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云品”再次被海外华商们点赞!
2018/6/19 10:18:00 来源: 云联旅居 作者:

在云南39.4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
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
山原气候的特点
造就了云南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和丰富的物产资源
“云药”、“云茶”、“云咖”
“云花”、“云锡”
等云南特产品
已飘洋过海、走向世界各地
成为云南的新形象标签

 

 

  在13日开幕的第16届东盟华商上,云南再次举办“华商走进云南,云品走向世界”专题推介活动,在更加宏观、更加广泛的层面,向世界华商介绍“云品”的独特优势。紧紧围绕“三张牌”,让世界华商了解和感受“云品”的魅力。

 

 

下面,跟小编一起
感受下云南特产的火热人气吧!

 

 

老窝火腿
  老窝火腿,古老相传已有1000多年历史,据地方志记载明朝年间就已成为大理国贡腿,产于云南怒江大峡谷泸水县老窝镇,其形状多为“琵琶形”或“柳叶形”。
  淳朴的古寨子习惯用老窝土猪在树林里放养为主,待其肥育后在每年十冬腊月春节来临前屠宰“过年猪”,“过年猪”的猪后腿抹上怒江特有的“桃花盐”,依古法制作而成。常年都挂在农家灶房里,有一点淡淡的烟火味,凝聚了古寨子大自然精、气、神。

 

 

  数百年来,稀有的老窝火腿一直是达官显贵争相用于宴请馈赠之美食。


彝族刺绣
  云南楚雄州向来有“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之称,彝族刺绣则是彝族人引以为傲的“指尖艺术”。

 

 

  与中国“四大名绣”苏绣、粤绣、湘绣、蜀绣相比,彝绣以红、黄、黑为三大原色,具有技法粗犷、色彩浓烈、集中反映彝族人图腾崇拜、民俗风情等特点。


永胜瓷器
  永胜瓷器,早在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就能批量生产。民国时期,开始引进江西景德镇的制陶工艺,使永胜瓷器有了瓷质晶莹明澈、绘图明丽古雅特色。

 

 

  永胜瓷器是传统工艺与现代高科技的结晶,其中,高中档民族餐具,瓷质晶莹,明澈夺目造型古朴大方,色彩既有五彩缤纷,沉着古雅,艳丽而不俗的釉下五彩;又有强烈民族风格,享有较高声誉的粉彩。


剑川木雕
  剑川木雕是一种木雕工艺品手法,产于大理州剑川县,始于公元十世纪。白族人民在吸收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后,逐步形成了独特精湛的技艺。
  剑川县素称“木匠之乡”,木工艺人擅长雕刻各种人物、花鸟、山水以及龙凤吉祥如意等图案,用以装饰门窗、家具等。

 

 

  剑川木雕继承和发扬了优秀的民族木雕艺术,产品选用优质的红木、西南桦、缅甸红木,以及天然植物漆和闻名于世的彩花大理石,使产品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工艺价值和收藏价值。
  

鹤庆银器
  鹤庆银器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大理州鹤庆县新华村。历史悠久。《鹤庆县志》记载,“屯军中有善冶炼和以铜、银加工器具者。村民又习之,诸技艺均能,世代传袭。”可以看出,距今有500年以上历史。

 

 

  云南银器制作技艺中,鹤庆县最为出名。当地艺人用纯银为主料,以镂雕和纯银抽丝编盘工艺相结合,根据所需制品形态、规格,加工而成。保留了较为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特征,银器造型丰富,种类繁多,工艺精湛,质量上乘。产品远近闻名,远销各省市以及美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尼泊尔、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家,深受世人称赞。
  

花米饭
  花米饭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壮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

 

 

  花米饭是选上好的糯米淘净晒干,同时到山里采摘各种有利于身体的植物叶熬成红、黄、蓝、橙、黑等颜色,之后将洗净的糯米分别浸泡于各类植物染料中浸泡三四小时后晾干,待各种鲜艳的色彩已深深浸透米质,米的颜色已彻底改变,再将它拿到水边淘洗干净,然后放到甄子里蒸熟。
  花米饭色泽鲜艳诱人,装在碗里,犹如一朵初放的红玫瑰,馨香四溢,沁人心脾。
  

白族扎染
  扎染古称“绞缬”,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大理叫它为疙瘩花布、疙瘩花。因主产地在大理,染布者大多是白族,故尔人们又把它叫做大理扎染、白族扎染。

 

 

  大理白族扎染是白族人民的传统民间工艺产品,该产品集文化、艺术为一体,其花形图案以规则的几何纹样组成,布局严谨饱满,多取材于动、植物形象和历代王宫贵族的服饰图案,充满生活气息。
  其工艺由手工针缝扎,用植物染料反复浸染而成,产品不仅色彩鲜艳、永不褪色,而且对皮肤有消炎保健作用,克服了现代化学染料有害人体健康的副作用。

 

 

大美云南的特色物产
数不胜数
如果你也对此感兴趣
欢迎到云南来亲自感受吧!

上一篇:热到离谱!全国开启烧烤模式,40℃高温预警拉响
下一篇:名额有限:北体大全国瑜伽师(教练)专业水平资质认证培训班即将在昆明嘉丽泽开班
最新资讯
  •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江小区云苑2栋1单元501室
  • 邮箱:471550118@qq.com
  • Copyright © 2019 云南云联旅居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9007063号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