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为“农家乐”注入“新活力”
2015/8/6 16:52:18 来源: 云联旅居 作者:

   大南沟村始于清末为躲避战祸,一支满族人逃入深山,并在当地繁衍。随着年代久远,村内族人已没有一个会说满语。尽管当地政府部门给予了大力扶助,但成效并不显著。

  而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这个村庄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短短数年已形成一个以满族文化为特色的旅游目的地。村民谭古栾去年从事乡村旅游收入20多万元。他说,未来他打算将孩子送出大山,让他们去“接受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教育”。

  数据显示,1978年至2013,中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许多村庄被废弃或合并。

  传统农村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加之缺乏保护意识,让许多中国人因无处寄托乡愁而倍感焦虑。但这一切,有可能随着中国传统农村旅游价值的挖掘而发生改变。

  河南省栾川县杨树坪村是河南省海拔最高的村庄之一,因为地处伏牛山贫困带,这个村10年前不通公路,村民到乡镇要翻越几十公里的山路。为了改变命运,许多村民选择外迁。

  2003,伏牛山滑雪度假乐园旅游项目在这里开建,彻底改变了山村的面貌。10年间,村民不仅收入由不足千元增长到5000多元,许多村民还住上了独栋的别墅。当地村民孔明献说,乡村旅游给农民带来的最大好处是“不用背井离乡就能实现脱贫致富”。

  栾川县委书记樊国玺指出,受制于该县位于山区的地理条件,未来城市规模增长的潜力十分有限,而通过乡村旅游打造特色小城镇,以旅游人群集聚带动小城镇居民生活和公共服务的提升,将有助于克服山区城市承载能力不足的先天缺陷。

  中国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农村因为乡村旅游的兴起而重新焕发活力。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国以乡村旅游为特色的村庄已达到了10.6万个年经营收入约2800亿元直接从事乡村旅游的农民达3000多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近7%

  而未来中国则致力于将乡村旅游打造成治理农村贫困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旅游带动更多的农村致富也为传统农村发展、保持乡村风貌注入动力。到2020,中国将扶持约6000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规划每年通过乡村旅游直接拉动10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间接拉动50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上一篇: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发布,哪些地方属于红色预警?
下一篇:《旅居出发,让心回家》——心之所向,家之所在
最新资讯
  •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江小区云苑2栋1单元501室
  • 邮箱:471550118@qq.com
  • Copyright © 2019 云南云联旅居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9007063号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