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博物馆的公共服务需“接地气”
2014/11/7 9:27:03 来源: 云联旅居 作者:

  自从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被免费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博物馆。北京市借建国65周年和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的契机,整合优势资源,与故宫、国家博物馆、兄弟省市博物馆合作,推出一批精品文物展览,打造博物馆展览季。3日上午,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刘超英,首都博物馆副馆长杨文英做客中国经济网品牌视频访谈节目《文化名人访》,围绕博物馆如何创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等问题进行探讨。

  首创博物馆展览季模式

  2014年3月,江西博物馆携馆藏精品亮相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赣水流韵辉耀千载——江西古代文物精品展”,拉开了“博物馆展览季”的序幕。本次展览区别于以往博物馆“单打独斗”举办展览的模式,采取和各省市博物馆合作的形式,把15项精品展览纳入到博物馆展览季的体系,活动将持续到12月。

  刘超英介绍,此次博物馆展览季由北京市文物局牵头,联合故宫博物馆、国家博物馆以及外省市的多家博物馆举办精品文物展览。全国一半省市以上的博物馆参加了此次博物馆展览季活动。

  刘超英表示,举办此次活动是想充分发挥北京的文化中心功能,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的产品。“我们集合和全国了北京市部分博物馆资源,这种模式在全国是首创。”刘超英说道。

  展示区域文化 主题要“接地气”

  博物馆展览季旨在整合各地博物馆优势资源打造特色文物展览。谈到此次博物馆展览季的选题,刘超英表示,一方面突出了北京的文化的资源,展示北京的文物的精品。另一方面展示了区域文化,如流域文化,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等。

  为了使展览内容更接地气,此次博物馆展览季实行了策展制度。即每个人选取一个角度,通过解读和构思,为貌不惊人的青铜器赋予美的含义。在博物馆展览季推出的一系列文物展览中,以《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为主题的展览(以下简称:呦呦鹿鸣)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展出三个月,接待观众近40万人。对此,杨文英表示,选题新颖是该展览获得关注的重要因素。

  博物馆展览的选题要接人气、接地气才能吸引观众的目光,进而让观众看懂展览。杨文英介绍,“呦呦鹿鸣”是在山西临汾大河口村考古挖掘新发现的霸国文物展览,通过对燕国公主婚礼、祭礼、丧礼和宴饮的文物展示,概括当时周人整个生活的社会状态。

  “呦呦鹿鸣”在主题选定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鹿”具有祥和、吉祥的含义,同时在霸国考古挖掘出的文物中有所体现。用“鹿”表达这个展览,可以反映周朝的礼制完备和社会的祥和美好,也契合了当下呼唤伦理道德的社会心理。其次,出土文物中有一套酒器刻有铭文,记载着“燕侯旨作姑妹宝尊彝”。意为这套酒器是燕侯旨送给他的小姑姑的礼物。燕国地处北京、河北一带,霸国位于现在的山西省,燕侯旨的东西送给他小姑姑为什么到了霸国?考古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可能燕国公主嫁到了霸国,从而把这套名贵的礼器带到了霸国。因此,本次霸国文物展选择了“以燕国公主的视角来看霸国”的角度,体现出以人为核心的策展思路。

  将博物馆的展览季打造成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打造博物馆展览季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充分整合博物馆资源,打破博物馆过去“单打独斗”的展览模式,实现联合办展。二是让文物“活”起来。把全国的文化资源引到北京,通过北京辐射到全世界。”刘超英如是说。她表示,博物馆展览季明年将继续推出,很多省市已经与北京市文物局商谈明年的展览季事宜,希望通过各方努力将博物馆的展览季打造成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刘超英还提到,博物馆创新展览模式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制约,比如场租和接展费用等。

  推动馆际资源共享是社会赋予博物馆的责任

  随着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完善,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组建联盟,实现馆藏文物共享。杨文英指出,过去博物馆举办的展览数量较少,且基本上依托于馆藏文物。由于文物分布的地域性,各地博物馆的展览内容都以本土文物为主。例如,首都博物馆新馆的展览陈列主要以首都博物馆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外省的文物基本没有。而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进博物馆。因此,博物馆必须要搭建资源共享的平台,进行横向联系。

  杨文英认为,博物馆事业的快速发展为馆际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近十几年、二十年,各个省都陆续建立了大型的省级博物馆。一些市级博物馆的设施条件也十分良好。而且,财政对博物馆的投入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充足的资金和良好的设施为博物馆举办更多展览活动创造了条件。

  此外,与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展开资源共享是社会赋予博物馆的责任。以首都博物馆为例,该馆不仅把文物输送到各地进行借展,同时与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进行合作,让文物走出国门进行巡展。而与国内各大博物馆进行文物资源的交流合作相比之下更加便利、快捷。“只有推出更多更好的展览,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杨文英如是说。

  博物馆应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

  杨文英同时指出,“展览是博物馆向大众传播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渠道,但是这不是唯一的。”她表示,博物馆正在尝试为大众提供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以首都博物馆为例,正在开展对中小学生的社会教育活动。同时还将探索把博物馆的文物保管和技术修复部门对外开放。如展示对于考古挖掘出来的残缺文物的修复过程,并把这种活动作为一个固定项目来定期展示。让大家更多地了解文物保护和修复是如何进行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博物馆还应逐步推出预约提看馆藏文物的服务,这也是迎合当下社会收藏热,满足收藏爱好者进一步了解文物的需求。

  网上博物馆是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博物馆日渐兴起,也为博物馆创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新的平台。但博物馆“触网”还需满足一些条件。首先,刘超英阐述了网上博物馆的含义。她认为,网上博物馆就是观众通过网络依然能够获取知识,看到文物,得到艺术享受和完整系统的支持。

  杨文英对网上博物馆的发展持乐观态度。她认为,网上博物馆是博物馆未来发展的思路。博物馆的接待能力有限,现在很多人愿意从网上浏览一些博物馆的信息。例如,首都博物馆年接待量约有120万到130万人次,但博物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不能仅仅面向这些观众。杨文英同时指出,现在关于网上博物馆的讨论虽多,但是真正完全网络化的博物馆数量较少。

  对于网上博物馆是未来博物馆发展趋势的这一观点,刘超英也表示赞同。她强调,博物馆如果建网上博物馆,首前期要进行数字化工作。这是一个逐渐推进的过程。

  杨文英认为,网上推出的文物展览,必须把文物研究透才能展现给公众,而对于藏品的研究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有很多网站并没有做到这一点,距离网上博物馆还有一定距离。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有条件省级博物馆的重视。很多博物馆都推出了网上博物馆。杨文英认为,网上博物馆这条路未来将会越走越宽。

  “在我国,公立博物馆占绝大多数。因此从政府的投入,包括资金的导向、政策的扶持,政府都将发挥主导作用。”刘超英如是说。同时,博物馆所扮演的角色也决定了其博物馆不仅仅是文物收藏、展览、研究的机构,还具有很多的职能,例如文化窗口、国际交往窗口以及国民教育的阵地。因此,政府在博物馆数字化进程中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

  积极调动民办博物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民办博物馆的数量不断增加。以北京地区为例,非国有博物馆的数量已经达到博物馆总数的近20%,成为我国博物馆体系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如何调动民办博物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民办博物馆是公立博物馆的重要补充,世界上所有的大博物馆都是源自私人收藏。”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刘超英如是说。她指出,北京私办博物馆,从创办到运行都比较规范。民办博物馆创办人都是收藏该领域文物的专家,利用自己的经营所得来维持这项公益的事业。

  在谈到民办博物馆的生存现状时,刘超英表示,民办博物馆生存现状十分艰难。首先,北京是一个文化大城市,富集了众多文化资源,民办博物馆是其中较小的组成部分。其次,政府目前对民办博物馆还没有直接的、大规模的投入。但刘超英认为,民办博物馆的存在是十分有必要的,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民办博物馆都有固定的观众群。

  面对民办博物馆生存空间狭小的现状,同时也为了调动民办博物馆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当中,去年开始,政府实施了多个举措为民办博物馆“输血”。首先,政府为民办博物馆提供免费开放的场馆,同时为办展览、文化活动比较多的民办博物馆提供一定的补助。刘超英指出,政府的补贴力度还将进一步加大,这是非常好的趋势。但这种补贴对于民办博物馆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虽然政府的资金投入还是有缺口,但是毕竟已经有了开端。因此她认为,政府未来将会根据经济状况,包括博物馆给社会做的贡献度,给民办博物馆更多的鼓励和补助。

上一篇: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 当你老了沿着中老铁路出国耍,到云南旅居康养
下一篇:《旅居出发,让心回家》——心之所向,家之所在
最新资讯
  •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江小区云苑2栋1单元501室
  • 邮箱:471550118@qq.com
  • Copyright © 2019 云南云联旅居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9007063号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