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之一的中国成年人患有此病!对照测一测就知道自己有多危险!
2017/12/21 11:27:21 来源: 云联旅居 作者:

  阿伟是一个农村的小伙子,在株洲打拼了10多年,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在公司当上了副经理,可是常年的应酬加上工作较忙缺乏运动,导致他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于是他决定来医院做个体检,体检结果发现自己体重超标,但仍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近段时间乏力、口渴等症状愈发严重,在家人的劝说下,他来到了株洲市中心医院就诊,经过相关检查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

  什么叫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患者的10%以下。1型糖尿病患者是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的,也就是说病友从发病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使用。其原因在于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彻底损坏,从而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在1921年胰岛素发现以前,人们没有较好的方法来降低1型糖尿病病友的血糖,病友大多很快死于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随着胰岛素的发现和应用,1型糖尿病患者同样可以象正常人一样的享受生活。

  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即我们常说的“胰岛素抵抗”,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只是一种相对缺乏,还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来达到治疗作用。

  1型糖尿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2型糖尿病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为数不少的2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常难以确定何时起病,有的只是在检查血糖后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比较突出,故常能确切地指出自己的起病时间。

  中国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0.9%,糖尿病前期流行率达35.7%,其中70%的人群是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而在所有患者中,仅36.5%已知自己患病。

  专家提醒:在糖尿病前期和早期阶段,糖尿病“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的症状不明显,常规体检只检测空腹血糖不查餐后血糖,这将有一半的糖尿病和70%的糖尿病前期被漏诊。如果出现多尿、烦渴、多饮、善饥多食、手足麻木、疲劳、体重减轻、虚弱等症状,建议到医院就诊。

  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包括慢性并发症和急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包括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的并发症和微血管的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会引起冠心病和脑卒中,微血管并发症会引起糖尿病肾病、眼病、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

  男人:糖尿病的发生可造成男性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如果是中年男性,可导致夫妻生活的不和谐。

  女人:患有糖尿病的女性特别容易出现自发性流产或者胎儿畸形等现象。

  儿童:糖尿病病程长的儿童特别容易产生糖尿病并发症。

  老人:容易引发糖尿病并发症、低血糖、白内障等危害。

  孕妇:糖尿病会使孕妇在生产的时候发生难产,生出的孩子为巨大儿。

  测一测就知道自己有多危险!

  糖尿病前期,即血糖不正常,但是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的程度;也就是说,餐后两小时血糖高于7.8mmol/L,但还不能确诊为糖尿病。而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35岁到45岁的壮年人。糖尿病前期患者不经干预5年内将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但糖尿病前期患者因未出现明显症状,所以虽已身处险境却浑然不知,更谈不上及时就诊了。

  如果您有这些危险因素,您就要警惕了:

  1、体重超重或肥胖者(尤其是腹型肥胖者)

  2、年龄超45岁

  3、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

  4、运动次数每周少于3次

  5、分娩过巨大婴儿的母亲(婴儿出生体重≥4公斤)

  6、有过妊娠期血糖偏高或曾诊断为妊娠糖尿病者

  如果您有这些危险因素,定期测定血糖,糖尿病前期的确认指标是:

  1、糖耐量受损:

  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正常的7.8mmol/L,但仍未达到11.1mmol/L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称糖耐量异常(或空腹葡萄糖受损)。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一种正常人向糖尿病的过度状态,这部分人虽然现在还不是糖尿病,但是将来发生2型糖尿病危险性非常高,可以说是糖尿病的后备军。据有关研究报道,每年5-8%这样的患者将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此外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变,如心肌梗塞、心绞痛的危险性也大大提高。

  2、空腹血糖受损:

  空腹血糖受损是指服糖后2小时血糖正常<7.8mmol/L(<140mg/dl);而空腹血糖高于正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水平,即≥6.1mmol/L(≥110mg/dl)但<7.0mmol/L(<126mg/dl)。空腹血糖受损也是从正常过渡到糖尿病的一个过渡阶段,在这阶段,患者如果注意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也许还可加一些口服降糖药)的话,血糖有可能逐渐变为正常。否则的话,也有可能发展成为糖尿病。糖耐量低减和空腹血糖受损者约有1/3在几年后发展成糖尿病,有1/3维持不变,另外1/3转为正常。因此,这些人也应该经常检查,并且积极预防。

  生活方式的干预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特别强调:生活方式的干预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立即采取行动,合理饮食,加强锻炼,可有效的预防从糖尿病前期发展为2型糖尿病。

  1、戒烟

  2、限酒

  酒精摄入<30 g/d可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饮酒对健康的影响较为复杂,适量饮酒对某些疾病有一定预防作用,但也可能导致另外一些类型的健康问题,如恶性肿瘤等。对于不饮酒的个体,不推荐开始饮酒;对于有每日饮酒习惯的个体,推荐适量饮酒,切勿过量。

  3、减轻体重

  1年内减轻3-5%的体重,BMI(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3.9 kg/㎡。体质指数超标的新发糖尿病占34.4%。体重超标或者成年阶段体重有明显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变差,可能导致糖尿病发生。

  4、健康饮食

  较多摄入蔬菜和水果,较少摄入红肉(如猪肉、牛肉、羊肉、鹿肉、兔肉等等所有哺乳动物的肉都是红肉),适当以面食或其他全谷类替代大米。

  5、坚持运动

  每天中等强度运动(如快步行走)至少30 min,每周累计150 min以上。

  糖尿病目前还是一种终生性疾病,尚无根治办法。因此应积极行动起来,规范自己的生活。生活方式科学,这是最重要、也是最牢固的一条防线。如果你已经是一个糖尿病人,也不必悲观。只要长期有效控制,是可以防止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合并症的发生或发展的。当然,如果进入了慢性并发症期,那就需要百倍警惕,延缓慢性并发症的恶化。

上一篇: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发布,哪些地方属于红色预警?
下一篇:名额有限:北体大全国瑜伽师(教练)专业水平资质认证培训班即将在昆明嘉丽泽开班
最新资讯
  •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江小区云苑2栋1单元501室
  • 邮箱:471550118@qq.com
  • Copyright © 2019 云南云联旅居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9007063号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