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将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各地政府议事日程,并提出中小学可安排放春假,为职工落实带薪年休假创造条件。这是中国官方今年至少第四次强调落实带薪休假。随着路线的基本明晰和推动力度的加大,带薪休假的落实正进入加速通道, 到2020年有望全面落实。据此有专家认为,未来市民生活将进入“微度假时代”,即趁周末假期或带薪休假期短暂抽离都市生活的一种度假模式,从市区到周边的距离,正好符合微度假的生活半径。
重庆旅游地产急需升级
旅游地产面临巨大新机遇 从卖资源到卖生活方式
“我很生气,孤独地住在山上,却听说山下一点儿也不热。”近段时间,住在自己位于主城城郊度假房的张先生如此自我调侃。消夏避暑,一直是重庆众多旅游地产项目的主要诉求,但在今年这个不太热的夏天,这些房地产项目和张先生一样显得有几分尴尬。“避暑房”如何走出不合时宜的尴尬境地?尤其是在近几年房地产处于下行情况之下如何突破困境?不少有远见的企业另辟蹊径,创新养生度假房,重新定义旅游度假地产,引领旅游度假消费模式。
随着利好旅游地产的一系列国家政策出台,旅游地产已成投资热点。重庆市场,虽不乏优秀的旅游地产项目,但随老百姓生活条件的改变,提档升级的问题日益凸显。专家指出,重庆旅游物业,不仅是能避暑的房子,更要提供一种生活方式的升级,让消费者享受度假旅游的乐趣。
重庆旅游地产急需升级
在欧美国家,拥有一套度假物业,是中产阶级的标配。平时住在城里,周末带着家人到度假屋休闲、玩耍。随着中国人均生活水准的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度假房已成为很多市民消费的新热点。而在重庆,因为夏天天气炎热,避暑曾经是老百姓购买度假房的主要目的,在仙女山、黑山谷等重庆旅游地产的热门聚集地,当地政府也对旅游地产有很大力度的扶持政策,并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
一度时期,避暑房一窝蜂上马,也出现过良莠不齐的现象。一些旅游地产多位于风景名胜区,占据海景、大山、森林等优越的自然资源,但在开发的过程中,项目却仅仅只是“靠天吃饭”,特别是在夏天酷热的重庆,多数旅游地产招揽客户,仍停留在“避暑、夏季平均气温22℃”等避暑房的概念上,甚至有的在配套设施上都还很不完善。重庆的王女士就买了这样一套房子,她感叹,买房好几年,只去住了十来天,“实在太寂寞,就只是凉快”。
重庆市场上,一些旅游地产虽然也打出了旅游、度假、休闲等概念,但在开发的过程中,在配套、服务等方面却没有深入用功,最终沦为只是占有自然资源的单纯住宅项目。
旅游地产面临巨大新机遇
业内人士认为,单纯以避暑为概念的卖房模式难以为继。开发商不重视旅游服务功能和旅游价值,也不注重本身的服务价值,导致了区域名气与知名度都得不到提升,错位的规划设计打造出来的产品,也造成地产项目后继乏力。这也是旅游地产之所以出现投资热、销售冷、经营业绩不佳的根本原因。旅游地产的核心应该是度假,如何赋予旅游地产以真正的旅游内涵,让客户享受更多的旅游乐趣,是开发商必须面对的问题。
当住宅产业从黄金时代走向白银时代,房地产行业的转型迫在眉睫。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定位、鼓励居民消费以拉动内需和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旅游地产已逐步成为房地产领域的投资热点。众多房地产商纷纷进军旅游地产。据统计数据显示,金科、万科、首创、华侨城等60多家知名的房企均已涉足旅游地产, 总额超过8000亿元。
从卖资源到卖生活方式
在重庆的旅游度假项目中,也不乏类似的成功案例。开发商不仅提供了升级版物业服务,还建了星级酒店、游乐场、商业中心、主题公园等越来越多的旅游地产配套设施。
重庆领域机构市场研发中心营运总监张鑫认为,发展旅游地产,气温优势不是唯一,人们旅游度假,有文化、娱乐等多层次需求,是对生活享受、品质生活的追求。旅游地产,应该有游的功能,才能产生消费,持续发展。目前,重庆旅游地产的商业配套还很缺乏。作为重庆旅游地产聚集地的仙女山、黑山谷等已经意识到这点。仙女山游客接待中心打造了大型商业项目布鲁克林小镇,黑山谷正全力打造八角小镇。重庆旅游地产项目目前仍以本土消费为主,重庆应该把旅游招牌打出去, 吸引外来人,来提升重庆旅游地产影响力。
他认为,旅游地产新模式应该是“旅游+地产”,以自然资源为依托,在保护的基础上,发掘性开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综合生活服务配套设施,打造生态旅游复合型小镇,打造精品旅游地产,同时推动片区旅游业的发展。这样的模式,才是最具度假居住价值、投资价值的旅游度假产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