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2次这类运动,不仅抗衰老,心脏变好了三高降低了骨骼也强健
2025/7/28 16:23:31 来源: 精灵天使健康科普 作者:

很多人年过四十,开始频繁感到身体“掉链子”。爬楼气喘,走路膝盖疼,晚上睡不好,早上起不来。体检一查,血压高了、血糖飙了、心率紊乱、骨密度也开始下降。这时候,很多人会问:“我是不是老了?”其实不是你老了,是你不动了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一种运动方式,坚持每周2次以上,能延缓衰老、保护心脏、改善“三高”、预防骨质疏松甚至还能影响大脑健康,提升情绪。


这项运动就是——阻力训练



抗衰老,不是靠护肤品,是靠“练肌肉”


年龄增长不是问题,问题是肌肉开始流失从30岁开始,肌肉量以每十年3%~8%的速度下降。到了60岁以后,下降速度会加快,很多人会在70岁前后出现肌少症,连起床穿衣都觉得困难。


肌肉一旦流失,基础代谢就会下降,身体容易囤脂,能量消耗变慢,整个人会显得“老态”十足


阻力训练可以有效延缓肌肉萎缩促进蛋白质合成,帮助中老年人维持肌肉质量和力量,从而延缓身体衰老的速度。


心脏更强大,才能撑起整个身体的健康系统


很多人以为心脏训练只有有氧运动,其实阻力训练对心脏的益处不低于慢跑。研究发现,规律进行阻力训练的人,心率更稳定,心肌更有力,血管弹性更好甚至在部分高血压人群中,适当的力量训练能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心脏像发动机,肌肉像车轮。发动机强,车轮也要跟得上。只有两者配合,身体才能真正稳定运转。


三高患者不怕走路累,就怕肌肉少


很多人一发现自己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就开始拼命“走路锻炼”。走路是好事,但如果肌肉不足,有氧运动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阻力训练可以提升胰岛素敏感性,让细胞更有效地利用血糖,从而降低血糖。同时,它还能改善脂肪代谢,有效减少内脏脂肪,从根本上控制血脂水平。



血压方面,肌肉训练能增强血管调控能力,帮助稳定血压波动,减少心血管意外风险。


骨头硬不硬,关键看你练没练


随着年龄增长,骨密度会逐渐下降,特别是女性更年期后,骨质疏松发病率直线上升。很多人以为补钙或晒太阳就够了,但真正刺激骨质生长的,是负重刺激



阻力训练让骨骼在承重中受到适度机械刺激,从而激活成骨细胞,延缓骨质流失。长期坚持的人,股骨颈骨密度和脊柱骨密度明显高于不锻炼者


这也是为什么做力量训练的人摔倒风险低、骨折率低,因为他们不仅骨头结实,反应速度和身体协调性也更好


大脑也爱“举铁”,情绪变好不止是巧合


你可能没想到,阻力训练还对大脑有惊人的作用。规律的力量训练,能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分泌这是维持大脑活力的关键因素。


这一过程可以改善认知功能、延缓记忆衰退、降低老年痴呆风险



同时,肌肉收缩还会刺激多巴胺和内啡肽释放,这些神经递质能有效改善情绪状态,缓解焦虑抑郁,提高幸福感。也就是说,你越练,心情越好,脑子越清楚,不是心理作用,而是生物机制。


不是“猛练”,而是“对练”


很多人一听阻力训练就怕受伤,其实不需要举大重量,也不用进健身房。关键是“激活肌肉”,而不是“榨干肌肉”。推荐一周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阻力训练,主要锻炼大肌群,包括:腿部、背部、胸部、核心


常见动作包括:深蹲、俯卧撑、哑铃划船、平板支撑、臀桥、站姿划船等。每个动作重复10~15次,完成3组即可


刚开始可以使用自身体重,逐渐加入弹力带、哑铃或壶铃等工具。动作标准比重量更重要,核心收紧、节奏缓慢、避免代偿



这几类人群要特别注意训练方式


虽然阻力训练好处多,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无脑开练”


高血压患者:训练过程中要避免屏气用力,选择坐姿或靠墙动作更安全;


骨质疏松患者:避免跳跃类动作,优先考虑静态控制和负重训练;


糖尿病患者:训练前后需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风险;


关节损伤者:选择无负担、关节友好的动作,必要时配合康复师指导。


总之,运动前一定要评估身体状况,必要时找专业人士制定个性化计划


不“练”就“老”,不是夸张,而是现实


每天坐着不动,肌肉在流失,骨头在变脆,血管在变硬,情绪在下滑。很多人明明吃得不多,却身体一天比一天沉重。其实不是吃错了,而是动得太少了,尤其是不练肌肉



阻力训练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它是中老年人“抗老养命”的核心手段。不是练给别人看,而是练给自己的心脏、血管、大脑和骨头看。还没开始练的,现在就可以从最简单的深蹲开始,一周2次,不求快,只求稳。


三个月后,你会发现,身体比想象中更有潜力,健康也比你以为的更可控。

上一篇:三伏天晒背火出圈?这些细节不注意秒变“养生刺客”
下一篇:养生的最高境界,3个字
最新资讯
  •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江小区云苑2栋1单元501室
  • 邮箱:471550118@qq.com
  • Copyright © 2019 云南云联旅居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9007063号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