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 发现普罗旺斯的前世今生
2015/6/29 16:50:53 来源: 云联旅居 作者:

普罗旺斯,在许多人心中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薰衣草,是一个紫色的神秘又梦幻的世界因为紫色薰衣草,普罗旺斯成了旅居者的钟爱之地,也让全球的旅游观光客趋之若鹜。这也使普罗旺斯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宁静,旅居客与观光客之间的矛盾也愈演愈烈。这种现象在云南大理、丽江这些旅居地也同样存在,这大概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其实普罗旺斯是一个很大的地方,面积6925平方公里,在法国的行政区划中,被称作省。虽然这个还不到大理州的四分之一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普罗旺斯绝不是只长草的大农村。

事实上,普罗旺斯有一些城市,还比较有名。比如马赛,这个城市在19世纪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里是重要的故事发生地,也是法国国歌《马赛曲》中的马赛。还有阿尔勒这样的城市,它曾是画家梵高生活过的地方。1888年,梵高在这里画了《向日葵》,还割下了自己的耳朵,并且完成了200多幅作品。梵高之所以找到阿尔勒来画画,是因为得到了住在艾克斯(普罗旺斯的另一个小城)的一位高人的指点,此人就是塞尚。既然说到普罗旺斯的艺术家,高更也不能不提,他一度跟梵高生活在一起,用今天的说法,是一对好基友。不过两人后来关系闹僵,高更离开阿尔勒,并在1891年前往太平洋的塔希提岛,寻找他心目中的芳香土地。

塞尚、梵高、高更这三位后期印象派的巨匠,有着相似的艺术观,夸张的色彩表现以及对浓烈阳光的追求。也都无一例外成了普罗旺斯的旅居者。不过,百年之后,人们评论他们时,并不特别标注普罗旺斯这样的字眼,而只是法国南部或者阿尔勒这样一些具体城市。普罗旺斯,被一种紫色的草标签化了。

普罗旺斯的确不同于巴黎这样的法国城市。在法国,巴黎之外,都是外省,也基本等同于乡下。普罗旺斯,除了市中心、古镇,剩下的就是一些薰衣草了。我一个在巴黎读了几年书的朋友说,这里就是除了薰衣草啥都不长的农村,说是有点类似成都边上的三圣乡,因为那里一度被包装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也以卖花出名。

普罗旺斯并没有一个艺术家、作家的聚集点。梵高那个年代,住在阿尔勒,算是住在古镇——罗马时代留下来的古镇,还有什么罗马竞技场之类的遗址。但最近几十年,一些新的旅居者,就更加深入城郊,形成一种四处散居的状态。

把普罗旺斯写出名的那个英国作家彼得·梅尔,就十分地道地扎根在农村。他写了《普罗旺斯的一年》以及后续的各种续集,各种普罗旺斯。这些书把普罗旺斯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简单无忧、轻松慵懒的生活方式,就貌似丽江的所谓柔软时光之类的情调。

把普罗旺斯弄出名之后,彼得·梅尔也跟着一起出名。此前他是纽约麦迪逊大道的广告人,而后变成了一个专职作家,成了普罗旺斯式的生活情调的书写者。当然,这是很多人羡慕的职业。

彼得·梅尔到普罗旺斯是1987年,但在他之前,也不乏一些从远方而来的旅居者。摄影家汉斯·西尔维斯特就是其中一个。这位德国人,在1960年就开始定居普罗旺斯,并一直坚持到现在,没有再离开。在他的一本摄影集里,他这样写道:带着一份着魔般的狂热,我在普罗旺斯定居了下来。50年之后,在这座我当时买下后便再也没有离开过的房子里,我再一次翻看20世界60年代拍摄的这些照片,不禁心头颤动。

普罗旺斯让摄影家有着魔般的狂热,这是为何?西尔维斯特自己有解释。

想象一下,一个来自黑森林的德国青年在看到普罗旺斯之后会有怎样的惊叹,所有这些色彩,这些芬芳,湛蓝的天空,拥有金色肌肤、健康而尊重传统的男人和女人,这个纯净的世界,令习惯于清爽、清翠和轻雾的北方人陶醉其中。还有光!茂密而浓郁的光,令人禁不住想要拥有它。

西尔维斯特讲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个是自然,一个是人。自然层面,这里的色彩、空气的味道、天空的纯净以及光线,让他兴奋,而人的方面,健康、质朴和传统,也让摄影家找到了归宿。

德国摄影家关于天气的说法,彼得·梅尔也基本赞成,在我眼中,正是这世间最纯净的光让普罗旺斯的气候呈现出独一无二的魅力明澈如水的光线会让最业余的画家也禁不住拿起画笔在画布上描摹下眼前的一切。做过广告人的彼得·梅尔喜欢煽情,所以,说法略显夸张,但他们说的大致相同。

但彼得·梅尔描述出的普罗旺斯,其实并非一个完美的世界。普罗旺斯的天气,其实并没想象的好。这里的温差很大,最近60多年的气象显示,普罗旺斯最低的气温有零下16度,而最高气温有近42.7度。虽然这只是极端情况下的数字,但多少也说明,在这里的生活,冬夏两季,还是要受一些折磨。还有,这里的风也是出奇的大。彼得·梅尔说,偶尔风力大到可以吹起咖啡桌。另外,降水据说毫无规律,雨量时常大得惊人。雨量之大之猛可以在一个早上吞噬成片的麦田、淹没整座葡萄园,甚至把整个村子变为泽国,人几为鱼。

彼得·梅尔笔下的普罗旺斯,看起来自然条件还是有些恶劣,跟我们从薰衣草照片上看到的真是两个样。然而这里究竟又为何成为艺术家、作家的旅居地?

这个问题我也回答不出来。不过,普罗旺斯在19世纪应该还不是一个生活享乐的地方。1888年,当梵高渴望寻找明亮强烈的光线和色彩时,塞尚建议他来普罗旺斯。对梵高来说,普罗旺斯的魅力是能够满足他的艺术主张。而通常眼睛里的好风景和生活上的舒适是两个不容易凑齐的元素,普罗旺斯应该也如此,而那些19世纪的伟大艺术家,应该是冲着艺术去的。

尽管有艺术家来这里画画,但普罗旺斯在80年代旅游兴起之前,来这里过旅居生活的人还是不多的。这点从房价就可以看出。据摄影家汉斯·西尔维斯特回忆,1957年,在波城的山谷里,甚至可以用买一辆雪铁龙DS轿车的价格买上一栋房子。而他在普罗旺斯也以低价买了一栋破烂的房子。在当地,他买下的这种品质的房子比较普遍,农民都普遍贫穷,农民放弃了自己的财产,什么都往外卖,可就是没有买家。

当然,西尔维斯特描述的情形,现在已经完全改变。彼得·梅尔在最近的一本里说,他在普罗旺斯的家,已经成了远方朋友找各种借口都要来小住的地方,而他花了几年时间,也渐渐适应这种转变,说服自己:每年要是没有这些远方来客,我将倍感失落。普罗旺斯已经成为世界热门的旅居地。

普罗旺斯尽管并非只有薰衣草,但最吸引人们的还是薰衣草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那个完美的自然世界。经过旅游的传播,人们已经把普罗旺斯想象为一个净化心灵的乌托邦。如果旅行是为了摆脱生活的桎梏,普罗旺斯会让你忘掉一切,类似的说法,对很多渴望改变一层不变的都市生活的人具有难以抗拒的魔力。

游客的涌入,普罗旺斯也遭遇了在云南经常见到的问题。每年的旅游旺季,都是普罗旺斯一年一度的噩梦。彼得·梅尔观察,对普通游客持尖锐批评的那些人,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旅居客。他们来普罗旺斯旅行早已不是头一遭了,其中不少还在普罗旺斯盖了度假别墅。这些旅居者在更早的时间来到普罗旺斯,他们希望时光永远凝固在他们第一次踏上普罗旺斯的那一刻

然而,现实却是由于名声在外,普罗旺斯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宁静,而旅居客与观光客之间的矛盾也将愈演愈烈。这种现象在云南大理、丽江这些旅居地也同样存在,这大概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上一篇: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发布,哪些地方属于红色预警?
下一篇:《旅居出发,让心回家》——心之所向,家之所在
最新资讯
  •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江小区云苑2栋1单元501室
  • 邮箱:471550118@qq.com
  • Copyright © 2019 云南云联旅居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9007063号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