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发展至今问题多多,导游变身导购,景区配套不合理,厕所脏、少,游客踩文物拍照,种种乱象不一而足。为规范旅游市场,提高旅游服务标准,国家旅游局日前启动了全国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出台最新的《国家旅游局关于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保存期限,将视情节及影响程度实行动态管理。
据了解,原《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确立了游客不良记录信用保留期限制度,规定视游客不文明行为情节的轻重,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保存期限为1至2年。 新的《国家旅游局关于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修改为“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实行动态管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保存期限视游客不文明行为情节及影响程度确定,期限自信息核实之日起计算。
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游客数量节节攀升,旅游厕所建设的滞后成为横在旅游业发展车轮前的一道坎。厕所是我国社会文明和公共服务体系的短板,也是我国旅游业最突出的薄弱环节。厕所建设管理严重滞后,是我国与世界旅游强国之间的一个明显差距。
国家旅游局日前启动了全国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三年行动计划,三年将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5.7万座,将旅游厕所是否达标列为A级景区、星级酒店等多项评定体系的硬指标之一,并实行“一票否决”。
具体怎样转变旅游厕所‘脏、乱、差、少、偏’?
增设厕所让游客“有厕可上”
各地旅游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推动地方政府将旅游厕所纳入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推动业主单位、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在厕所建设管理中拿出真金白银加大资金投入,并承担主体责任。也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附近商家、政府单位、医院、学校对社会开放厕所,为市民游客如厕提供方便。
市场化管理“以商养厕”
正所谓三分建设,七分管理,旅游厕所存在的问题,除了“少”以外,环境“脏、乱、差”也不容忽视。景区应该杜绝“五星级公厕”“豪华公厕”等面子工程,实实在在地去改进管理、完善服务。要与时俱进,开发新型的厕所管理模式,将景区厕所物业进行市场化管理,“以商养厕”,同时接受游客投诉,并将景区厕所的检查和投诉情况与外包费用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