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亲潮”愈演愈烈,70后和80后,将成为亲情淡薄的第一代
2022/11/24 17:14:01 来源: 舒山有鹿 作者:


近些年来,有这么一个词出现在了网络当中——断亲潮。


到底什么是“断亲潮”呢?顾名思义,便是一种断绝跟亲人往来,甚至让亲情变得淡薄的潮流。这种潮流,跟传统的观念是相违背的。


在传统的观念当中,血脉亲情是最重要的,亲人也值得我们用一辈子去珍惜。因此,无数人都把亲情和亲人,当作珍宝一般,藏在心底。


为什么“血脉亲情”会成为老一辈眼中的珍宝呢?这跟小农社会的“家庭模式”有关。


小农社会以农业耕种为主,同时由于交通不便利,人们靠天吃饭,为了应对风险,顺利耕作,一个家族的亲人都会联合起来,同甘共苦,共同进退。


可随着小农社会的消失,工业化社会的出现,各行各业发展了,靠天吃饭也成为了历史,那传统“家庭模式”的逐渐消失,也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更何况,在信息社会到来之后,各种生产模式发生了改变。而亲缘关系,也在“生产模式”的变化当中,变得淡薄。这,就是发展的必然。


只能说,断亲潮的出现,那是不可避免的。



究竟从哪一代人开始,断亲潮就出现苗头了呢?毫无疑问,70后绝对是第一代。按道理来说,80后也是第一代。只是后者将“断亲潮”推向了新的高度。


既然70后和80后出现了这种“断亲”的态度,那90后和00后会有什么态度呢?


很遗憾地说,也许90后和00后连自己家的亲戚都认不全,连年龄差不多的同宗族之人都不知道,那他们基本没有“血缘亲情”的观念。


既然断亲潮从70后这代人开始,为什么70后还是没啥感觉呢?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当人人都把“背井离乡”当成必然的经历后,那旅居在外的游子,只会逐渐跟故乡疏远,直到毫无关系的那一天。


70后成年的时候,城乡人口的流动开始频繁了起来。无数的农村人都到了东部沿海的大城市打拼,他们纷纷抓住机会,在大城市留了下来。


一般来说,如今在大城市有房有车的70后,只要他们不是大城市的本地人,那他们绝对是“城乡流动”的受益者。


来到了大城市生活,那故乡的邻里亲戚,自然就很少见面了。慢慢地,这感情就淡了。更何况,别人也到了大城市生活。如此,故乡之情,就趋近于无了。



见到过无数的中年人,一旦在大城市生根落户了,第一时间就把在老家生活的父母接到大城市来养老。


在他们看来,老家太穷了,还是大城市的资源丰富,生活条件优越。他们,成为了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摆脱传统亲情的第一代人。


你的父母搬到了大城市居住,隔壁邻居全家也搬到了大城市,那农村“空心化”的情况就出现了,以往的“宗族之情”就突然消失不见了。


很多人会说,难道在大城市,就无法培养血缘亲情吗?


大城市有个特点,那就是“钢筋水泥,冰冷无比”。也就是说,大城市的模式,基本上隔绝了宗族的亲情,亲戚也很少往来。


我们可以发现,如今去拜年的人越来越少,身边的亲戚或者同血缘的人,也没有几个了。这,便是断亲潮的最好体现。


而80后,比70后更进一步的是,他们的平均学历比70后更高,对于城市生活的意愿更强烈,那他们就不可能回到故乡。


所谓“城市容不下灵魂,故乡容不下肉体”,最开始描述的,就是80后这代人。



在以往宗族感情比较深厚的时候,每个人都重视亲情,那不孝子产生的概率是特别小的。如今,血脉感情淡薄了,不孝子就越来越多了。


有些父母就特别疑惑,我的儿女,为什么越长大,就越是没有亲情,甚至连基本的感情都比较淡薄呢?


其实,这不是儿女本身的问题,而是他们所处的环境,本来就没有血脉亲情滋生的土壤了。城市化的加剧,会导致人情淡薄,这又有谁能改变呢?


我们经常批判“金钱至上”的观念不好,但我们本身就是“金钱至上”观念的践行者。


一年到头在外面打拼,或者运气好在城市定居,只为了摆脱贫穷的故乡。说到底,在感情和阶层跨越的选择中,我们选择了后者。


金钱至上,那是工业化以及信息化的必然。物质越是丰富,人们对于物质的欲望就越是强烈。这种欲望,会慢慢地消磨人之感情。



更重要的是,工业化和信息化,让无数人的观念从“集体模式”,变成了“个人模式”。也就是说,人们更关注自己了,而对于家庭或者家族,没有了以往的执着。


一切,都不是70后或者80后的问题,他们只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


上一篇:中国人口死亡数据披露,看后令人脊背发凉
下一篇:免疫力就是战斗力!疫情期间,如何提高免疫力?
最新资讯
  •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江小区云苑2栋1单元501室
  • 邮箱:471550118@qq.com
  • Copyright © 2019 云南云联旅居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9007063号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