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消费行业中的资源股
受益于旅游需求增长,相关政策支持,交通环境大幅改善,预计国内旅游消费将在“十二五”期间爆发。当前我国旅游占GDP的比重仅为3.79%,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对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旅游业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速12%以上。2011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局年,预计国内旅游收入增速为20%以上。
十二五期间,为了贯彻国家旅游支柱产业的要求,同时考虑到旅游的切实利益,地方政府将大力发展旅游业,首先的便是扶持当地旅游类上市公司,因为旅游行业的大发展离不开微观企业经营的提高,而扶持的过程一般先是量的集中,然后才是质的提升,因此预计旅游类上市公司,特别是国资控股的,在十二五期间,存在资产注入的可能,比如作为地方旅游资源平台的丽江旅游、云南旅游、ST长信、西安旅游等。
景区将成为各地旅游大发展的核心载体。旅游行业的产业链较长,其中景区是发展的核心要素。十二五期间景区发展的关键是解决供需矛盾问题,预计十二五期间国内旅游人次增长50%以上,到2015年达到33亿人次,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在行业大发展时期,景区人次的增长和人均消费的增长将相伴而生,未来核心景区的增长将更多体现在人均消费的增长,从数据来看2010年国内旅游人均消费增长达到11%,较过去几年快6个百分点,这一趋势在十二五期间将延续并强化。而固定成本相对较高的特点决定了一旦超过盈亏平衡点,景区新增收入将绝大部分转化为利润。因此对未来景区的成长性持乐观态度。
河北省旅游业发展电视电话会议于3月8日成功召开
3月8日上午9时,2011年河北省旅游业发展电视电话会议成功召开。除设在河北会堂的主会场外,各市与会人员通过视频分别在当地同时进行。
会议内容主要是传达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一五”全省旅游业发展情况,安排部署“十二五”我省旅游业主要任务和2011年重点工作。河北省省委常委、副省长杨崇勇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上,河北省旅游局局长王新勇传达了2011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精神。王新勇局长指出,2011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十一五”全国旅游业发展情况,分析研究“十二五”旅游业发展形势和任务,部署2011年重点工作。
杨崇勇副省长在会议上对2010年旅游工作做了总结,并对河北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跨越,迎接河北大旅游时代做了展望。杨崇勇副省长对打造河北旅游强省提出七个“着力”:着力在培育壮大现代休闲产业上强力推进;着力在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特色品牌上强力推进;着力在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上强力推进;着力在增强宣传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上强力推进;着力在创新旅游发展模式上强力推进;着力在提高软实力上强力推进;着力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上强力推进。
杨崇勇副省长对2010年及“十一五”期间的河北旅游发展状况做了肯定,同时对改善河北旅游环境、加强河北旅游宣传、调整旅游产品结构、重视旅游交通环境、增添旅游发展活力、完善各级领导机制等做了重要指示。
唐山文化旅游节展示传奇新唐山
4月28日,唐山首届文化旅游节在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南湖市民广场盛装开幕,吸引了数千唐山市民前来参观。
本届旅游节以“山水千章韵 传奇新唐山”为主题,全面展示唐山深厚的地域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将极具唐山本土文化特色的吃、住、行、游、购、娱荟萃联展。
旨在倡导环保理念的“万人手模添绿意”活动同时启动,绘制在主会场两边图板上的“大树”,为期四天的活动,在众人的参与下不断增添“新绿”,日益“茂盛”起来。而极具民间传统韵味的剪纸、年画、面人、泥塑等特色民俗艺术品在此次活动期间纷纷亮相。 {Ky:PAGE}
千古此滦州 梦回古城情
滦州大地物阜民丰,先后有18位皇帝驾临于此。当滦河之子伯夷、叔齐以他们最为原始的儒家思想浸润中原长达两千多年的时候,在滦河上游,一个游牧民族的女人,却在远眺美丽富庶的生长鲜花和水稻的地方,构筑着猖狂而伟大的梦想。萧燕燕,大辽国景宗皇后,在辽景宗死后,临朝27年。在滦河岸边,这个女人曾经指挥契丹军马一次又一次地去撞击大宋江山。伴随着刀光剑影,铁骑声响,萧燕燕终于把大辽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推上了巅峰。
金莲川,滦河源头一片美丽的草原。在大辽国太后萧燕燕遗恨梳妆楼200多年后。这里出现了一座繁华的草原城市------上都。元世祖忽必烈的发迹之地。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即大汗位。金莲川从此成为忽必烈完成成吉思汗的遗愿,向南扩张建立元朝的指挥中心。蒙古骑兵的铁蹄进入大都后,忽必烈没有忘记滦河,没有忘记金莲川。开平变成了上都,成为元朝的陪都。忽必烈以及后来元朝的统治者们,每年都要来上都避暑狩猎、处理朝政。忽必烈是从滦河源头入主中原走进大都的。
中国历史上另一位跨过滦河从北方进入北京的皇帝,却在政权稳固之后,又回到了滦河岸边。他就是康熙皇帝。睿智的康熙把目光越过长城投向了滦河。他要在这条河上一展帝王的抱负。于是,在滦河上游有了木兰围场,在滦河中游有了避暑山庄。后期更有乾隆帝多次驾临滦州,无限美景让这位伟大的皇帝留下了“千古此滦州”万代绝句。
绝美北韵 滦州古城
为了重现滦河胜景,以水为脉,打造沿河现代生态农业园区、旅游文化区、生态休闲区、水上运动中心和高尔夫球训练基地等,再现滦河沿河景观——研山、横山、紫金山自然盛景。滦州古城外向表征为重大文化工程、产业集群链条及其所形成的重大城市文化景观。滦州古城不仅是一个产业,一个单纯的旅游区,而是在满足人们“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六大需求之外,转型工业化、平庸化、同质化;但不排斥现代化、时尚化、个性化,她回归文脉绵延、山水格局、文化繁荣、和谐世界的人文精神。
滦州古城以城市运营为手段,超前规划建设体系完备、功能完善、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市基础设施框架,促进城市资源价值再提升。依托人文、区域优势,建构一批内涵丰富、影响巨大、示范性强、市场前景广阔的文化旅游项目,促进城市资源价值再提升。整合优质文化资源,积极拓展文化产业门类,形成相互依托的文化产业体系,缔造强势品牌。
滦州古城的创新型文化旅游产业模式不同于深圳华侨城、浙江宋城的“旅游+人居”;不同于涿州、横店的“影视+旅游”。不同于单一企业的外溢式发展,不同于多个产业类型独立运行,走出“文化+旅游+建筑+商业+人居”的新路。滦州古城模式,是一种先进的复合型文化旅游产业,以是一种文化经济模式。是以文化为推动力,以城市经营为手段,达成文化、商业、旅游的契合;是中国城市以文化旅游推动经济与发展的成功模式;是北方盛世文化背景下的文化理想和文化自觉;是中国主流语境下的文化坚守与文化责任担当。
滦州古城景点推荐:
东城门,复原滦州古城辽代建始的厚墙阔瓦,登临城门,似乎还回响着昔日金戈铁马的长啸马吟。
迎宾广场,以迎宾广场与城门楼的相互搭配,呈现出辽太祖开滦的盛世胜景。迎宾亭内设置碑文记载辽太祖始建滦州城的过程和滦州城的建制;在地面通过大型地面浮雕(下沉式沙盘)展示当时滦州古城整体恢弘布局。城墙两侧以浮雕小品、浮雕景墙的形式展示辽太祖始建滦州城的宏大史诗。
文庙,辽代曾大兴土木修建文庙,祭祀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传递着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相融共生的深远意义。文庙主院展示孔子及其座下七十二贤人为代表的孔孟圣贤文化;侧院对萧太后建孔庙、修辽宫、学习汉文化使滦州大力发展繁荣的相关图画史料、文物及研究成果进行展示。鼎盛人文之风弥漫庙堂,论语之声隐约耳边流传。
风雨桥,融汇南方建筑精华,建造桥迎曲水凝烟的特色景点。风雨琳琅中演绎着中国丰厚而灿烂的历史文明。
江南骑楼,将苏杭美景空运古城,江南骑楼上传承着佳人才子的浪漫爱情,碧波荡漾中感受烟雨江南的婉约与忧伤。
滦州古城还有很多景点,小编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您可以亲身去体验古城的风韵,感受滦州的魅力。相信您一定不虚此行。 {Ky:PAGE}
丰南运河唐人街5月26日盛大开业
“丰南区运河唐人街开业!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开工!”5月26日上午11时许,随着市委书记王雪峰的高声宣布,位于惠丰湖畔的运河唐人街开业暨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开工仪式现场顿时礼炮轰鸣,鼓声震天,欢庆的气氛达到最高潮。运河唐人街的正式开业和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的全面开工,拉开了丰南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幕。
运河唐人街位于丰南西城区惠丰湖南侧、唐津运河两岸,全长近1000米,建筑风格为明清仿古建筑,功能定位是集品牌餐饮、购物休闲、古玩字画、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商业街。其景观设计做足水的文章,以一条滨水步行道串起7个独具风格的水院和广场。投入运营后,可安置就业1500人,年可实现营业收入5.5亿元,创税收4500万元。
开工的4个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分别是大型娱乐主题公园、大型商业综合体港岛中心、阿尔卡迪亚国际酒店和雷迪森国际酒店,均将于2012年底前竣工投入使用。其中,大型娱乐主题公园项目占地1000亩,计划总投资20亿元,定位是世界最大的自然主题公园,包括冒险森林、彩虹乐园、天方夜谭、冰河时代、火山公园等景区百余娱乐项目,目标是达到国家5A级景区标准。港岛中心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以“购物公园”为设计理念,融合了大型百货、超市、精品商业街、餐饮、多功能影院等多项商业娱乐功能。两家酒店均为五星级,总投资17亿元。
打造冀东民俗第一街
由于用地十分狭长局促,设计结合场地实际情况,用两条临河步行道串起建筑与各具特色的七个景观水院,使得运河、建筑、街道与景观能够充分融合,整体的街道环境得到大幅提升。
街区建筑为清代风格,为契合项目整体的特征定位,以一层和二层建筑为主,功能定位为餐饮娱乐。其中能容纳200人的戏楼一座,是唐人街的控制性建筑;2000㎡的大型餐饮建筑四座,750㎡的中型餐饮建筑三座,四合院式建筑四座,及若干座小型餐饮建筑。这些建筑联排排列,使用时通过灵活的组织让业主达到期望的面积要求。
踏着轻快的脚步,小编带您畅游唐人街
夜幕降临、晚风轻拂,丰南运河唐人街风姿绰约,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人纷至沓来,运河唐人街大桥、西外环路上熙熙攘攘,人如潮、车如流,热闹了一天的唐人街又迎来了夜晚更加繁华的人流高峰。
在婀娜的惠丰湖畔,波光粼粼的湖水、清爽宜人的空气、五彩缤纷的灯光、动人心魄的音乐喷泉、虚幻飘渺的水幕电影……一种自然而超脱的视听感觉,令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
沿着湖岸来到码头处,等候乘坐游船一览运河风情的游人们排成了长长的队伍;河面上,游船、画舫、汽艇,你来我往,似在追逐嬉戏;彩灯、花灯交相辉映,北方秦淮的景致映入眼帘。
在这个鲜花盛开的季节,运河两岸百花争艳,绿草如茵,碧波荡漾的运河水倒映着两岸古香古色的仿古明清建筑群落,恰似一派江南水乡胜景。漫步幽曲小径,在满眼的青翠中感受“山色有无中”的空灵;漫游惠丰湖上,在凌波画舫中体验“船在水中,人在画中”的美妙;徜徉在古韵拙朴的唐人街,在桨声灯影、水上笙歌中品味北方秦淮美景的独特风情。
在丰南运河唐人街的大戏楼前,憨态可掬的大狗熊晃动梯子、聪明伶俐的小猴子灵敏地表演变脸、装扮成漂亮小姐的山羊健步走钢丝,大人孩子鼓掌喝彩;在唐人街西岸龙凤壁旁,集体武术气势磅礴,三人柔术令人刮目,快乐厨房让游人笑声连连;在唐人街停车场的夜市旁,以魔术表演和滑稽小丑为主的民俗杂技更是让人雅俗共赏,笑声不断……这是吴桥杂技的精彩表演带给唐人街游人的欢乐。
而在唐人街入口处,丰南百花歌舞团的表演充满了现代气息,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年轻人驻足观看,台上载歌载舞,台下掌声阵阵,场上场下一片互动。
各镇乡的文艺代表队也加入到表演的行列中,在唐人街两岸,太极拳展演、高跷表演、现代歌舞、篓子秧歌等,代表着丰南地方特色的各类文艺节目搬上唐人街大舞台,成为丰南向各地游人展示自己地方文化发展的平台。
丰南运河唐人街是一条集餐饮娱乐、旅游观光、古玩字画、购物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商业街,正着力打造全市第一个全天候营业的不夜城。在这里,有美食佳肴川渝宴国菜馆,有独具特色的重庆香天下火锅,有与众不同的北京郡王府烤鸭,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成都小吃城……囊括全国各地特色小吃的运河唐人街,迎接着八方来客。
漫步在唐人街,铁架艺术画、手工小布鞋、特色布贴画、土特产大红枣……饱含民俗文化特色的商品,琳琅满目,游人争相购买。
阳光灿烂的盛夏,在唐人街游玩,随处你可以找到凉爽。每一处表演场地周围,每一把临时休息的椅子上面,每一个驻足观赏的景致旁,都有一把把遮阳大伞为你遮光避雨。
看了小编的描述,您是不是有一种马上就去的冲动呢?您不妨亲自去一趟唐人街,去感受一下这个具有浓厚民俗特色的唐人第一街。 {Ky:PAGE}
唐山标志性建筑“老唐山风情小镇”
“老唐山风情小镇”坐落在唐山大南湖生态公园核心地带,项目总投资24亿元,占地面积425亩。7月30日,沿用了50余年的开滦集团唐山矿大白井储煤场排矸场正式拆迁,为“老唐山风情小镇”的建设铺开了场地。今年年初,河北省唐山市已将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二期工程中的“老唐山风情小镇”列为全市十大标志性建筑之首。
“老唐山风情小镇”以清末民初老唐山的历史文化为背景,以矿山风情街、老开滦酒店、老洋房子、广东会馆、永盛茶园、窑神庙以及婚庆广场为主要吸引物,最终将形成南土熏风、民俗风情、西洋风韵、婚庆广场和露天剧场五个板块。成为文化景观与商业元素巧妙融合的特色小镇,成为充满文化品位、引领商业时尚的中国北方工业文化休闲游的绝佳去处。
景点推荐:
“洋房子和员司俱乐部”。在开滦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曾有18个国家,大约500多名西方人在开滦供职。当时为这些外来洋人修建的别墅,唐山人称之为“洋房子”,截止1934年,老唐山洋房子共有1071所。而当时专供矿区高级职员娱乐的“员司俱乐部”内部豪华考究,西风浓郁,也名噪一时。“洋房子”和“员司俱乐部”是唐山这座因煤而兴的城市特有的历史痕迹,她记录和反映了老唐山中西文化的交汇和历史变革。
“广东街和广东会馆”。唐山近代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与当时大量涌入的广东技师密切相关。作为城市初期开创者之一,上个世纪20年代,客居唐山的广东籍人已达2500人左右。大约1900年,唐山出现了第一条城市街道——广东街。由广东人经营的广生堂、广和堂、广源堂、广平安、广万祥、广吉祥、广隆昌、老陆婆等一大批老字号商铺,是老唐山南北文化融合中的一道独特风景。后于1909年建成广东会馆,成为广东人聚居唐山的历史标记。
“小山大世界和永盛茶楼”。1934年,裕丰饭店经理白月亭在小山最高点兴建了联营商场,名曰“大世界”。大世界的开设,标志着小山成为当时唐山的商业中心。经过多年发展,小山商业繁荣,久负盛名。唐山小山大世界和当时天津的劝业场、北京的大栅栏、上海的大世界并称四大繁华街,盛极一时。开平煤矿出煤不久,为了满足日益增多的产业工人和底层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1912年,唐山开明绅士王永富修建了“永盛茶园”,为评剧的第一个剧场。此后,以此为源头,出现了众多脍炙人口、风靡一时的经典剧目。“永盛茶园”是唐山风土人情的历史财富,也是中国评剧溯源地之一。
“欧洲风情街和婚庆广场”。中西文化交汇、南北文化相融、本土文化浓郁的唐山,是多元文化的复合体。欧洲风情街和婚庆广场,正是以西风东入的包容诠释着多边文化底蕴,用混搭的手法展示唐山新的城市文化品味。 {Ky:PAGE}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的大红纪念日,我国独有的红色旅游快速升温。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第一期红色旅游规划纲要推出6年来,全国红色旅游蓬勃发展,第一期红色旅游规划纲要提出的工作任务和主要目标基本实现,取得了较好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全国各地结合红色旅游发展实践,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组织创作了大型系列电视专题片《爱我中华》、电影《共和国摇篮》、大型情景歌舞剧《井冈山》等许多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歌曲、影视、剧目、出版物等文化精品。各地积极推动行政区划内或跨区域的联合协作,实现红色旅游资源共享、人员互动、市场共建、效益互增。赣南、闽西的“中央苏区”,湖南、广西、贵州的“中央红军长征之旅”,湖南“伟人故里”,重庆“红岩联线”,鄂豫皖的“大别山红色根据地”等区域合作更加成熟,形成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红色旅游品牌。
目前,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目的是学习革命精神,接受传统教育,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和增加阅历。红色旅游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新型主题旅游。
潘家峪惨案纪念馆红色旅游景区AA级景点
潘家峪红色旅游景点位于火石营镇潘家峪村内。潘家峪村属革命老区村,抗日战争期间,潘家峪村广大群众在冀东抗日组织的领导下,抗日热情十分高涨,为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打击该村群众的抗日行为,1941年农历腊月28,3000多日军和2000多名伪军突然包围了该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该村共有1230名群众惨死在日军的暴行下,潘家峪惨案震惊中外。潘家峪惨案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教材,先后被确定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潘家峪村环境幽雅,特产丰富,交通便利。村内目前建设有惨案纪念馆,惨案遇难同胞陵园,保留有惨案遗址,抗日战争期间尖兵报社遗址,兵工厂遗址,消息传递和文件保存遗址等。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的潘家峪已经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村内林果密布,环境优美,全村葡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200亩,品种优良,素有 "燕山脚下小吐鲁番"的美称,每到夏秋两季,整个村庄笼罩在葡萄架下,果香弥漫,美不胜收,使各地游客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还可尽情领略山村风光,达到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相结合,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效果。
潘家峪惨案纪念馆座北朝南坐落在村中部,东隔小河与“潘家大院”相望,南、西、北均与大道相连,建筑面积1246平方米,整个建筑为灰白色的二层楼房,朴实大方,庄严肃穆,主题突出。
纪念馆结合地形的特点,采用不对称布局,将主入口设在道路一侧,墙上书有原冀东军分区司令员李运昌将军题写的“潘家峪惨案纪念馆”馆名。
乐亭李大钊故居
北依碣石,南望渤海,滔滔滦河水从村东流过,这就是坐落在河北省乐亭县城东南的大黑坨村。大黑坨村是全县有名的大村,改革开放以来,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0多亩各种果树,600多个温室大棚,使大黑坨村迈进农业结构调整示范村行列。村子中央,坐落着一座古朴的青砖宅院--李大钊故居,它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诞生的地方。
李大钊故居坐北朝南,成长方形,南北长55.5米,东西宽18.2米,占地1010.1平方米。四周用十字花墙眼封顶的青砖围砌。主房、配房、院墙高矮匀称,大门、二门、后门错落有致,三院一体,层次清晰。建筑格局合理,古朴无华,实属一座明清以来具有乐亭民房建筑风格的一宅两院的穿堂套院。故居由南到北分为三进的宅院。
走进大门,可直接进故居前院,迎面安放着李大钊烈士的铜像。台级高耸,松柏、鲜花簇拥,庄严肃穆。李大钊目光炯炯眺望远方,仿佛向世人宣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东面是东厢房三间,曾是李大钊的伯父李任元教私塾的学馆。*南有一猪圈。西面有两间敞面碾棚,内有过去家中用过的一盘石碾和大小两块石碑。较大的石碑记载了大清光绪十三年华岩寺前置买香火地的经过,苍劲匀称的字体是由李大钊的父亲李任荣21岁时写成的。较小的石碑是李大钊的祖坟上的墓碑,从碑上可以考证出李大钊的祖先是1404年(明永乐二年)从山西奉诏迁到这里,进而推断出大黑坨村已有近600年的建村史。
进二门为中院,有东厢房三间。1889年10月29日(清光绪十五年十月初六)李大钊就诞生在此房的北间屋。室内陈设展出的板柜、掸瓶、座镜是李大钊母亲周氏结婚时娘家陪送的。南面两间一明,摆放着当年李大钊母亲使用过的织布机一架。*南间放着一祖先龛。里面供奉着李大钊祖先及父母的牌位。中院北面是六间相连的正房,东面三间是李大钊长期居住的屋子。内屋两间一明,室内陈设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生活气息,按原来的生活风貌陈设展出了李大钊祖先留下的桌椅、板凳、顶箱立柜、板柜等家具,还有李大钊夫人赵纫兰结婚时娘家陪送的嫁妆。同时还陈列展出了李大钊生前使用过的茶叶筒、茶盘、赴广州参加国民党一大时买的一对樟木书箱和在北大担任图书馆主任时使用过的一把藤椅。樟木书箱是李大钊帮助孙中山确立"联俄、联共、辅助农工"三大政策并携手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见证。藤椅是李大钊首传马列播火种的见证,当年李大钊就是坐在这把藤椅上"妙手著文章"。西面三间正房及三间厢房是李大钊三祖父李如璧的住所。
过正房是后院,后宅又从中间用丈高的十字花墙眼的青砖院墙从南到北分为两院。两院各有样式相同的后大门,一宅两院的特点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后宅的东院有两间东厢房和两间敞面的棚子。厢房是李大钊家中过去盛粮食的房子。大钊童年时为了安静,时常在这里读书、写字、作文章,因此也称作李大钊童年的书房,室内依然展出李大钊使用过的方桌和书架。棚子是当年家中放家具和备杂物用的。
李大钊故居,不但是李大钊同志诞生和幼年、少年成长的地方,而且是他和夫人赵纫兰成婚安家生活过的地方。1920年,李大钊同志筹备建党,工作繁忙,才把夫人接到了北京。1927年,李大钊被奉系军阀杀害后,他的夫人赵纫兰多次受到敌人的迫害,为了把孩子们抚养成人,赵纫兰不得不从北京返回故里,就这样赵纫兰与孩子们又在故居生活了六年。
现在,李大钊故居的前院、中院、后院分别栽种了当年李大钊十分喜爱的藤萝、丁香、白玉簪等多种花木。每年4、5月间,前院的藤萝、中院的丁香竞相开放,置身院中,花香沁人肺腑。人们睹物思人,观花敬人,对先烈无比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李大钊故居是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后被国家、省、市、县评为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几年来,到李大钊故居参观学习的人数不断增多,广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各界领导和各界群众。先后有100多所大、中、小学把大钊故居作为德育教育基地,定期到这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此外,还相继接待了日本、美国、新加坡、韩国等十多个国家及港、澳、台等客人的参观。
【编后语】
正值红旗飘飘的红色7月,一路高唱着红色经典,感受革命烈士的红色震撼,触动心底那一份最纯最真的感动与敬佩。
红色旅游,红色寄语。跟随着先辈们的足迹珍视如今的幸福,感受曾经的风霜岁月,让心灵再一次深度洗礼,让感动重新燃起火花筑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