外,从市场传导角度,一线城市因具备更高的政策、金融敏感性,趋势变化领先于全国,二线城市往往在这种传导作用下随之升温。
事实上,一线城市的高房价可能会让社会向上流动的管道更狭窄,而因高房价导致的阶层固化,向上流动的管道缺乏和社会活力的下降,是不得不思考的命题。
不少业内则进一步指出,虽然沪深此轮楼市新政会影响购房者的整体预期,提升市场的观望情绪,造成一定时期内房屋销量下降,但对房价调整幅度有限。同时,未来沪深两地房价保持相对稳定,将减轻“虹吸”效应的存在,对于周边三四线城市去库存而言,则是一种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