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若实施住房贷款“商转公”政策改革是需要一定勇气的,这和公积金可贷资源偏紧、房价偏高使得公积金资源更受追捧等因素是有关系的,而且要防范由此引发的风险。
从这个政策调整来看,将有三个积极意义。第一、能够让工作稳定、公积金缴纳稳定的群体享受优惠的公积金贷款政策,使得此类群体能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解决住房问题。第二、降低了商业贷款部门的压力,促使部分房贷压力分流到公积金贷款中心相关部门,进而优化上海目前的房贷结构。第三、促使上海就业群体主动缴纳公积金,对于公积金缴纳制度的完善和对职工权益的保护等都有积极效益。
而后续此类政策推进的过程中,要提防两点:
第一、商业贷款转为公积金贷款的过程中,要防范部分不合格的群体在资格上造假,进而使得公积金贷款资源被滥用。
第二、房企营销部门在楼盘营销过程中,一定要再三核实购房者的公积金缴纳年限和相关条件,否则以公积金贷款的‘诱惑’来诱导购房者认购房产,但最后还是要按商业贷款通道购房,可能会引起纠纷。
若申城积极推出此类房贷改革新政,反映了上海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是有改革魄力的,也是真正从刚需购房者的角度出发,做出了比较务实且富有倾斜性的公积金贷款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