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海南黎族和苗族古老的民居形式,有着美丽动人的传说,被称为黎族精神家园的活化石。它们神秘在哪里?旅居海南,来感悟黎族的活化石,不妨跟着旅居财富网小编来一起来探个究竟吧!
船屋是海南黎族的民居建筑、又称为“船形屋”,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海南省首个建筑类古遗址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村寨大多建在山谷中的小平原、河谷台地或平缓的坡地上,被形容为山包围村、村包围田、田包围水,随着汉族迁徙海南和生产力的提高,黎族的船形屋逐渐发生了变化,由高架变为低架,屋盖斜伸到地。
黎族船形屋有着动人的传说:据说,古时海南岛上没有人烟,南海有一个俚国的丹雅公主。她嫁了三个丈夫,三个丈夫先后都死了。相师传言她是扫帚星下凡,在家家破、本国国亡。一时弄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纷纷请求处死丹雅公主。此时,丹雅公主已身怀六甲,国王不忍下手,便在一个北风呼啸的清晨备了一只无舵无桨的小船和一些酒食,以及一把山刀和三斤谷种,把丹雅公主放到船上,丹雅公主养的一条小黄狗也跟上了船,小船在风中飘人了茫茫大海。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历尽劫难的丹雅公主的船在一个荒岛岸边搁浅了。她看到了远处的高山岭岭,也看到了成群的猴子无忧无虑的穿行于林间,所有的忧郁和恐惧一下子消失了,在饱餐了野兔和鸟蛋之后,丹雅公主在这个荒岛定居下来。为了躲避风雨,防御野兽的侵袭,丹雅公主在海滩切竖起几根木桩,然后把小船倒扣在木桩上当屋顶,又割来茅草围在四周,她有了属于自己的家。白天,她带着小黄狗上山打野兽,采野果。晚上睡在这船屋里,小黄狗忠实地守在门口。后来船板烂了她割下茅草盖顶,这就是后来黎族人所居住的船形屋的雏形。
茅草屋为落地船型屋,长而阔,茅檐低矮,这样的风格有利于防风防雨。房子分为前后两节,门向两端开,茅草屋中间立三根高大的柱子,黎语叫“戈额”,“戈额”象征男人,两边立6根矮的柱子,黎语叫“戈定”,“戈定”象征女人,即一个家是由男人和女人组成。
黎族女孩到了15岁,父母或者兄弟就帮她盖一间“人”字形的茅草屋--隆闺,男孩则多是自己盖。隆闺一般建在村头或者村尾的僻静处,或者紧挨父母住房搭建,是黎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场所。居民用木栅栏围起一片空地作为自家的院子,如果你厌倦人潮厌倦网络,厌倦了城市的喧嚣,不妨来这里感受下“归隐”的田园生活!需要注意的是,小心爱上这里不想回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