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有家庭观念、最讲究亲情的种族之一,并且深深地为之自豪,但在老外的眼中,却未必如此。
曾经有几位国外的朋友说:“其实,我们觉得你们中国人并不爱家,并不像你们自己说的这么注重家庭。你们更爱金钱!”
我愕然了……
于是,我记下了这些真诚的对话:
“无论在国外还是在中国当地,中国人的确很勤奋,中国人在海外也能比当地人积蓄更多的钱财。但我不认为这是你们中国人有经商的天赋,而是你们比我们更节俭,更能省,是通过降低生活标准来完成的金钱积累。”
“你们平时很少上酒吧,周末也很少度假,甚至周末或假期都不休息。你们会没日没夜的工作,把孩子都交给老人照管,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外,你们忙得很少和孩子一起玩。圣诞节你们甚至都不休息。”
“生命是那么短暂,你们借口为了家庭的未来,而在现在就牺牲了家庭,我不知道这个帐是怎么算过来的,怎么还能体现你们自己很自豪的家庭观念。”
“你们为了工作,可以忍受长时间的夫妻分离。要在我们眼中,夫妻不在一起三个月以上,基本上就该考虑办离婚了。我在中国甚至听说过你们的上一辈人,甚至有夫妻几十年都分在两个地方的,到了退休的时候才能生活在一起。这太残酷了。难道你们就不会为了家庭放弃工作吗?工作也还可以再找呀!”
“在国外,你们中国人基本都比当地人有钱,但是没有人羡慕你们的生活,认为你们就是金钱的机器,但你们还会为自己的赚钱爱好涂上了一层家庭的色彩。
是啊,看看我们的周围,多少人,为了一个房子,牺牲了自己的今天,加班加点地工作!——房子完了,孩子来了!——终于大学上完了,找工作一样要操心!——工作找好了,又开始操心孩子的婚事、房子!——结婚了,有房了,孩子的下一代又来了!
大多数中国人的一生是这样的:
0-10岁
被迫学习各项课外技能,不断考级,多数是为了父母的面子和期望。
10-20岁
死啃如山的书籍,应付如海的考试。
20-30岁
到处投简历,着急自己找不到工作。
30-40岁
成为房奴、车奴。
40-50岁
为孩子的未来操心,省吃俭用,努力存钱。
50-60岁
终于有了自己的生活,却发现马上要退休,又开始担忧退休后怎么办。
60-70岁
花费大部分精力养生,却发现还要养孙子。
70-80岁
终于安定下来度晚年。
临死前
发现原来一块墓地都贵得要死。
操不完的心,受不完的累,如此循环往复,我们的视线永远在未来,永远没有活在当下。最后发现一辈子,没有一天是为自己过的。
我们为什么就不能选择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彩色”一些呢?!
年轻时,我们可以谈恋爱、谈梦想、谈未来。
人到中年,我们安定了,开始寻找温情。我们有着一份平凡稳定的工作,一份属于自己的小生活。我们学会在假期中旅居,摆脱嘈杂喧嚣的城市生活,释放自己的工作压力,与家人一起安享快乐时光。
到了晚年,我们可以“候鸟式养老”,趁着自己腿脚方便,让生活充满生机和乐趣。我们可以南“飞”到温暖舒适的海南、云南等地过冬;也可以去清凉宜人的山东等地北“漂”避暑。
没有了雾霾和严寒酷暑,有的只是宜人的气候、优美的环境和直供的绿色有机食品。这些不仅让老人的生活状态,变得舒适休闲,而且对延年益寿也颇有裨益。
选择一处风景如画且符合养生、养老的高标准旅居度假社区,放慢生活节拍、享受原生态食物,重温自然属性的同时感悟人生中的极致生活体验,幸福快乐的度过每一天!——这才是应该属于中国人的“彩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