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你是不是总觉得自己很缺少时间?脑袋里总有不同的计划,想把自己分成几份去“多任务”执行,结果却常常无法令人满意?即使找了各种时间管理“圣经”来研读,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哈佛研究发现,穷人和大忙人的焦虑是一致的。穷人们缺少金钱,大忙人们缺少时间,两者内在的一致性在于,即便给穷人一笔钱,给大忙人们一些时间,他们也无法很好地利用。在长期资源(钱、时间、有效信息)匮乏的状态下,人们对这些稀缺资源的追逐,已经垄断了这些人的注意力,以至于忽视了更重要更有价值的因素,造成心理的焦虑和资源管理困难。
也就是说,当你特别穷或特别没时间的时候,你的智力和判断力都会全面下降,导致进一步失败。
1.穷人为什么会穷?
美国共和党认为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不努力;民主党认为,贫穷根源来自社会不平等,国家应主持再分配来支持穷人。但是两党都错了:穷人不是不努力,而是因为长期贫穷,失去了摆脱贫穷的智力和判断力,这种状况不变,再努力也是白费;而如果仅是简单地分钱给穷人,穷人也无法利用好这些福利以脱贫。同理,拖延症患者或者长期忙到团团转的人,也不能对自己的时间做出很好的利用。
2.时间不够怎么办?
传统时间管理原则是利用片段时间和多任务,而研究发现,不是时间不够,而是判断问题的心力不够。
利用片段时间和多任务解决方式,反而因分心加强了焦虑,导致无法专心处理主要任务,加剧拖延。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办法是,减少多任务干扰,求助外界辅导,分割问题,从而淡化处理问题的焦虑。
3.信息过载还是匮乏?
我们每天都处于信息过载中,很多人被网络信息轰炸得无法判断问题,所以一些人开始用“戒网”的方式来摆脱信息过载。事实上这不是信息过载,而恰恰是“有效信息”匮乏的恶果。
在一个严重缺乏公开信息的社会,一旦技术带来部分的信息开放,会造成“饿汉吃自助餐不知如何选择”的问题。同样,我们的头脑还处于有效信息稀缺的时代,有“看到字就觉得很重要”的毛病,尚无法处理高浓度信息。最好的解决方式不是回到信息匮乏状态,而是建立辅助性信息筛选机制,帮助自己挑选重要信息。
所以,旅居财富网劝告诸位亲们,别过度劳累或者长时间高强度工作,要及时觉察自己的状态,及时休息。只有更健康的身体和更多的幸福感,才能更好的投放到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