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无数的名人大家诗词歌赋留下的文字中很容易发现“假如能再活一次”的语句,其中除了无限的感慨外还有深深的遗憾。的确,人类在时光面前都是平等的,在死亡之路上没有例外。但是,当我读到一些前人留下的最后告别生命的文字时,隐约感到我们在还没有走完自己的生命之旅前,及时意识到这一点,尽可能从前辈智者的感悟中汲取一些经验,每到生命的一个阶段及时调整一次自己的高度与位置,已求汲取各年龄段之精华,使之与所处状态相匹配和融洽,不要等到最后的岁月才醒悟,并能有所斩获,岂不快意人生一回?
举例来说,一个出生60年的人体,可以调整的参数是:
心理上10岁:把自己模拟成对大千世界刚刚开始接触,一切从零起步去感知,以获得事物原本的真相,谓之好奇之童心;
日程上20岁:生活工作学习等一切从大约20岁时开始去规划、布置、梳理,避免彷徨、无序、弯路,贯之激情及勇气;
身体上30岁:保持健壮有力的身体,其中要学习一系列保健的基本知识和训练。雄者可谓健步疾行,雌者依然婀娜多姿;
脸面上40岁:承认自然和岁月对于皮肤冲刷的留影;
精力上50岁:承认生理上的变化,避免逞强过度而自伤;
生日上60岁:这是永远不可变更的事实;
智慧上70岁:思想更自由,知识愈广阔,理性冷静加包容,游刃有余遨游于各个领域;
胸怀上80岁:不争,不怒,淡泊,静逸;同时避免体力精力不足而导致的错误和伤害;
心态上90岁:任凭江海潮起潮落、不管天地风起云涌,我自城头抚琴一曲歌悠扬;
理念上100岁:虽然人的寿命生物推算可到120岁,但现实中就以切实可行的100岁为目标吧。如果能如此清楚地不断更改方略,到达100岁时可以安静地说:此生足愿兮,挥手而去!
这是60岁时候的举例而已。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别之处,根据各自的年岁和具体情况,不妨思考一下与自己机体相适应的框架和细节,大致有一个各个阶段的方向和参考,尽可能清醒一些,避免“低级错误”,安能不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