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大热,人们开始用新的视角去研究传统产业,去发现传统产业内涵中的未被发现的“处女地”。
经过近2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文化产业从倡导到成为国家支柱性产业、战略性产业和引导性产业,中国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消费环境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进入了新的经济形态——体验经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都是体验型产业,以文化资源的开发为旅游吸引物的文化旅游更是凸显了体验经济的特色。
当前消费者的特性可以概括为:追求体验、追求刺激、追求精神的欢愉。消费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趋势。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应该针对旅游者的特性,以旅游者的参与为起点,通过多元互动的视角去开发具体的旅游产品。
为了真正满足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应该从体验经济的高度,对旅游产业进行新的观照,用新的思维、新的思路去开发设计文化旅游产品,这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那么在体验经济的视域下,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的路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在哪?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的本质是体验型产品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在多个领域都呈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消费者对产品的关注已经从产品本身质量的关注,转向了对产品的消费体验的关注。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这是市场经济的本意,顺应这种消费需求的变化,体验经济逐步“主流化”,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从工业到农业、互联网、旅游业、商业、服务业、餐饮业、娱乐业(影视、主题公园)等各行业都在上演着体验经济。
体验经济强调消费者感受,商品作为获取感受的素材,以服务为重心,为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感受。这需要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情感触动和思维认同,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改变消费行为,为产品找到新的生存价值与发展空间。
体验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生产与消费的个性化、参与性与同步。从这个角度来看,旅游的本质就是一种体验活动,是旅游者离开惯常环境去异地旅行所获得的一种丰富的经历与感受,是旅游者心理、感情、身体的一种体验,是一种满足心理需求的精神享受过程,其核心在于审美和愉悦。
旅游产品作为体验型产品,是指为满足旅游者审美和愉悦的需要而在—定地域上被生产或开发出来以供销售的物象与劳务的总和。
旅游产品的效用是满足旅游者的各种体验需求。—般消费品往往要经过生产、储存与运输等一系列的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
但是对于旅游产品来讲,旅游者只有而且必须加入到生产的过程中去才能最终消费到旅游产品,即旅游产品生产的同时消费即刻开始,消费结束时生产也不再进行。旅游产品不仅仅可以使旅游者在生理上、心理上得到放松,而且还可以使旅游者从异乡的自然环境中感悟到大自然与人生的真谛,提高人的品位。
近年来国际上旅游消费动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更多追求的是调剂精神的旅游产品,那些单纯游山玩水的消遣观光逐渐被多样化的旅游方式和项目所取代,消费由“目的"变为“手段”,人们消费是为了实现自我爱好,为了自由娱乐,表现丰富感情等等。
旅游方式朝着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旅游资源的范围也在不断的延伸和扩大,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一切吸引物皆可成为旅游资源,文化资源构成了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文化元素的旅游产品,旅游者的体验会更持久、更真实。各种内容丰富、新颖独特的文化旅游产品应运而生。
二、体验经济视域是一种多元互动的视角
体验经济关注的消费者价值,强调通过消费者参与消费的过程,实现多元互动,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给消费者带来兴奋而愉悦的体验,消费者乐意为这类体验付费,进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
科特勒认为,在一个缺少顾客而不是缺少产品的社会中,以顾客为中心至关重要。仅仅满足顾客并不够,你必须取悦顾客。
企业同客户之间的交易是以客户为主导的双方供求价值曲线的对接与平衡过程。从根本上说,决定这个过程的重要因素在于顾客价值主张,它既是企业有针对性地准确传递顾客价值的过程,也是消费者满足和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这就是从营销角度对体验经济的描述。
在体验经济视域下分析旅游产业,这种多元互动至少体现在五个方面。互动的维度不同,实现的效果也不同。
1、旅游者与景点的互动
旅游者与景点之间是积极的互动关系,景点因为有了旅游者的参与,成为景点的一部分,才更加出彩,力避对景点做橱窗式的展示。
2、旅游者与服务人员的互动
如果说旅游者是演员,服务人员就是制片,演员演技的发挥,演出效果的好坏,与制片的工作质量息息相关。要求服务人员避免单纯的被动服务,以旅游者获得积极美好的回忆为目的来开展互动。
3、旅游者与旅游者的互动
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与旅游者之间的互动也很重要,正如演员与演员间的关系一样,彼此表演的好坏影响到整部戏的精彩程度,进而影响到每位演员的心理感受。
4、景点和景点的互动
景点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景点形成了互动,建立了有机联系,是个整体系统。因此,要求在景点的设计和管理中,加入互动的要素,让景点与景点之间动起来。
5、景点与整个景区的互动
景点是从属于整个景区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要从系统论的角度,科学合理的安排单个景点与景区的关系。
三、文化旅游产品兼具文化与旅游的双重优势
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的最终目标是人与自然、文化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让旅游者在活动参与中获得难以忘怀的经历和回忆。文化旅游通过参与性和交互性设计,可以把枯燥的历史遗迹、抽象的文化景观转变成为旅游者与科技、历史、文化的立体的、多感官的接触,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必将导致人需要层次的不断提高和极大丰富。旅游产品本应突出旅游者的体验性、娱乐性、知识性和享受性,但这几方面在我国旅游产品开发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旅游产品科技文化含量低,容易被抄袭。
文化旅游与自然资源相比,其具有自然资源所无法比拟的特点。文化旅游以文化资源的开发为重点。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实质是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旅游产品、旅游服务的价值实现过程。因此文化旅游产品就兼具了文化与旅游的双重优势。
四、体验经济视域下的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在体验经济视域下,旅游是为了吸引旅游者参与,让旅游者留下难忘的回忆。在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
本文以文化资源的开发为核心,以知觉、情感、思维、行为和联想五个维度为开发路径,这五个开发路径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最终开发出符合体验经济要求的文化旅游产品,进而初步提出体验经济视域下的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1、知觉型开发
知觉型开发诉诸于旅游者的“五官”,强调对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的激发,通过产品的设计,为旅游者创造难忘的知觉体验。
2、情感型开发
情感型开发诉诸于旅游者的情感,强调对旅游者内在的感情与情绪的激发,通过产品的设计为旅游者创造难忘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既可以是温和心情,也可以是欢乐、自豪甚至是激动的情绪。
3、思维型开发
思考型开发诉求的是旅游者的智力,以创意的方式激发旅游者破解难题的欲望,让旅游者获得认知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难忘体验。
4、行为型开发
行动型开发诉诸于旅游者的行为,强调旅游者身体的有形体验,产生真实的行为互动。通过增加旅游者的身体体验,丰富他们的旅游生活,从而创造出难忘的行为体验感受。
5、联想型开发
联想型开发包含知觉、情感、思维、与行为等多个层面,强调旅游者对理想自我的认知,通过产品设计满足旅游者的心中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