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份以来,中央政府针对部分城市房价“失控”现象,出台了被称为“史上最为严厉的调控措施”,旨在“抑制部分城市过快上涨的房价”,以确保民生和经济的平稳发展。
所谓“史上最为严厉的调控措施”尤以“限贷”和“限购”二项措施显得非常。目的是鼓励自住、抑制投资、打击投机炒作。用信贷调控,用户籍限制。二项措施确实是非常有威力的,被认为是稳、准、狠的精准制导导弹,直接打中了房价过快上涨的七寸要害处。
别墅市场注定是要被这两枚高精准制导导弹最先击中的。理由是:
第一、买别墅的基本上不缺房子住,大都是二套房以上的消费,三套以上的也大有人在。
第二、从别墅市场总体而言,别墅消费并不是刚性需求,基本上以投资需求为主。借别墅用地被禁批,利用和放大稀缺性预期,投机炒作的也大有人在。
第三、别墅相对于普通住宅都是高价房。而且在稀缺性预期的炒作下,别墅价格日长夜大般的飞涨,有的甚至出现了价格轮动翻番的趋势。可以断定,“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别墅是脱不了干系的,它是助推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元凶”之一。
仅就这三条,就够“导弹”瞄准的了。
果不其然,这两枚高精准制导导弹的命中率是极高的,率先就击中了别墅市场。
首先,依靠银行贷款的一族,由于二套房限贷,三套房停贷的政策,一时进不了别墅市场了,买别墅只好又成为了“明天会更好”的希望之梦。
其次,尽管别墅并不是局限在本地的消费需求,它是一个以大市场为依托的市场,由于户籍的限制,那么想要依靠银行贷款来异地买别墅的,那就别梦想了。
够准、够狠的命中率。别墅市场先就被炸翻在地,许多别墅应声落马趴在那儿卖不动了。交易量也应声而落出现了大幅萎缩。不少别墅,新政前后如入冰火两重天,有的甚至销售挂上了大圆圈。
想买的,无力买了。想卖的,卖不掉了。一夜之间,乾坤扭转,热销变成了滞销。卖方市场转回了买方市场。
异地购房困难重重,断了念头没了梦想。所以,在前不久刚刚闭幕的第15届别墅博览会上,就出现了以往很热闹的苏州别墅,此次却不见了踪影的现象。有的展览会上,因为没有了参观者,售楼小姐无所事事,坐在那儿打起盹消磨时光了。
奇招出奇迹。卖不动了,开发商的资金链就有可能断掉,这是市场的一大猜想。迫于资金链断掉的威胁,开发商就会迫不得已地主动降价,这是市场的第二大猜想。降价了,老百姓就可以买得起了。这是市场的第三大猜想。难怪在网上看到一条过于乐观的期待,说不久,就可以实现全民买得起别墅的快乐天堂了。我不知道,此兄如何就看到了全民可以共享别墅的福分了?别墅并不是可以把它列入水火必需的民生大计之事。看看别墅土地被屡次三番明确严控禁批就可以知道了。中央政府倾斜的政策发出的信号是非常清楚不过的。
别墅卖不动了,想买别墅的,暂时不买也无所谓,确实不是所谓的“刚需”。但是却难为了开发商。别墅已盖好,卖不出去确实够发愁的。怎么能说没有资金压力呢?算了一算,就是采取降价措施,卖给谁呢?买不起房的,降多少,他才能买得起呢?原先打算靠银行贷款买别墅的,降价了,他就肯全额付款了?好像没有那么简单。在犹豫间,别墅就被封冻起来。整个别墅市场顿时进入了冰冻期。
但事实上也不尽然,别墅市场上还是有成交的,只是有的别墅卖不动了,大部分别墅卖得慢了,没有原先那么热乎乎显得十分抢手了。
如此威力生猛的调控政策,作为以投资、投机为消费特征的别墅市场居然还有交易和消费?谁还在买别墅?
细细分析发现,别墅消费有二个层面,一个是依靠银行贷款实现别墅梦的。另一个则是不依赖银行贷款,完全靠自力一次性付款,或与开发商商量分期付款的“大腕级”消费群。对于后者,尽管精准的制导导弹威力够生猛厉害,但还是出现了炸点盲区。对他们够不着,就是打连珠炮也白瞎。
被称为“大腕级”消费群的财富圈层面的一族有着财富被缩水的危机感。外贸出口受阻;实体经济产能过剩;投资股票潮起潮落都是一夜之间的事,没有一点本事坐这样的“过山车”是要心脏病发作的。掌握了一定级别财富的人,比如千万级、亿万级、超级亿万富翁,一般都比较求太平盛世,平平安安的。投资渠道如此狭窄,到手的财富确实不容易,财富被缩水的恐惧感与日俱增,保值增值的愿望变成了企图。人民币升值预期已经不再是“狼来了”,人民币资产被炒高也只是时间的问题,随之而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也会落地。守着大把大把的钱,大有大的难处。看来看去唯有别墅市场最保险。土地停批了,卖一套少一套,5亩以上的占地面积,光投资土地也能看到它的未来升值空间。稀缺性价值并不是唬人的。所以,具有保值增值投资价值的别墅依然成为了香饽饽。
于是别墅市场的行情就表现为:量跌价涨。
如今,乘着人民币升值的强劲东风,热钱又迅速卷土重来,尽管有户籍限制的“防火墙”,但是对于不依靠银行贷款,具有强劲的支付能力的“热钱”购买力,制导导弹的火力依然够不着。
还有就是大小非被解禁后进入全流通已经兑现的一族。巨量资金像是“睡狮”,一觉醒来冲出笼子,狮子就显出了山大王的威猛。发威的第一个山头也许就是别墅市场。
当然也有过于精明的大腕。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国策下,有幸成了人人羡慕的超级富翁。但是看到别墅用地一再禁批的政策导向,嗅觉过于灵敏,怕吃进去再吐出来,于是采取了远离的策略,一家老少打点着移民,有的已经安全落点。“裸官”更是最敏感的。作为公务员都采取全家齐动员移民向外的策略,怎么能叫超级富豪睡得着觉呢?
现在坚持买别墅的其实是一群不想卷入“移民潮”, 想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拥有一颗强烈的“中国心”的。超级富豪有资产“被缩水”的危机感,总得有一个保险的措施吧。他们说,其实我们真的不想走。
我的心比较软,闻之,有点感动,鼻子间也有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