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连续上夜班猝死!一个人可以多久不睡觉?为何睡眠能减少猝死
2021/11/25 9:01:18 来源: 网易新闻 作者:

睡眠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活动,但是现如今,我们大部分人却处在睡眠不足的状态下,因此而猝死的人也越来越多。一个人可以保持多久不睡觉,这样做又会有多大的危害?睡眠为何能够减少猝死,做梦属于高质量睡眠吗?



2021年11月5日,36岁的王江龙(化名)被发现猝死在出租屋中。而经过更加深入的了解后,警方发现王江龙的死与长期加夜班有很大关系。死者生前在长期加夜班后,身体也曾经发出过明显的信号,但是由于他本人不重视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王江龙在一家汽车厂上班十几年了,工作时间一直比较稳定。不过在今年7月份,他被突然调到了工作强度很大的物流岗位,工作时间也变成了上一个月白班,上一个月晚班。


而10月正好是王江龙上晚班的月份,警察在查看了他的工作打卡记录后发现,在整个十月,他只有10月1日、3日没有打卡记录,从10月4日起,他就开始上夜班。每天晚上7点半左右打卡上班,到第二天早上8点左右下班。



王江龙的打卡记录


事实上,王江龙也明白自己已经不再是20多岁的年轻小伙子了,在长期高强度工作和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下,他的身体出现了明显的危险信号。据王江龙的家人说:“他个子一米七左右,不胖,经常干体力活,看着挺结实的。但是他今年说自己血压有点高,有时候会感觉喘不过气来。”



通宵加班之后,很多人在白天睡上四五个小时之后就睡不着了,感觉自己一点儿也不困了,但是全身却感觉没有力气,容易口渴,脑袋昏昏沉沉。这其实就是睡眠不足导致的后果。


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在思考的时候会产生代谢废物,这些代谢废物淤积在大脑血管中,就会导致大脑供血困难,所以在长时间工作和学习之后,大脑就会昏昏沉沉的,这是需要休息的表现。



而睡眠恰好可以高效地清除脑内代谢废物,从而恢复活力。因为大脑可以分泌一种体液,叫做脑脊液( cerebrospinal fluid )。在睡眠的时候,大脑细胞间隙比清醒的时候更大,这意味着睡眠时脑脊液更容易冲刷代谢废物,就像给大脑洗了个澡。



脑脊液在清醒和睡眠状态下的对比

一个人最多可以多久不睡觉


基于睡眠的重要性,有人就曾经做过一个“剥夺睡眠实验”,来搞清楚一个人最多可以多久不睡觉。美国高中生兰迪·加德纳(Randy Gardner)在同学的帮助下于1963年12月28日至1964年1月8日连续264个小时不眠不休,在完成剥夺睡眠实验的同时还打破了保持清醒状态时间最久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兰迪·加德纳


在这11天中,兰迪并不是在健康地活着。


在保持2天不睡以后,他的情绪就开始急躁起来,然后出现了恶心的现象。接着记忆出了问题,电视都看不了。


第4天的时候,他已经有了错觉,身为白人的他总认为自己是个黑人橄榄球运动员,还说他的朋友是种族歧视。


第7天的时候,兰迪全身颤抖,而且开始自言自语,研究人员根本听不清他在说什么,当时一度有人预言他会精神失常。


到了第11天,他依然没有入睡,但是大脑记忆力已经严重退化。研究人员让他从100开始反复减7计算数值,算到65时他停了下来,仿佛大脑已经停止活动,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好在经过治疗后,兰迪安然入睡,最终也没有遭遇生命危险。



别看这位美国小伙能够在11天不睡觉的情况下也没有猝死,似乎我们也能够做到,但是我们普通人的承受能力却没有这么强。


首先是年纪不同,一般来说,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抽烟、喝酒、熬夜等等。这些不良习惯会加大人体器官的压力,随着年纪的增加,器官的承受能力大幅下降,所以年纪大了就不太能熬夜了。



加上普通人平时需要工作和学习,大脑的消耗肯定比什么事都不做要大得多。我们也不可能像做实验一样,每天都有医生跟在身边随时观察身体的变化,并且对发生猝死的人进行及时专业的抢救。


而猝死的有效抢救时间非常短,心源性猝死(SCD)是其中最常见的病症,占所有病例的57% 以上,在发病后 1 小时内没有及时抢救就会死亡。如果算上发现病人发病和送往医院的时间,那么留给医生的抢救时间又能剩下多少呢?所以要想预防猝死风险,必须提前清楚诱发猝死的原因,及时补充睡眠。



充足睡眠,避免猝死


在诱发猝死的病因中,冠心病占到了三成以上。冠心病也叫“室颤”,很多体会过的人说,“就像心脏被刺痛了一样”,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以睡眠不足为例,由于过度用脑,身体里的含氧量不足,大脑需要补充的血液量就会逐渐增加。但是心脏运输血液的能力有限,它就像一块海绵一样,想要挤出更多的水,就需要施加更大的力进行挤压。



在这个过程中,心脏就会急剧收缩,很多人也会感觉到胸痛,感觉就像是被锤了一下,或者像一块大石头堵在胸口。胸痛一般发生在胸骨后方,整个边界不是很明确,大小跟手掌差不多,有时候根本说不清楚是哪疼,但就是觉得心口不舒服。



另外,长期过度熬夜和劳累透支身体精力,人的情绪就会变得非常差,导致血压剧烈波动,很容易被激怒。不仅增加诱发脑梗的风险,还会对人体心脏和其他器官带来不等的伤害。


据统计,因为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引发的猝死,就占到了所有病例的一半。



如今,发生猝死的人群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工作加班和熬夜,游走在各类心血管疾病爆发的边缘。对此,我们能做的其实很简单,首先就要保持高质量的睡眠。


高质量睡眠也叫深度睡眠,在深度睡眠阶段,人们感知周围刺激的能力减弱,不容易被吵醒,是体力恢复的阶段。



做梦是高质量睡眠吗?


很多人将做梦视为高质量睡眠的标准,其实不准确。“一夜无梦”说的就是一种高质量睡眠,这时候大脑细胞几乎都进入了休息状态,这时候的人没有任何焦虑,所以各方面的机能都得到了恢复。


这并不是说凡是做梦就都是不好的,毕竟做梦也分为美梦和噩梦。首先说说梦是怎么产生的,在进入睡眠阶段后,我们的眼球在眼皮下快速运动,同时,脑内负责视觉的区域表现得非常活跃。


于是我们会产生强烈的视觉映像,这种映象就会以梦的形式呈现。



当你做了一个好梦,会沉浸在梦境里面,这种状态像是喝了一点酒,或者在明媚的春天晒太阳,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大脑消耗的氧气和能量会更多一点,类似于饭后散步的消耗量。


但是,一旦做了噩梦,活跃的大脑细胞比较多,人的意识会比较清醒,所以有人觉得噩梦很真实。由于在噩梦里,我们会见到一些害怕的东西或者身体遭到伤害,所以神经和身体本能地指挥自己动起来。虽然在现实中,躺在床上的人几乎不会运动,但是醒来之后却往往会全身酸痛。



那么该如何避免做噩梦呢?按理来说,做噩梦是因为在生活中压力过大,或者情绪很差导致的,所以需要通过生活中的自我调节。不过,一些小技巧也可以有效减少做噩梦的频率。


1.睡前泡个热水澡


睡觉前一个小时泡个热水澡,既能让自己身心得到较好的放松,同时体温升高之后,再下降的过程会让自己产生睡意。


睡觉时,手不要放在胸前


当胸部受到压迫时,会感到心脏活动受阻和呼吸困难,这种感觉传达到大脑以后,会刺激大脑皮层,产生不良反应。


3.睡前喝牛奶


牛奶中含有色氨酸,可促进大脑细胞分泌,从而产生让人容易入睡的五羟色胺,牛奶中还有一种生理性调节功能的肽类,这种肽类能够和中枢神经结合,从而产生一定的催眠作用。


上一篇:今冬候鸟式养老去哪里?研究:海口、南宁、三亚评分前三
下一篇:一位70后的亲身经历,一切都带不走,人活着,只为了这“两个字”
最新资讯
  •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江小区云苑2栋1单元501室
  • 邮箱:471550118@qq.com
  • Copyright © 2019 云南云联旅居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9007063号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