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现在有很多人专门骗老人的钱。
骗钱的套路大家都熟,开一个保健品的店,免费为老人提供保健知识讲座,经常去的老人隔三差五还能领到一桶油、一袋米的礼品。
工作人员对到来的老人体贴、温情,给予亲生儿女给不了的关怀和陪伴。
一两个月后,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开始推销各种昂贵劣质的保健品,老人们纷纷上当,孩子们苦劝不听。
但是看看过得还不如一条哈巴狗的中国父母,连一句责备的话实在都说不出口。
02
薛忆沩写了一本书叫《空巢》。
主人公是这样的生活状态:
“我不仅孩子们已经远走高飞,老伴也已经撒手人寰,我仅有的妹妹也在千里之外的北方。没有亲人陪同我过周末,甚至没有亲人一起过春节。我属于‘真空’级‘空巢’老人。”
她有儿子,定居伦敦:
“最近一段时间,我与儿子通电话的时候都很想知道他下次什么时候回来。他总是说还没有安排,还没有安排。等他有安排的时候,我还在这个世界上吗?我已经有三年没见过我儿子了。”
她有女儿,住在纽约:
“她不但不理解、不同情、不支持,还要横加指责。这就是我自己的女儿,我自己的孩子……”
她遇到了卖保健品的小雷:
“她那么细心,那么体贴,她将我当成自己的母亲。那种细心和体贴带给我的幸福感让我淡忘了自己的孤独和处境。我好像不再是生活在社会边缘的‘空巢老人了。”
老人生病了,送她去医院的是小雷。医生问是她的女儿还是儿媳妇。
她回答医生:“哪里会有这么好的儿媳妇啊。”
小雷向她推荐保健品,她照单全收。
“不管小雷向我推荐的那些保健品和器械对我的身体有没有用,它们都能够给我带来幸福感。因此我的钱花得痛快、花得开心、花得心甘情愿。想起来真是荒唐,我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从来没有给我带来这种做母亲的幸福感。”
小说里的主人公,就是我们父母的写照。
他们和骗子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明明知道钱花得不值,明明知道一切温情都只是假象。
03
在三年前,国内有几家大型调查机构,针对25-50岁,收入中等的群体做了一个调查发现:
63%的人每年和父母团聚的次数少于3次;
这些人每年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平均为78小时,即3天6小时。
怎么解读这组数据?
假设你今年30岁,父母55岁,且能长命百岁。在剩下45年的时间里,你和父母相处的时间是146天,不足半年。
咱们的父母能长命百岁吗?恐怕难。
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个针对60岁以上老人的调查结果:
我国空巢老人数量超过了50%;
有超过65%的老人觉得心灵孤独;
70%以上的老人缺少陪伴,觉得生活不幸福。
在孤独中饱受煎熬,他们如何能够长命百岁?就算长命百岁,又有何意义?
这是三年前的数据,今天的形势恐怕更不乐观。
04
这个问题,有一个更加形象的呈现。
按照中国现在平均寿命76岁计算。
第一,如果你的父母现在50岁。
第二,如果你很忙,每年只能回家看他们1次,每次1天。
那这一辈子,你陪伴父母的时间总计剩下1个月。如果你回家的时间是春节,七天假期,除去来回路上时间各1天,剩下5天分秒不离地陪在父母身边,这个时间将延长到5个月。
1个月也好,5个月也好。试想,这一辈子,和父母相伴左右的时间仅仅剩下这么点,作何感想?
也许他们和我们之间有代沟,很多话题聊不到一块儿;
也许他们终其一生,也没给我们一套房子;
也许他们没有让我们所谓赢在起跑线上;
也许……
看到这个数据,这一切是不是都该忽略不计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此生,见一次就少了一次。好不容易见了,就多点耐心吧。
05
北京的张教授退休后,老伴的身体受各种慢性病的困扰,子女不在身边,换了几个保姆也不尽如人意,尤其冬季,日子一天一天苦熬。
偶然的机会,听说朋友为了避开北方的冬季严寒,多年来每到深秋季节就偕老伴到海南去生活几个月,享受候鸟式的老年生活。而且社区中多为全国到海南避寒中老年朋友,社区医院,老年大学,老年活动室,运动场,超市,一应俱全,生活方便,老人们其乐融融。
于是,张教授和老伴一合计,跟子女商量,得到子女大力支持,在海南考察后,选定距离海口不远长寿之乡澄迈,在红树湾社区安下了家。这里千亩原生红树林,景色幽美,空气清新,气候温润,水质纯净,老两口十分满足,更令人欣喜的是身体上的各种小毛病也渐渐消失不见。
子女看到老人每每晒出开心愉悦的生活照,也总趁空就来,陪伴老人同时,也尽情享受一下海南慢生活。祖孙三代,度假生活,不胜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