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其实,天下人,都期待有一个灵魂伴侣,一次遇见,一生不弃。
扪心自问,有可能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三观,就是恩爱的夫妻,也是求同存异、彼此迁就而已,并不会一模一样。
亦舒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人生短短数十载,最要紧的是满足自己,不是讨好他人。”
并没有人,想去讨好谁,只是为了几两碎银,不得不低头,言不由衷。
到了后半生,碎银的问题,不再是人生的主角,才有底气说“我要做自己”。
你也“做自己”,我也“做自己”,他也“做自己”,因此和我们相伴一生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孤独,明显就变成了后半生的必修课;你要是不愿意孤独,就注定被弄丢在人群里。
害怕孤独的人,最迷茫。
战国时,哲学家杨朱去拜见梁王,说自己可以统领国家。
梁王取笑杨朱:“你啊,一妻一妾都管不好,一亩三分地都种不好,还谈什么政治?”
杨朱笑着回答:“大王,你看过小孩赶羊吗?身高五尺的孩子,挥舞鞭子,羊群就服服帖帖了,要它们往东走,就不敢往西走。如果尧帝牵着一头羊,舜帝拿着一根鞭子,羊群就不知何去何从了。”
为什么一群羊,可以轻松被人指挥。因为羊群在行动的时候,以头羊为方向,剩下的羊是毫无主见的,只是盲从。
类似的道理,在丰子恺的绘画故事里,也体现过。
丰子恺画了几只羊,每一只羊都被绳子牵着。农民看到了,就笑着说:“一根绳子就够了。”
牵着一只羊走路,剩下的羊,不要担心,都会跟着来。
那些害怕孤独的人,习惯性“随大流”,也不敢坚持自己的主张,就是别人做错了,还在模仿。最后变成了盲从的羊群。
如果你在生活中,害怕孤独,对于情感的依赖性很强,总是希望有人关注你,就会特别失望。当你使劲去讨好一个人的时候,会特别卑微,并且孤独感更加强烈。
真正的孤独,不是独来独往,而是站在人群里,看到很多不友善的脸,不自然的笑容。
正如泰戈尔写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星星没有交汇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交汇 ,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为了避免孤独,你加倍爱别人,你给别人锦上添花,却让自己雪上加霜。
享受孤独,是人间最大的清醒。
作家马德说:“忍受孤独是可怕的。当你看到那些享受孤独的人,一下子就不怕了。”
真正的灵魂伴侣,唯有你自己。好好和“自己”相处,接受世事无常,拥有单身的信念,后半生就好过多了。
首先,人少。
降低对别人的期待。不管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如何,会不会友善,都别放在心上。有人对你好,那是惊喜和意外。
与人交往,聚散随缘。就算是自己的老伴,真的要离开自己,也不要惧怕。收起自己的悲伤,好好活着,不负老伴的期盼,也不亏待自己的余生。
儿女会外出工作,长辈先后会过世,同龄的人,会走散,会阴阳两隔。接受了“人越来越少”的事实,就可以轻松挥手告别了。
然后,群少。
站在人群里,但是不会太合群。
比方说,爱好跳广场舞的人,曲终之后,愿意回家就回家,想要宵夜就宵夜,不随意苟同舞队的想法,不碍于别人的情面。
曾经所在的群,可以悄无声息地退出去,不要客气。连说再见,都显得多余。
再后,言少。
少说话,不干涉晚辈的人生,不评价外人的是非,不把自己的经验,强加于人。
夫妻相处,也是一对沉默寡言的人,默默地走过风风雨雨。
尤其是老年人,最忌讳唠叨。话很多,但是没有人愿意听,自己就会很无趣,出现失落感。不说,就不会这样了。
最后,心事少。
想什么呢?担心儿女过不好,害怕自己生病......都是多余的。
是你的,怎么也挡不住;不是你的,求也不来。
真正的诗和远方,是遵从自己的内心,慢慢走出来的。而不是追逐别人喜欢的风景。当一个人到了顶峰,周围都没有人,最孤独。但是你坚持往上走,会享受到孤独的乐趣——超越自己。
后半生,变老是不能逆转的,身边的人离开是必然的,那就从心眼里接受。尽早习惯一个人走路,遇见风,遇见高山和大海。
孤独终老,或许是人生最好的归途。
李叔同,上半生颇有成就,被人称为“二十文章惊海内”。
他的后半生,选择了出家,并严守规矩。很多人为他惋惜,认为埋没了才华。
丰子恺说:“李先生放弃教育与艺术而修佛法,好比出于幽谷,迁于乔木,不是可惜的,正是可庆的。”
在行为上,不是每一个人都要做李叔同,但是在境界上,是可以努力学习的。
所有的繁华,终究要褪去。不如主动一些,寻找人生的归路,做一朵野菊,一片云,一棵树......
外表活成了一座孤岛的人,只要内心是丰腴的,就是非常幸福的。
音律的最高境界,不是慷慨激昂,而是“此处无声胜有声”;做人也是如此,切忌喧哗。
愿你我,努力成长,闷声赚钱,默默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