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总干事马尔科·兰贝蒂尼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即将在中国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将是应对生态挑战的“历史性机遇”,也是中国推动达成“全球自然协议”的绝佳机会。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审议通过“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绘制未来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蓝图。兰贝蒂尼表示,正如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让所有人围绕一个清晰的气候愿景团结起来”一样,COP15“也有可能为自然制定类似的计划”。
云南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选择在昆明召开,是对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的激励。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云南的故事,让世界深度了解中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决心和行动,形成共识,绘就蓝图,我们就能凝聚起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磅礴力量,朝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快步迈进,不断推进地球生命共同体建设。
地球生命共同体由丰富的生物物种及其相关生态系统共同构成,各种生物都在与其它生物的广泛联系中生存发展。多样性的生物之间,既相互依存、又互相对立,彼此之间既有斗争,又有平衡。多样性的生物,不但以看得见的方式,直接为人类供给食物、服务和效益,还通过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以特有的、看不见的方式维护着良好的生态环境,间接呵护着人类的健康和幸福。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解决生态难题的“金钥匙”。从地球生命共同体整体来看,人类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共同体内紧密联系的相互关系,决定着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不论它看起来与人类生活多么遥远、多么风马牛不相及,都会通过生命共同体的连锁反应,使不良影响逐渐传播蔓延并不断放大,最终给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埋下无法预料的风险和隐患。动员全人类力量,积极行动起来,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困扰人类幸福的种种生态难题。
当今世界必须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走深走实。作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云南省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近期云南野生亚洲象迁徙的故事引发世界关注,象群一路“逛吃”,却受到很好的待遇,人象和谐相处的场景形象生动地诠释了中国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态度和成果。
总结经验,发扬成绩,通过COP15达成生物多样性框架,确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价值航标,引领人类继续扎实行动,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纵深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必将打得更坚实更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