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疲弱抑制拿地需求,4月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下跌38.2%,而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下降22.3%,持续维持大幅下跌态势。土地财政正在迎来拐点。
过去的10多年来,土地出让金一直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测算,土地出让金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比重在2013年达到顶点,为59.8%,到2014年回落至56.2%。
而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1-4月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9016亿元,同比减少5572亿元,下降38.2%。
而持续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正是土地市场下滑的原因,这也间接影响了地方财政收入。2015年1-4月,地方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同口径增速仅为2.1%。
目前,虽然房地产需求有所回暖,但对房地产投资传导依然不明显,房地产企业拿地需求疲弱,土地出让收入同比大幅下跌趋势尚未看到改善迹象,这令本来就有限的地方财力雪上加霜。
事实上,全国土地出让金已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2015年一季度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905亿元,同比增长-36.1%;此前2014年四季度为同比负增长21.5%。
今年截至目前,房地产开发投资、土地购置面积、房地产企业本轮到位资金,均没有出现明显的改善趋势。土地出让金下降趋势没有明显的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