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假日是影响国民旅游的重要因素,带薪休假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一般来讲影响出游因素有三个:有钱、有闲和有出游的想法。现在全民假期天数是115天,职工另有5-15天不等的带薪休假。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将带薪年休假落实情况纳入各地政府议事日程,作为劳动监察和职工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加快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您认为落实带薪休假的主要困难是什么?应采取怎样的较为现实之策?旅游行业该倡导怎样较好地利用假期?
戴斌:带薪休假的推进要和国情相符合。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115天的公共假日总量安排是合理的,假日结构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带薪休假也是一个进程,很多国家从提出到最后落实,往往要经历几十年时间。
推进带薪休假,最重要的是要结合中国的国情,理性地去推进这一制度,既要看到公民对带薪休假的需求,也要顾及社会生产力的稳定和旅游资源的承载力。公众是旅游主体,他们的声音对旅游改革有积极的作用。带薪休假要有科学的研究,不能草率,比如通过网上投票决定是否带薪休假,就显得过于片面。带薪休假制度的构建、完善,既要体现科学性、权威性,又要接地气。
李丹:继引进西方的星期休息制度以后,如今又以法律形式确保劳动者带薪休假的基本权利,无论对于基本人权的保障和落实,还是对于民众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都是历史性进步。但是带薪休假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做超越时代的事。
我想表达的是,带薪休假和旅游之间不是必然关系,出游不一定非得选择在假日期间。真正的旅游爱好者是率性的,说走就走,并时刻把旅游的状态放在生活中。
程文栋:带薪休假是党和国家非常关注和关怀的大事情,在《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和《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中,都强调把带薪休假落实情况列入各地的议事日程,督促企事业单位把这个职工权利落实好。
带薪休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活的质量,也是公民权利的改善,不论是国家还是公民个人都应该努力争取,实现带薪休假。
主持人:带薪休假必须考虑社会阶段、经济状况、旅游惯性等综合性问题,平衡社会生产力和各方面的关系,通过制度完善和系统筹划,统筹好各方面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