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店人数逾3万人,实现营业额高达3700万元,这是海棠湾免税购物中心开业首日交出的成绩单。随着离岛免税政策的深入实施,免税购物已成为我省快速补充旅游购物短板的重要抓手。
然而,在旅游购物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借助免税购物这个既有的广阔平台,实现海南本土名优商品的销售?
海南旅游商品受关注
在新开业的海棠湾免税购物中心,7.2万平方米的购物面积里,除了一线国际品牌,海南特产区的设立是一大亮点。传统的珍珠、热带水果制品、糖果等海南特产都不约而同将免税店当成一个展示企业形象、销售企业产品的重要平台。
“在这里购买珍珠等海南的商品,质量有保证,购物环境也不错,让人买得舒心、放心。”来自四川的游客陈东表示。
海南旅游商品短板明显
“游客到访一个旅游目的地,不是简单地酒店、景区两点一线,更多地希望融入目的地,旅游商品在旅游产业链中必不可少,在满足游客旅游需求的同时,也能增加当地的旅游收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秘书长塔勒布·瑞法依认为。
作为旅游大省,我省却在旅游购物的短板上颇感遗憾。
三亚学院教师闫静认为,海南旅游商品销售主要在海边、景区、商场、酒店柜台等,虽呈现出部分集中性,但各类型商品的销售地分散且不成规模,缺乏高品质的商品综合交易平台,难以形成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
面对着市场困境,随着在线旅游的快速发展,许多本土商家瞄上了电子商务。在天猫等在线商城上,仅海南特产一项就有4505件商品。海岛乐网店的负责人吴忠蔚表示,特产是很多游客离岛时必备的伴手礼,目前正开发更多的特产套餐,让大家爱上海南商品。
借助免税店打造“海南礼物”
“免税店对海南旅游转方式、调结构,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将旅游购物的短板有效延伸,借此平台丰富旅游产品,不仅惠民生,也将丰富旅游要素,增强海南旅游的吸引力。”省长助理、省旅游委主任陆志远透露,海南旅游将顺应时代需求,稳步发展万宁奥特莱斯和免税店,逐步在海口新开一系列购物中心,积极借助免税店等平台,加快海南的土特产品、名优商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力度,以“海南礼物”打造海南购物的新形象。
省旅游协会秘书长王健生建议,旅游商品是跨产业的工程,鼓励建立旅游商品体系,从源头抓起,第一产业要提供质优的原材料,第二产业在商品的加工和包装上下功夫,第三产业则重点抓好产品的创意设计及流通,重点开发具有本土文化内涵的特色商品,打造“一县一品”,甚至是“一村一品”的特色旅游商品,展示海南旅游商品的奇、特、美、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