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万米海滩
海阳地处黄海之滨,胶东半岛南翼,有“东方夏威夷”之美誉,是国务院确定的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曾是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的举办地。
这里,拥有以沙细坡缓水清著称的万米海滩,有国内规模最大的沙雕艺术公园,有以山称奇、以水叫绝的招虎山国家森林公园,还有中国北方最大的竹林——云顶竹林,被植物学家誉为“北国一大奇观”。
这里,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互相交流渗透,人文底蕴深厚。春秋古墓群、丛麻禅院等文物古迹保存完好;海阳大秧歌、剪纸艺术远近闻名。
这座历史悠久、景色宜人的海滨小城,是游人心中的“度假天堂”。
这方风景
灵动招虎山
招虎山
早就听说海阳的招虎山美得让人沉醉,一直想前去一睹她的风采。去年九月,秋风送爽,我如愿走进了海阳市招虎山国家森林公园。
温暖的秋阳挂在空中,森林公园展现着风姿卓越的秋韵风情。秋阳映照着九龙湖,秋风轻抚着万年的岩石,九月的招虎山似乎在向人们传唱着一首经典老歌……
还没靠近招虎山,就被四周青翠的松树和硕大的岩石吸引了。抬头望去,那石,或直插云天,或层层叠叠,或摇摇欲坠……远处的山峰或高或低,连绵不断。
山不在高,有“寺”则名。成道禅寺修建在半山腰,清一色的琉璃瓦,与蓝天绿树浑然一体。据《海阳续志》记载:“邑北三十五里有招虎,概以虎伏山中,仙家训之,遂化为石,遗迹宛然,故名。”虎踞密林,是山林的守护神,哪怕是一只石虎。虎凭山气,山借虎威,招虎山,好响亮的名字。山上最多的树木是松树,还有柞树、槐树、杉树、梧桐、河柳等,它们枝杈相交,遮天蔽日,让山越来越静美,越来越秀丽。行走在这样的山中,无需带遮阳伞,哪怕是烈日当空,也只能从树木的缝隙中透下一丝光来。呼吸一口这样的空气,从里到外都是清新的,说这里是天然氧吧,一点儿都不过分。如果说看高树需要仰视太累,那么你还可以欣赏路边的翠竹。千万别以为是到了江南,这里的翠竹挺拔、伟岸,驻足倾听,或许能听到竹林七贤豪爽的笑声。幸运的话,也许能听到有诗歌从竹林中传出,“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是水的灵魂。走进公园,隔栏远望,一泓碧水静静地躺卧在两山中间,像一汪明眸,清澈见底,湖面在秋阳里宛如一面镜子。偶尔有鸟儿从水面掠过,翅尖点水,惊动一群鱼儿仓皇地四散开来,水面上留下一圈圈涟漪。这座大型水库就是九龙湖。九龙戏水,齐聚在此,那水一定是清新甘甜。否则,那九龙不就另选福地了吗?
九龙湖恋着的小溪,从大山深处曲曲折折蜿蜒而出,如同一个欢快的姑娘,时时唱着心中的恋歌,向游人诉说着自己的心事。那溪水或在石板上流过,或在白沙上流过。看着这样的流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句就会脱口而出。进山的路就在小溪的旁边,路与水相伴,桥与水搭档,人与自然相融,漫水桥、石墩桥、木板桥、石板桥,让游人百看不厌,赏心悦目。
秋风,唤醒了小溪边的芦苇花。坐在芦苇花旁,看游人手舞足蹈,听他们高谈阔论,我感到自己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在这里,没有尘世喧嚣,就连灵魂都可以用溪水来清洗。小路弯弯,越走越深,越走越险,直达山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油然而生。林海、巨石、山谷、小溪、水库,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浑然天成,你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得不佩服管理者的智慧。
招虎山,美得让人称叹,美得让人流连忘返。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再来。
乡土风情
舞动的“风景”
海阳大秧歌表演
从小到大,看过不少欢庆春节的民俗表演,印象最深的还是去年正月里观看的海阳大秧歌表演。
去年正月十一一大早,我与同事结伴一同前往附近的龙塘埠村观看大秧歌表演。刚到龙塘埠村村口,就听到一阵锣鼓喧天。虽然天气很冷,却丝毫没有阻挡人们观看大秧歌的热情。据史料记载,海阳大秧歌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舞蹈,属于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明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
我们刚进村,就看到一个秧歌方阵跟随着鼓乐走来,阵中有60余人。突然,空中响起枪声,吓得我往后退了几步,旁边的一位村民笑呵呵地说:“小伙子,别害怕,这是舞队要进村了。”原来,进村的时候,舞队要鸣枪三下,以示报信。
据村里人介绍,秧歌队进村之后先要“耍大场”,行“三进三出”礼,然后才能开始表演。排在队伍最前列的是执事,其次是乐队,最后是舞者。舞队各类角色有几十种,其中最重要的角色是乐大夫,是舞队的灵魂人物。只见乐大夫如众星捧月般站在队伍中间,待队伍散开之后,乐大夫便唱道:“正月里来是新春,俺给大家演出戏,敢问各位可安康?”乐大夫唱罢开场词,锣鼓声响起,秧歌队开始按照阵势跳了起来。
多变的阵势是海阳大秧歌的一大特色,据旁边的一位长者介绍,今天摆出的是“二龙吐须”“三鱼争头”等阵势。早期的海阳秧歌没有固定形式和演唱脚本,大多为即兴发挥,后来与其他演艺形式不断融合,海阳大秧歌逐渐成为一种兼具传统与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
紧接着,队伍开始了拜全村的“串街”仪式。串街时,仪仗在前面引导,演员一边跳舞一边前行。舞队以两路纵队为基本队形,节奏时快时慢,队形不断变换。这时,一个骑毛驴的小媳妇突然出现。她不但与周围的小孩打趣逗乐,还做出了前扑、后仰、伏地、起跳等高难度动作,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欣赏海阳大秧歌,整个过程中,锣鼓声与欢呼声震得地面都在颤抖,也震得我好想上去扭一扭。
近些年,通过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海阳大秧歌得到了继承、发展和繁荣。2006年,海阳大秧歌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暖场演出上,海阳大秧歌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魅力。
返程的路上,同事告诉我,他爷爷年轻时就是海阳大秧歌的表演者,爷爷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海阳大秧歌一直传承下去。海阳大秧歌是海阳人民对生活热爱的一种表达方式,也体现了海阳人民的淳朴和自然美。我愿意通过文字和镜头,记录海阳大秧歌的一点一滴,让更多人了解海阳大秧歌的独特魅力。
一乡一味
挥不去的摔面情结
摔面
海阳特色美食不少,但比起白黄瓜、网纹瓜、大樱桃这些声名在外的特产,与我结缘最深的还是郭城摔面。
工作之初,我被分到海阳,嘴和腿都闲不住的我很快尝遍了小城的餐馆饭店,而唯独单位附近的那家郭城摔面馆靠着口碑和效率成了我时常光顾的地方。每次走在街上,离面馆还有一段距离,就能听到店外案台上摔面的响声。走近一瞧,只见面团在摔面师傅手中上下翻飞,三拉四摔,几个回合后,面团就被摔成细细软软的银丝,柔韧绵长,粗细均匀。一旁的小伙计负责把面条下锅、捞出,再浇上鲜美的汤卤,一碗热气腾腾的郭城摔面就摆在顾客面前了。特别是在寒冷的冬日吃上一碗,浑身都暖洋洋的。
相传,郭城摔面是清朝海阳郭城村一个叫于昌的贫苦青年发明的。一年冬天,于昌的母亲生病,他想给母亲做拉面,但他自己和的面不够劲道,一抻就断拉不成面条。于昌赌气地在案板上摔打面团,谁知面团摔打后韧性变得越来越足,最后成功地抻成了面条。后来,于昌下功夫继续钻研,面也越摔打越好吃,他索性在镇上开了家面馆。郭城摔面从此走红,渐渐地在胶东半岛遍地开花。
如今的郭城摔面又有了更多的改进,底汤是用猪扇骨加上十几种调料长时间熬制而成,香而不腻;面馆里还专门调配了猪肉、海鲜豆瓣酱等不同的卤,大大丰富了摔面的口味。迎着霞光走进面馆,吃一碗热气腾腾的摔面,然后回单位开始一天的工作成了一种习惯和享受。在这家小小的面馆里,马路清洁工、跑完夜路的司机、夹着包的上班族都坐在一起,享受着美味又实惠的摔面,然后赶赴各自的岗位。这个摔面馆,是海阳的一角,也是小城生活的一个缩影。
后来,我因工作调动离开了海阳,很久没有机会再吃到摔面。今年年初,恰好到海阳出差,我专门和同事再次去吃了郭城摔面。人还是那些人,味道还是当年的味道,一如从前。
心中的摔面情结也许更源于这一点相似:“摔打”出来的面恰如“摔打”过来的青葱岁月——越摔打越坚强,越摔打越柔韧,只有摔打过的人生,才更有味道。
漫谈齐鲁
海阳剪纸话传承
海阳剪纸
海阳,地处黄海之北。“以其地在海之阳,故名。”(《登州府志》)汉代开始置县。千百年来,这座海滨小城钟灵毓秀、景色宜人,深藏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胶东大地的一颗璀璨明珠。
海阳剪纸是山东传统民俗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纸张发明之前,齐鲁大地的妇女很早就用金银箔片、彩色绫绢等,剪成花鸟等图案贴于鬓角作为装饰。唐代剪纸艺术大发展,宋代出现职业剪纸人。此时,海阳民间就出现了剪纸。聪慧的胶东妇女将这一民间艺术母女相传、姑嫂相继,流传各地。到了清朝中晚期,海阳剪纸在民间已经非常普及。农家妇女结合生产劳动和生活习俗,剪刻成窗花、门笺、灯花、喜花、礼花、墙花等,借助剪纸抒发情意。清末是海阳剪纸大发展时期,涌现出许多能工巧匠,其中城里(今凤城)人鞠凯岁所剪的“有凤来仪”“麻姑献寿”等皆被选中成为慈禧庆寿的贡品。民国初期,埠南村王吉庆、城里杨文卿、臧家村臧殿恕等人,剪纸技术极为精湛,成为当时全县能手。
民国之前,海阳剪纸主要有窗花、挂笺等,内容多为庆丰收、盼旺兴,风调雨顺、子孙连绵,或者神话传奇人物、民间故事等。多张贴于家门横眉之上,或悬梁柱、窗檐下。民国中期后,由于一些文人的重视,海阳剪纸开始登堂入室、“阳春白雪”,无论内容与形式,都渐趋向精致。凤城人赵淑瑾所剪的《西厢记》,如一本连环画,故事情节完整,人物玲珑剔透、眉目传神,轰动一时,被人称为“一把死剪刀,剪出活崔莺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海阳剪纸艺术进行挖掘加工,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绽放奇彩、成绩斐然。
中国的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在历史上就没有中断过,它充实于各地的民俗活动中,是中国民间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艺术形态之一。众所周知,艺术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勤劳质朴的海阳人,千百年来,辛勤劳作在这片胶东大地上,通过剪纸艺术表达着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理解。
胶东人习惯称手巧的女子为“伎俩人”,海阳妇女就是剪纸艺术的“伎俩人”。她们根据胶东的窗户多是细长条形的格子,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大的构图分割成条形剪出,再贴到窗户上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同时,海阳剪纸多采用线面结合的精巧手法,与山东汉代画像石细微繁缛的风格一脉相承,以其花样密集的装饰手段,使单纯爽快的外型更饱满丰富,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海阳剪纸与中国其他传统民间艺术一样,善用意表象,从不简单复制。例如,海阳剪纸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无论用一个还是用多个形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而不是完全根据客观自然形态去“依样画葫芦”,又兼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多种吉祥物,把约定成俗的形象巧妙地组合起来,以达到追求吉祥的寓意。
诚然,由于当前的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海阳剪纸与其他民间艺术一样,也面临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艺术功能发生了变化,艺术内容也融入了许多现代元素,这些都会促进海阳剪纸的进一步发展。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人中很少有人愿意学习这些费时费力的手工艺术,海阳剪纸也曾一度陷入后继乏人的尴尬境地。令人庆幸的是,随着中国剪纸艺术的“申遗”成功,海阳剪纸重获人们的喜爱,放射出新的光彩。
以海阳剪纸为代表的民间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最朴实的文化因子和生生不息的生命血脉,早已随着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融进了我们的身体,成为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