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财富网获悉,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12亿。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速,本应给我国养老市场带来更多发展空间。然而,由于养老机构档次不均,直接抑制了中低收入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我国养老机构供需不平衡,比起养老床位总量不足的问题,养老机构结构性紧缺的趋势更应引起重视——大多数中低收入的老人难以“挤进”为数不多的普通养老机构。而豪华养老机构的兴建只能满足少数富裕老人的需求;中心城区的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地处郊区的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却大量空置。
造成旅居养老机构结构性紧缺的原因何在?首先,服务对象错位。由于缺乏对老年人统一规范的入住标准审核,一些急需入住的高龄、病弱老年人却难以申请入住,造成养老资源的错配;服务功能错位,许多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和老年人的需求之间出现偏差;服务理念滞后。过分突出“机构”特性,缺乏个性化、亲情化的管理理念。相比之下,旅居地产似乎成为老年人养老更好的选择,适宜的气候,人性化的服务让老年人能够更安心的颐养天年。
旅居财富网专家介绍,养老机构服务的福利性和公益性决定了养老机构发展投资大、见效慢、利润低、风险大的特点。而不断攀升的房租、人力成本提高等压力是民办养老机构经营亏损的重要原因,这也使本来想进入养老领域的社会力量望而却步。因此,有关部门有必要加大调研力度,尽快出台实质性帮扶政策,在土地供给、信贷支持、建设运营补贴、人员培训、风险分担等方面提供更多有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