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曰“君子慎独”,真正的君子,往往拥有更强的独处能力。
诚然,古往今来,成大事者,必懂得从热闹中抽身,在寂静中修行。
人只有在独处之时,方能拨开迷雾,心灵游于物外,与天地精神往来,看清生命的真相。
层次越高的人,越喜欢独处,越能在独处的过程中丰盈自己,不断成长。
1在独处中自愈
每个人的人生都可能经历一段痛苦的时期,那段时期别人走不进去,只能靠自己走出来,也即是“自渡”。
自渡的方式很多,独处便是其中之一,在独处中自愈身心。
作家梭罗在写作《瓦尔登湖》之前,经历着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受到工作不顺、亲人离世等接二连三的打击,梭罗大病一场。
后来在朋友的鼓励下,梭罗计划去瓦尔登湖畔,做一场关于人和自然的实验。
在瓦尔登湖畔,自己修建房屋,亲自耕种田地,春种秋收,过上了独处的生活。
在静谧的瓦尔登湖畔,梭罗慢慢放下执念,从过去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一个人独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可以与灵魂对话,鸟语花香的净土就是一个人的世界。
“几乎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是来自我们不善于独处。”
人生之路起起落落,当身处低谷时,给自己一个空间去独处,来一次心灵对白。
在独处中,一个人行走在风雨中,那些看不到阳光的日子,终会过去,疲惫的心也会在独处中自愈。
2在独处中沉淀
独处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人生就是一场独行,在无人问津的日子里去精进,在缄默的时光里去蓄力。
作家莫言上小学的时候,调皮捣蛋,五年级就辍学了,做不了别的农活儿,只能给家里放牛放羊。
莫言说,孩子总是喜欢成群结队,其他孩子都在学校读书,尽管读不到什么书,但在一起打打闹闹很欢乐。
而莫言一个人牵着一头牛在学校门前路过,看到同年龄的孩子在学校里高高兴兴的。自己一个人在群体之外,心里感到很孤独。
平时想要交流,只能跟动物、植物交流,也喜欢一个人看书。
但所谓的书,是一本翻烂的《新华字典》,之后又得到了一本《中国通史简编》。
后来参军入伍,他当了四年的图书管理员,终于能接触到大量书籍,他就把图书馆里1000多册文学书全部看过了,历史书和哲学书也读了一些。
童年的独处时光,影响了他后来的写作,也影响了他的人生。
在独处的时间里,认真踏实地做好当下的事,不迷失过去,也不惊恐于将来。
也不要着急让生活给予所有的答案,留一点耐心,那些美好总会在不经意的时候盛装莅临。
3在独处中成长
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路上必要的修行。
那些真正能让自己获得升华、变得更好,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其实往往就是那些独处的时光。
独处,不是丟下一切躲起来,也不是沉溺于一个人封闭的世界。
玩游戏、追剧、刷手机,都是“杀时间”的利器,但一个人的时候沉迷于这些事只会让人变得越来越懒惰、被动,从而无法掌控自己的行为,而是被欲望牵着鼻子走。
有益的独处,是出于自愿,是一种选择。
当主动而自愿地独处时,读书、发呆、思考、看风景,都可以让自己平静、恢复活力,也会享受一个人静静待着的过程。
独处的人,并非是远离了世界,他们只是坚守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从而创造出一个更好的世界。
独处不等于孤独。孤独是被动的,而独处是我们主动选择做更好的自己。学会独处,享受独处,就为灵魂生长找到了空间。
提升自己的能量层级、投资我们的未来,用这些正向力量为独处时光赋能升级。
独处,是对人生的滋养。
一个人在独处时,才能将平日汲取的能量沉淀下来,内化成自己的能量场,不至于在这个世界迷失。
那些独处的时光,终会让我们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