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景区新规划获批 定位国际旅游地
2011/7/19 16:04:01 来源: 云联旅居 作者: 王如芳 张兵

景区划分规划图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查昭 通讯员王如芳 张兵)烟波浩渺的东湖面积3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更是武汉这座城市的骄傲。“东湖定比西湖好”,是多少武汉人的期盼;西湖申遗成功,东湖该当如何,又是多少武汉人的追问。

  继1993年编制总体规划后,东湖风景区18年来再出新版总体规划(2011-2025),意欲在全新的时代,重塑全新版图。东湖要发展与腾飞,东湖也要保护与珍爱,如何实现“生态东湖、文化东湖、欢乐东湖”的新梦想?是更多武汉人要思索和行动的课题。

  五景区升至八景区老东湖路将成休闲一条街

  1993版总体规划,将东湖风景区划分为听涛、磨山、落雁、白马、吹笛五大景区。新版规划,将东湖风景区划分为八大景区,各自定位、特色鲜明。

  1、听涛景区。规划面积13.30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水上观光、水上运动、文化活动。

  2、渔光景区。规划面积3.24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水上休闲、艺术展演、旅游接待。

  3、白马景区。规划面积9.72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休闲度假、会议会展。

  4、落雁景区。规划面积8.16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田园观光、特色乡村度假。

  5、后湖景区。规划面积6.33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湿地公园观光。

  6、吹笛景区。规划面积6.79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青少年运动、素质拓展。

  7、磨山景区。规划面积6.28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历史文化游览、特色植物观赏。

  8、喻家山景区。规划面积8.04平方公里,因包含茶园景点,功能定位为园艺博览。

  据了解,新规划将听涛部分用地划入白马,听涛景区内的梨园广场地区已高度城市化,与风景区不相协调,也不利于统一管理,将这一部分划出,形成独立的渔光景区,并将进一步发展为整个风景区的大型服务区。据介绍,从东湖梨园大门至省博物馆之间约1公里长的老东湖路,将打造成类似新天地、集吃喝玩的休闲娱乐一条街,靠近省博物馆的路段则规划为文化艺术、古玩藏品一条街。

  吹笛景区被后湖分隔,北部已获批国家湿地公园,面积10.2平方公里,成为继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后,武汉市目前最大的湿地公园。为凸显湿地特色,将其单独划出,作为后湖景区。

  磨山景区北部既有楚文化特色,又有梅花、樱花、荷花等特色植物花卉,两大优势突出,南部则被划出,形成以园艺博览为主的喻家山景区。

  东湖交通将“内外有别”进入景区实行车辆换乘

  新版规划中,东湖将确保在景区与城市、景区与景区之间交通紧密衔接前提下,剥离景区过境交通,形成“内外有别”的交通格局,即“集散中心、外围环线、内部路网”,从而缓解现在的景区交通压力。

  按照规划,未来东湖景区外要加快外围道路建设;在景区内则大力发展景区旅游专线车、观光巴士、水上交通系统、自行车系统、步行系统,建设东湖风景区入口换乘中心、水上交通网络和湖底隧道。

  考虑到东湖未来的主要客源方向,将设置三处风景名胜区客源引导入口:北部入口位于白马景区北侧,靠近杨春湖副中心地段;西部入口位于渔光景区西侧,靠近徐东大道与中北路交叉口区域;南部入口位于喻家山景区南侧,靠近鲁巷广场区域。

  风景名胜区的出入口处,将设置停车场及换乘中心,与景区内观光巴士、景区游览专线等接驳,景区内实施有限制的交通准入措施,可允许部分私车进入风景名胜区。

  东湖风景区内将以景区旅游专线和观光巴士为骨干。为方便游客到达东湖风景名胜区,规划设置一条大容量的旅游专线(环线),串联起景区外围的城市节点及东湖景区,使游客能便捷进入东湖风景名胜区,到达各个景点。

  景区内设环绕整个风景名胜区的观光巴士环线,串联八个景区。主要景点附近均设置停靠点,游客可在任意景点上下车。

  在东湖风景名胜区内引入自行车游览方式,设置专门的环湖自行车道。设立自行车租借网络,实现“快捷租车,异地还车”的特色交通。

  变“统保”为“特保”核心景区严禁地产开发

  新版规划中,提出了“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保护”的积极保护理念。依据景源价值及区域重要性,由过去的所有景区资源“统一保护”变为分级“特保”。

  新版规划将东湖风景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及一、二、三级保护区四个等级,予以不同程度的保护。

  核心保护区,为郭郑湖中心水域和山林景观区域,即磨山六峰、风景区南部两行雁形山系,面积共22.81平方公里,占东湖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的36.87%。核心保护区内,严格禁止与资源保护无关的各种工程建设,严格限制建设各类建筑物、构筑物;严禁在游人集中的游览区和重要景点周围建设宾馆、度假村、房地产开发等各种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的项目和设施。

  一级保护区,包括风景名胜区内22平方公里山体,落雁景区、后湖景区沿湖50米,后湖与郭郑湖、团湖的部分水域。可以安排必需的步行游赏道路和相关设施,严禁建设与风景无关的设施,不得安排旅宿床位,车行道路与汽车不得进入该区。

  二级保护区是磨山景区部分区域,喻家山景区部分区域,吹笛景区西南部山系周围狭长地带,后湖景区、落雁景区部分区域,白马景区湖中小岛及东部半岛滨水区域,以及大部分水域范围。可以安排少量旅宿设施,但必须限制与风景游赏无关的建设,限制机动交通工具进入本区。

  除以上保护区之外地区,属三级保护区,应有序控制各项建设与设施,并与风景名胜区环境相协调。

  值得一提的是,新版规划为东湖新增了“休闲度假”功能,目标是用10年左右,基本建成生态湖泊型风景名胜区,形成比较完备的旅游产业链,成为国际知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和“两型社会”典型示范区。但为了尽量减少对东湖景区的破坏,规划最终明确,风景名胜区床位规模近期2015年为2000床,远期2025年为3000床。

  村庄转型居民社区集中居住严控规模

  东湖风景区内,共有10个“景中村”,人口1.5万人,因为人口密度过大、建筑密度高、集聚规模大、拥挤现象严重,且建筑风貌杂乱,与景区环境极不协调。

  此次规划,将现有景中村按搬迁型、缩小型、控制型和聚居型四类予以改造。通过改造,降低景区人口和建筑密度,构建符合东湖风景资源特点的生态居民社区。

  风景区内具备外迁条件的村庄,原则上全部外迁,让区域空间于游人。对于不具备外迁条件的景中村,则按照集中居住原则,严格控制规模、布局和建筑风格,使其与风景区相适应,促进景中村居民转型。

  同时,按照“景村交融,和谐共生”的理念,引导严重干扰风景名胜区的落后生产方式进行合理转型,积极组织原居民有序参与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建设,从事与风景名胜区风貌相适应的旅游服务、生态保育、农游产业、环卫等工作,形成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区。

  未来景区经济发展权重排序为:适度发展第一产业,禁止发展第二产业,鼓励发展第三产业。规划的产业体系以“商业休闲产业”与“公共休闲事业”相结合,管理上以公共休闲为引导,以商业休闲为动力。

上一篇:今冬候鸟式养老去哪里?研究:海口、南宁、三亚评分前三
下一篇:名额有限:北体大全国瑜伽师(教练)专业水平资质认证培训班即将在昆明嘉丽泽开班
最新资讯
  •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江小区云苑2栋1单元501室
  • 邮箱:471550118@qq.com
  • Copyright © 2019 云南云联旅居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9007063号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