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以“行稳致远”为主题的“2021年中国上市房地产企业综合竞争力研究与评估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一场全视角开启上市房企健康体检的盛宴,也是一场把脉房地产行业发展规律与探寻前路的思想碰撞。
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国房地产报、中房智库、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指数研究课题组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同花顺提供数据支持。
会议开场,中国房地产报社社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栗文忠,中国房地产报总经理、中房同创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单大伟作主办方致辞。
栗文忠用中国从贫穷走向大国强国之路,鼓励房地产行业要具有崇高的理想与信念。他说:“我们的未来虽然困难重重,但只要有理想、有智慧、有可行性变革方案,一定会走向胜利的明天。”
“行业巨变下,上市房企全方位深度竞争大幕已经开启,房企要积极拥抱变化,重新定位自身角色,从城市发展获利者转变为服务者、参与者,为城市发展提供空间承载力支持。”单大伟建议。
未来已来,变化将至。当前房地产行业身处怎样的国内外宏观大环境?怎样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住房金融如何才能行稳致远?值得探讨的问题很多,8位经济学家带来了自己的思考。
“一味发展大城市,怎么看得见山看得见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九三学社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著名统计教育家与计量经济学家、中国计量经济学开拓者贺铿说,“中国的房地产发展方向与城镇化直接相关。但是在城镇化问题上,我一直是反对一味大城市化。我们有时动不动就要搞世界级国际大都会,城市圈、城市群、大城市不应该这样一味地发展下去”。也要注重建设小城镇,调整我们的方向。农村如何做到城市化?要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认为,住房金融应该提供结构性和保障性支持。“所谓结构性就是要重点支持其中一部分该支持的领域,保障性就是通过金融支持使得行业运行比较平稳,不要出现风险,尤其不要出现系统性风险。”
“从整个货币金融政策来看,还是要保持整体流动性合理充裕,在合理充裕基础之下,有关金融行业应给予房企融资支持,以控制风险并增加有效的住房供给。建议加大房地产建设‘后半段’金融支持力度。”连平说。
“房地产企业原来模式是开发、销售,但如果企业发行租赁住房REITs,开发销售完成后,企业可以作为租赁住房的管理人,实现经营模式的转变,变成轻资产企业来经营不动产。”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王娴认为,从经营模式角度来讲,REITs给了上市房地产企业一个新思路,帮助其实现经营模式转变,提高竞争力,同时还可以降低税负。
“从房地产到证券化金融资产,这是中国资产结构要进行的战略转型。这既有利于房地产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利整个金融功能体系的转型,也利于保障资产的安全性。”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说。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建议,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首先要保证股东权益,尤其要保证中小股东权益。把脉经济发展动向,有利于房企做有准备之战。
著名经济学家、阳光保险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预测,今年中国GDP增长率处于8%~9%的区间。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稳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基调没有变,开好局起好步是今年政策底线。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预计,2021年下半年社融、M2将进入“稳态”,货币政策不会太紧。
当下,金融科技可以说是金融行业最热门关键词,金融机构投入了大量资源开展金融科技相关研发。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工程系主任、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姜富伟表示,最近几年房地产企业也在投入很多资源到房地产科技的研发,如果根据房企投入的分类来看,大体可以分成12类,例如租售、建设、融资,甚至像VR\AR等前沿科技手段的应用。但是,相比金融行业,房地产企业投入到房地产科技研发方面的力度和体量要更小一些。姜富伟认为金融工程和金融科技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房地产企业提高效率。
本次大会还重磅推出了《2021上市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研究报告》。该报告全面剖析房地产市场发展环境与形势,将A股和H股169家上市房地产企业全覆盖,基于经审计公开年报数据而非企业宣传数据、机构采集数据,以21项测评指标,30项分析指标全面测度,对企业所有指标得分逐一分析、对比、排名,“不以规模论英雄,不受传统印象左右”,全面公开、树立标杆、洞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