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强调吃素吗?什么是养生运动?中医专家严世芸教你如何以“中和”养生
2022/1/21 15:29:24 来源: 上观新闻 作者: 张皓


不久前,在复旦大学通识课程讲座中,首届全国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严世芸以《中国传统哲学视域下的中医学理——中和思想》为题,全面介绍了中医的学理、价值取向和对生命的关怀。以下为讲座主要内容。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所谓中和思想,通俗地来讲,就是研究两个事物——比如人与人、水与盐之间互相接触、介入时的最佳状态。先秦哲人认为,事物之间的交互与碰撞,以“和”的状态进行为好,即“中和”。

“和”的概念最早用于音乐,演奏音乐时不同的乐器要协调才能动听。早在中国殷商时代就出现了编钟,编钟是一种大型的音乐器材,由许多不同音阶的钟编成一组,演奏音乐时需要相互配合,乐声才能协调。“和”的概念便由此而生,后来引申到宇宙万物、社会人生乃至精神道德层面。

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提出“和实生物”,意为实现了和谐,万物才能生长发育。《诗经》里提到“和乐且孺”,即快乐且和睦。《尚书》中提出“庶政惟和”,要治理国家、百姓、百官,重要的是要依照“和”的法则。

《道德经》更是开宗明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是阴,二是阳,三是阴阳相接触。万物负阴抱阳,负阴即背阴,抱阳即与阳结合。冲气以为和,即两个阴阳之气碰到了,达到和的状态,才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是《道德经》提出的变化之和的原理。

《礼记·中庸》中记载了孔子的孙子子思说的一句话:“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明代黄宗羲这样注释这句话:“离和无中,离达道无大本。”在先秦时代,“和”与“中”一直是连用的,但是在这里要分主次,“中”是天下之大本也,“和”是天下之达道也,达道是最重要的规律。没有“达道”,就没有“大本”;没有“和”,就没有“中”。

儒家主张以“和”为主的道德原则制度化,使它成为可以遵守的“礼”。所以《礼记》提出,“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就是用“和”的思想形成制度来治理国家,以达到社会的安定。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功用,就是使百姓达到和谐状态,能够维护国家的太平。这些观念都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受到了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

北宋时期,两位重要的理学家程颢和程颐提出,“致中和,则是达天理”,即一个人能做到中和,就已经符合天地规律。“和”的观念成为我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原理,也是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中和思想渗透到中国的哲学、政治、伦理、宗教、教育、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


首届全国名中医严世芸  

『中医与传统中和思想一脉相承』

科学史学家李约瑟曾经总结道,古代中国人在整个自然界中寻求秩序与和谐,并将此视为一切人类的理想。中国古代哲人讲“中和”时,是把人放在天地间来衡量人的状态。李约瑟又说,不论人们如何去描述它,这是很长历史以来中国文化的基本态度,人不是宇宙的中心,但人在宇宙中有一定作用,即协助大自然,中国人是把人与宇宙连在一起来思考整个事物的状态的。

“中和”强调事物对立面的共存、变动、协和,并注重不同事物在不断运动变化中具有差异性的、多样性的各种要素之间的相济相成。中和思想同样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医学。

《黄帝内经》是一部综合性的医书,是先秦医学文化的集萃之作,涉及天文、地理、农学、冶炼、人文、哲学等13个学科。它从“和”字出发,通篇贯彻着中和思想。《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各81篇,一共162篇。“和”字在《素问》中出现了79次,在《灵枢》中出现了74次,涉及人的生理、病理、调治法则等各个方面。另一部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其中提到“和”字81次。中医治疗疾病的关键,就是要把人体调整到中和状态——即正常的人体状态。

我反对把中医学说成中医文化学,中医学就是一门医学,是一门有着深厚中华文化底蕴的医学,它与西医学是不同的。中医学认为,人的生命过程始终处在不间断的变易中,保持其内环境以及外环境之间的协调、和谐状态与关系,是人体生命健康的根本。这是中医在治疗过程中始终追求的价值。中医治疗旨在恢复人体的协调状态,所以,中医较倾向于整体治疗。

孕育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学,从理论到实践无不贯穿着“和”的思想,它是认识和理解中医学的基石。中医“和”的思想,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人与天地自然之“和”。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都服从于自然,自然是最大的规律和现象。所以,中医把人与天地放在一起观察,认为人要服从于自然规律。

《素问》中提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判断一个人的生命状态,一定要先看四时阴阳的运转情况,这叫岁气,即春夏秋冬。与岁气之间协调顺畅,生命就很和谐,身体健康,否则就容易得病。所以,要健康长寿,就不能违背大自然的规律。

二是生命过程中的精气神之“和”。天地精气和合,才能孕育生命。管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他提出“凡人之生也者,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人的生成,需要精气神的和谐。因此,精气神在中医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与精气神的变化有关。

『养生就是对人的生命进行养育和呵护』

中医很讲究养生,养生就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人的生命进行养育和呵护。

现在我们常常讲“治未病”,就是讲究预防疾病。假如疾病处于将到未到之时,就需要立即救之于萌发状态;已经得了病的,要防止它继续变化,不要传遍全身;对于已经治好的病,还要防止它复发。所以,中医养生有四个概念:未病先防,欲病救萌,已病防变,病愈防复。养生学是从生命的起始,到长、老、已,整个过程都在养生的范围之内。所以,养生可以涵盖治未病,治未病却不能涵盖养生。

唐代医学家王冰对《黄帝内经》有这样一个注解:“言循阴阳法,近养生道,则筋脉骨髓,各得其宜,故气血皆能顺时和气也。”尽管中医讲经脉、讲气血等等,但是最后还是落脚在“顺时和气也”,就是要与天地保持一致。

人的整体之和,讲究“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意思是说,两个不同的事物发生联系,比如阴阳,假如阳亢了,多了或者过了,阴去制衡,就能回归到和谐状态。所以,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提出,“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亢害承制也就是“以他平他谓之和”,就是中医讲的整体观。

如果一个人的内脏、气血都很健康,形之于外的五官等就会表现得比较好,所谓“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此外,《黄帝内经》中说,“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人的精神状态对于人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人的精神也应该始终保持健康。

『怎样用“和”的法则来指导养生』

下面具体介绍怎样用“和”的法则来指导养生。

第一,天人和,就是要道法自然、顺应四时。“人道与天道和则吉,悖则凶”,人事与天事一致,即和谐、中和。

万物的生化各有自然之道,养生应该从生化自然规律把握人体正气自我恢复的时间,来进行适当的调养。比如,春天的病较容易侵犯肺部,到夏天就一步步恢复了,这就是恢复的时间。在中医视域中,治病的过程要结合天地气候的变化,这叫“调于四时”。《灵枢》中提道:“因岁之和,而少贼风者,民少病而少死;岁多贼风邪气,寒温不和,则民多病而死矣。”还有一个注意事项,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养生、养长、养收、养藏,都是根据四时天人和的原理提出来的。春夏时阳气外泄,阳气趋于表面,阳气减弱,所以春夏要养阳;秋冬之时阳气内收,应该养阴配阳,使阴阳协调,所以秋冬要养阴。就是说要根据季节,来调节阴阳关系。

中医还强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也是天人和。要根据季节安排作息,春夏夜卧早起,秋冬早卧晚起,符合日月的运行规律。

第二,形神和,即身心要和谐。在中医中,心不但主血脉,还主神明。心气平和,气血流通,才能实现自我的身心和谐。心主神明,与情绪很有关系,所以养生时一定要注意调适情绪。比如,一些老年人壮心不已,做什么事情都不称心,一不称心就发脾气,这样会影响健康。老年人还是要先服老,再找到适合自己的事情做,才会开心。

另外,追求内心的和谐,要“致虚极,守静笃”。致虚极,就是把欲望降到最低程度;守静笃,让心静下来。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保持自己的本色,不要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欲望。我们要有一个良好的处世态度,做人应该淡泊一点、豁达一点、宽宏一点、厚道一点,心态决定生活质量、影响健康水平。这就是中医的养生观。

第三,饮食和,要“谨和五味,顾护脾胃”。就是要养好我们的脾胃,谨慎地调节饮食。什么才是“谨和五味”?“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谷类、水果、肉类、蔬菜等各种营养要全面。中医从来没有强调吃素。据统计,吃素人群比正常饮食人群的期望寿命要少十几岁。所以,要谨和五味,才能饮食健康。

饮食不能太过,味道过酸、过咸、过苦、过甜都不好,要强调中和。不适当的五味造成的伤害,会引起相应脏腑的偏盛偏衰,使脏器的功能失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中医治疗的用药,就是利用五味的偏性,以调整脏腑的偏颇,补偏救弊,使五脏能够恢复协调的正常状态。饥饱适度,不大吃大喝,也是饮食中很重要的一点,“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

养生饮食中还有一个概念叫个性用餐,即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食物。比如,冬天多吃牛羊肉,夏季多喝酸梅汤、绿豆汤,潮湿环境中多吃一点辛辣的东西。再比如,甲鱼、银耳、燕窝能养阴生津,羊肉、鹿肉可以温肾壮阳等。所以,阳气虚弱的人、阴虚的人、多痰湿的人分别选什么样的食物,是有一定讲究的。

第四,动静和,即劳逸结合。中医对运动的方法有很多指导,如《素问》中提出,“不妄劳作,能形与神俱”,不要进行超过体力范围的劳作,才能“形劳而不倦”。不能身心过劳是养生的重要法则,劳而不倦就是劳逸适度,也就是动静和。适当的运动可以长寿。中国的养生运动很多,最著名的有四种,分别是五禽戏、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

中医认为,做什么事都要适度,比如,“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太过都有负面影响,年轻人的运动量大一点,问题不大;但如果年纪大了还不注意,就要出问题了。《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春夏秋冬,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过用就是生病的根源。

总而言之,养生法则包括天人和、精气和、形神和、饮食和、起居和、情志和、动静和等等。失和就会导致肌体的不健康,就会生病,甚至导致死亡。西汉思想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一个人要想健康地活到高寿年龄,一定要以中和养其身。

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致病因素日益复杂,治疗方法逐渐趋于个性化。以中和思想为基础的传统中医是现代医学所不能取代的,无论是其学术理论还是治疗原则,必将在未来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上一篇:今冬候鸟式养老去哪里?研究:海口、南宁、三亚评分前三
下一篇:冰糖和它一起吃,咳嗽、咽炎、喉痛自然好,赶紧为家人收藏!
最新资讯
  •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江小区云苑2栋1单元501室
  • 邮箱:471550118@qq.com
  • Copyright © 2019 云南云联旅居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9007063号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