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养自己最好的方式:行走
2022/4/4 13:16:36 来源: 洞见 作者: 夏正美
爱因斯坦作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他的一生可谓惜时如金。
但是在紧密的工作之下,他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抽出半小时行走。
一次,爱因斯坦受邀去比利时访问。
国王与王后为了彰显对这位老科学家的重视,命手下人身着礼服、欢歌奏乐等候迎接。
结果,旅客都走光了,爱因斯坦还是不见踪影。
后来人们在王宫找到了他。
原来,在距离王宫还有一站路的时候,爱因斯坦提着皮箱,拿着小提琴,一个人步行走到了终点。
王后很好奇,问他为何不乘火车,却偏偏选择徒步受累呢?
爱因斯坦笑着回答说:
“我生平爱步行,运动经常会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
(爱因斯坦与友人结伴行走)
现今社会,每个人都多少处在生活的压力之下。
越是这种时候,就越要学会照顾好自己,养护好我们的身心。
而富养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行走。
01
行走,富养身体。
前段时间,冬奥会开幕式,让导演张艺谋再次进入大家的视野。
为了冬奥会顺利展开,他每天工作20个小时,同时推进9个项目;
开会到凌晨2、3点,也成为家常便饭。
很多人在看完这张行程表后,都不敢相信,到了71岁的年纪,张艺谋还有着如此旺盛的生命力。
其实,这背后,离不开他长期坚持的一个习惯。
张艺谋曾说,无论刮风下雨甚至下雪,自己每天都会快走五公里。
走到身体微微出汗,是最好的状态。
行走,不仅锻炼了他的体能,也使他比一般人看起来更年轻、更有朝气。
世界卫生组织曾认定,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
坚持行走,能够增强人的体魄,锻造人的身材,磨炼人的意志。
越是经常行走的人,身体越是健康,精神越是饱满。
巴金一生都热爱行走。
年轻时在巴黎求学,“每天上午到卢森堡公园里散步。”
临老了,也没有松懈下来。
每天早起第一件事是喝杯牛奶,然后去楼下院子走一走。
甚至晚年生病了,拄个拐也要走上几十米或百多米。
老先生活了一百多岁,他唯一的理论依据就是人老先从腿老。
所以在他看来,锻炼身体走路最好。
中国民间也有句老话:“百练走为先。”
不同于其他的运动方式,行走对身体的损伤最小,也最安全。
脚步前后迈动的过程中,带来的是全身的舒展和放松。
每一次专注的行走,都是对身体的富养和锻炼。
02
行走,滋养心灵。
行走的效用,不仅在身体,更在于心灵。
公元1079年,一场“乌台诗案”,让苏轼的人生跌入了谷底。
他一路被贬,先是黄州,后至惠州儋州。
际遇的潦倒,难免让他偶尔陷入低落的情绪之中。
但是这位千古一遇的大文豪并没有就此消沉,他选择了让美食慰藉自己,让运动疏散心情。
在写给朋友程正辅的信中,苏轼提到:
“晨兴疾趋必十里许,气损则缓之,气匀则振之,头足皆热,宣通畅适,久久行之,当自知其妙矣。”
每天早上,他都必然快走十里路,走到全身发热,血脉流通,四肢舒畅。
汗水的蒸发,帮他清理淤积的忧愁和困扰。
负面情绪得以悄然释放,内心就能得到滋养。
博主张不同也讲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30岁那年,他被老板提升为部门经理。
升职加薪,是好事。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重重的压力和负担。
无穷无尽的工作细节,充斥在他的脑海里。
好几次,在开车上下班的路上,都差点因为精神恍惚出现交通事故。
终于,他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必须有所改变。
公司离家的距离,其实也并不算远,于是他决定往后每日早起30分钟,走路去上班。
一开始,他以为这样的过程会很难熬。
但是没想到,行走的过程中,他放下了手机,忘却了那些繁杂的压力。
专注于双腿的迈动,他的心绪得以放空,心情也变得明朗。
就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不仅精神状态放松了很多,工作起来更是有条不紊、难题一件又一件地被克服。
歌德说:“只有运动才可以除去各种各样的疑虑。”
行走的过程,就像是一场清空自己的旅途。
所有烦恼和焦虑,都会在身体的大步向前中被一一瓦解。
如果你此刻累了,倦了,厌了,不妨出门走上一走。
在脚步的丈量之中感受世界,让心灵漫行于天地之间。
当你学会用行走的方式平衡生活,你的头脑会变得清明,内心也会变得更加丰盈。
03
行走,是最好的养生。
在《马克思传》中,讲述了这样一段故事。
1837年春天,马克思因为工作过于拼命而病倒,于是就去找医生开药方。
但医生给他的建议是:暂时抛开一切,到乡下去修养。
于是,马克思离开了市区,到柏林的郊区居住了一段时间。
在那里,他每天和朋友在河边散步,常常一走就是几个小时。
乡间的空气,让他心情舒畅;每日的行走,加速了健康的恢复。
对于行走带来的效果,马克思也觉得吃惊:
“我并没有想到虚弱的我却恢复得那么健康和强壮。”
希波克拉底有句名言:“行走是最好的药。”
坚持行走,不仅能帮助我们疲乏的身体恢复元气,更能使我们的气色变得红润。
甚至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带来神奇的变化。
但是,如何行走,也是一门学问。
凡事过犹不及,掌握不好正确的走路知识,往往会带来反效果。
《人民日报》分享的五个有关行走的要点,推荐给大家:
1. 行走遵循“357”法则
世界卫生组织的《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报告曾经指出:
最佳运动量的标准是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者75分钟高等强度运动。
跑步之类的运动属于高等强度运动,那么行走就是最典型的中等强度运动。
如果你想要养成行走的习惯,最好的频率就是一周5次。
每次大约30分钟,行程超过3公里。
2. 适当提速加动作
大家都知道,运动出汗对于身体的益处非常多。
运动增加的排汗可以加快人体内新陈代谢的速度,还可以帮助促进身体内的血液循环。
所以,我们在行走的时候,要增加速度和动作,才能达到喘气和出汗的效果。
3. 快走时稳定步速
《中国成年人身体活动指南》推荐成年人每天进行6000-10000步的身体活动。
按每秒走约两步的频率计算,“6000步”大概就是快走40分钟,而“10000步”则是60分钟。
前面提到,运动最好养成规律的习惯,保持稳定的频次。
但是工作的忙碌有时会使我们难以分身。
如果你也是空闲时间不固定,那么最好保持每次快走的时间在40-60分钟。
这样将更有利于提升心肺功能,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4. 时间:傍晚4-5点最好
傍晚时分,肌体的生理功能比较稳定,是运动的最佳时段。
选择在晚饭后半小时走一走,可以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
对增强胃肠道的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有着很大的效用。
若是因为时间限制很难达到这一要求,也要尽量在睡前两小时结束锻炼。
这样,借助运动之后人体产生的疲劳感,晚上就能稳稳的睡一个好觉。
5. 场所:塑胶场地,草地最好
行走是一场愉悦身心的过程。
选择空气清新、视野安全的场地,能帮助我们爱上走路时的感觉。
塑胶场地具有弹性,草地较为柔软,对膝关节的反冲力都较小,是健走的理想场地。
▽
作家周岭说:
“久坐不动的人,体内生态系统犹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
而时常运动的人,体内生态系统则更像是一汪清泉,干净澄澈,不带一丝浊气。”
坚持行走给人带来的变化,可能一天两天看不出来;
但当你长年累月地坚持,你会发现,整个人的面貌都会焕然一新。
所以,从今天起,迈开双腿,用一场场安静而专注的行走,富养自己的身心。
愿你踏过山川,越过四季,在行走的过程中,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