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之笃,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
–––——戴圣
(一)
歌德说:他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因为他的家庭和睦。
的确,家庭幸福美满,是每个人心之所向。
然而,现实生活中,总会有很多很多的家庭,让我们倍感无奈的同时也会略感惊讶。
今天写的这几个家庭,都是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毕竟,我只写真实的故事。
(二)
老家有个邻居老奶奶,是事业机关退休的老领导,家里条件也不错,有两个儿子,且都已经成家立业。
按理,两位老人现在应该幸福的,可以过写清闲的晚年生活。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都已长大,自己退休了,有不菲的退休金,又都是老知识分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完全可以无忧无虑的享受生活了。
但凡是知情人,却知道,老两口过得一点也不幸福,甚至很多时候都以泪洗面。
原来是他们两个孩子兄弟与妯娌之间的关系非常不融洽。儿子们都是典型的只听老婆的话。
妯娌之间相互斗嘴,都想要老俩口过去给他们带小孩,也都想着从他们那里多拿一些钱去贴补自己的小家庭。
老奶奶稍微照顾一下小儿子家,大儿媳不满意了,觉着偏心。老奶奶去接送大儿子的孩子放学,小儿媳又闹了。
长此以往,在两个儿子家里都不那么受待见。甚至三天两头都会为了一些小事争吵,而两位老人却非常的无奈。
现在演变的状态是,老人的两套房子都分给了儿子们,自己和小儿一家挤着住,为了避免矛盾,平时与儿媳之间O交流。
或许这样的原因是太多因素所积累的,但不管怎样,父母年纪大了,难道就不该给他们一个快乐的晚年生活吗?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这都是应该的。
为什么要让年迈的父母处于这样的境地?
(三)
如果说从一日三餐,可以看出一个家庭的幸福度。那么,你感受一下下面这个家庭。
这是经常来我店里玩的一个阿姨,她说她和她老公一天下来几乎没有任何语言交流,甚至一句话都没有说过。有时候一开口,就是争论,所以,干脆就不交流了。现在感觉比陌生人更加陌生。
白天上着各自的班,晚上都会回家吃饭,她在厨房做好饭菜后,会用手机发告诉她老公,饭菜已做好。
然后她老公会从自己的卧室走出来,拿一个大大的碗,里边装好饭与各种菜,然后回到自己卧室,吃完把碗随便一放,就自顾自的玩手机了。
然后女儿也是在自己房间,吃完饭继续写作业。
阿姨说她从没想过曾经相爱的两个人,婚后会变成这样。想改变这种状态,却无从做起。
然而,我想说的是,这样的状态伤了的其实是整个家,尤其是年幼的女儿。
为什么网上会有那么多的鸡汤文说原生家庭的重要性,的确,原生家庭的点点滴滴会直接影响我们的价值观。
若想改变,唯有交流
若无沟通,何不放手
(四)
最后一个家庭,更加狗血。
是在瑜伽馆认识的姑娘,暂且称她为C,认识她的时候,刚刚结婚一年,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来练康复瑜伽。
然而她在女儿10个月的时候,却选择了离婚。
C说,他对自己不够关心,几乎感觉不到爱,平时对宝宝更是很少管事,每天除了工作就是玩游戏。
那种压抑的状态都快产后抑郁了。
原本只想着闹闹离婚要老公关心一下,没曾想到他直接就答应了,C没办法然后背着父母办了离婚手续。
后来还不到半年,小姑娘就想复婚了,因为父母发现了,说了一堆关于女孩一个人带娃的种种不好。
却没曾想,半年过去,男方又是新婚……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我一直觉得,良好的沟通,可以解决任何事情,更何况是至亲至爱的家人。
所以,让我们都主动一点,再主动一点,不要让有些东西变成永久的遗憾!
毕竟就像歌德所说,无论国王还是农夫,家庭幸福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