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作用大。2013年全年中国的旅游收入可以达到2.9万亿元,国家的旅游人数达到了32.5亿人次,从世界角度看,旅游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持续提高。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满足于单纯的观光式旅游,转而变为度假型旅游,对旅游度假房的需求也迅速扩张,继住宅和商业地产后,旅游地产迅速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地产开发商的第三次发展浪潮。
度假物业俏销引发投资热
楼市已经过了价格迅速高升的年代,在传统住宅投资回报率日益降低,紧缩的信贷政策调控下,不少投资者也把目光聚焦在新兴的旅游地产项目。不少投资者纷纷寻找商机,四处投资度假物业,旅游地产似乎成为今年“温市场”房产的热销产品,有旅游高管甚至掷重金一口气买下“一条街”,地方政府也从中看到商机顺势而为,“一把手”带队入渝诚邀开发商。价格不高、距离适中,都成为不少人的选择。
重庆旅游地产以自住为主
对大量的购房者进行问卷调查之后发现,被调查者谈到购房目的的时候,纯投资客比例仅占12%,而自住型的客户高达64%,投资和自住两种目的的客户约占被调查者的24%。有着火炉称呼的重庆,夏季一直让人炎热难忍,酷暑之中寻找一片清凉的居住之地成为很多人的想法。因此重庆的旅游地产市场也一路高歌猛进,加之交通的完善,近距离可达的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度假型购房者。
经济型洋房别墅仍是多数
旅游地产物业类别构成
从被调查各个项目的物业类别来看,洋房占43%,别墅占39%,多层和小高层共计占比18%。据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旅游地产中的洋房、别墅建面价格在4000-5000元/平米左右,适中的户型,最受投资自住购房者的青睐,由于居住时间不长,所以对户型要求满足居住功能为主,紧凑实用是最大特点。
旅游地产依靠网络营销是大势所趋
项目推广方式
从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在项目通过哪些方式进行宣传及推广方面,占比例最大的还是广告约占31%,近两年势头迅猛的互联网排名第二约占24%,电视和报纸占比相同均为21%。通过短信获知的仅为3%。
营销渠道,是楼市低迷的市场状态下,开发商最头疼的问题。旅游财富网CEO曾晓成认为借助互联网无疑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利用“大数据”的电子商务模式对线下资源进行整合,通过现代移动终端的技术进行传播,然后根据大数据做出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下一阶段项目的定位和调整。这样的营销往往更加精细化,相比其他推广渠道,互联网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互动功能,互联网思维精准的定位有助于企业网络营销的执行,对盈利模式的定位、对目标客户的定位、对核心产品的定位、对产品卖点的定位、对关键词的定位以及对移动互联网的定位都有助于撬动营销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