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房地产“漏洞”监管机制
2015/7/10 16:44:03 来源: 云联旅居 作者:

    除一些公房早已向承租人出售外,有的公房仍是“沉睡”的国有资产,亟待唤醒并解决其产权遗留问题;有些单位的自管公房仍在用于出租,租金收入成了个人或小团体的小金库;房管部门享有所有权,或因单位变迁、团体存废等原因直管的公房,则很容易被监守自盗的“房耗子”吞噬。

  以上这些乱象,就要求对公房予以清理整顿,旅财富网分析认为可采取以下这些措施:

  全面梳理、清查各地所有公房的“家底”,当公房“家底”不明,公房的出租和销售等账目,就会是一笔“糊涂账”,原本应有的监督制度就会形同虚设,公房管理与经营的相关人员,就可能利用职务之便,侵吞、骗取巨额国有资产,不仅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还会导致政府的形象受到侵害。

  在此基础上,需要弥补公房管理中内外监督缺失的漏洞。公房“家底”摸清之后,还需要在各大媒体公示每一处公房的现状,出售或出租给了谁,具体到门牌号,是私人产权还是公有产权等,都要交待得一清二楚,这才叫将“家底”置于阳光下,便于老百姓监督;对购买公房的私人还要进行“回头查”,按照公房管理相关规定,购买公房的人必须是原承租人,且必须符合购买政策。

  据旅财富网了解,购买公房最少要经过三到五个程序,每道程序都该核对购买公房的承租人底册清单,可是在监守自盗的“房耗子”面前,这些程序都失了灵,因此最重要的是建立责任倒查制度,除了要依法处置“房耗子”,令其将私吞公房“吐”出来,还要对形同虚设的多道审核关予以追责。

上一篇: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发布,哪些地方属于红色预警?
下一篇:《旅居出发,让心回家》——心之所向,家之所在
最新资讯
  •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江小区云苑2栋1单元501室
  • 邮箱:471550118@qq.com
  • Copyright © 2019 云南云联旅居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9007063号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