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来了!快看看你在不在“风险圈”内,IPE帮您有效远离风险圈
2021/2/26 14:18:30 来源: 生命时报 作者: 云联旅居

不良心血管事件总是“来势汹汹”,不给任何人留出反应时间,年轻人也不例外。


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伴随着衰老、不良生活方式而来的表现,总是将人推向心血管病的“深渊”中。


为了尽可能推迟疾病的到来,所以一级预防被提上了日程,毕竟80%的心血管病可以通过健康生活方式预防。




目前,心血管病确诊患者只是“冰山一角”


首先,需要为大家普及一些重要数据。2019年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统计数据推算,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达到3.3亿。


如果将心血管病比作一座冰山,已确诊的3.3亿患者只是冰山一角,2.45亿高血压患者、1亿多糖尿病患者、1亿多肾病患者都是高风险人群,像是冰山的巨大“底座”,今后10年,心血管病防控面临着巨大挑战。


上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国家的心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均出现拐点,呈现出下降趋势;而同期,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我国居民的心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却居高不下,丝毫未见下降趋势。中国已成为全球心血管病的“高发区”。


国家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马长生表示,欧美也曾是心血管病的高发国家。这些国家发病率、死亡率的大幅下降,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功不可没。


“在心血管病事件发生之前,通过控制主要危险因素降低心血管病临床事件发生风险的预防措施。




——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


只有高血脂、高血压等危险因素控制到位,拐点才有出现的可能,但目前,中国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控制不甚理想,如果维持现状,可预期未来形势会愈加严峻。


风险分级,伴随严标准、高要求


心血管病是一个广泛概念,包括脑卒中、心脏、血管系统疾病。脑卒中是我国人群的主要危险因素,特别是出血性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的30%,不容忽视。而欧美国家的出血性卒中不足总血管病一成,因此,未对出血性卒中预防进行单独指导。


如果沿袭了欧美指南,我国人群不能被完全“覆盖”,2020年11月,专门为中国人制定的首部《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下称“指南”)应运而生,为医师、患者提出了更明确的心血管病预防实践。


为了让每个人更好地了解自身风险,“对号入座”。指南明确提出“风险评估三步走”:


第一步:检出高危个体。糖尿病(≥40 岁)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9 mmol/L(或总胆固醇≥7.2 mmol/L)或慢性肾脏疾病 3/4期的患者。


第二步:评估10年风险。对于不符合直接列为高危条件的个体,建议按流程分别评估动脉粥样硬化和总心血管病的 10 年发病风险。


第三步:评估余生风险。10 年心血管病发病风险为中危,且年龄<55 岁的人群。


在高血压管理中,指南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由原来的140/90 mmHg更改为130/80 mmHg,血压控制更加严格。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流行病研究室刘静教授表示,这是指南的一个亮点,意味着将风险人群的防控窗口前移。


研究表明,血压超过130/80 mmHg的人群中,2/3会在15年内发展至140/90 mmHg,特别是60岁以下的中青年人。


对于绝大部分低危、不合并心血管病的患者,防控高血压的重点在于生活方式干预;即使最终发展为高血压,也可以延缓发展,预防过早出现靶器官损害,尽可能维持血管健康,最终目标是预防心血管病发生。




血脂管理,别放过“甘油三酯”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血脂异常人数已达到4.3亿人。目前,高血脂患者正积极地进行降脂治疗,常聚焦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但临床上发现,即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仍有部分患者存在大量剩留风险。


临床上把“经过以目前临床证据为指导的标准治疗后(包括治疗传统的危险因素如不健康生活方式、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高血糖和肥胖等),患者仍然存在发生大血管及微血管事件的风险”,称作心血管病剩留风险。


目前看来,这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甘油三酯等脂蛋白导致的,甘油三酯也成为降低心血管病剩留风险的新靶点;作为可有效降低甘油三酯的二十碳五烯酸,便成为消除心血管病剩留风险的有效“武器”。


因此,本次指南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同时被列为重要评估指标。


二十碳五烯酸(EPA),是一种ω-3脂肪酸,不仅可以降低甘油三酯水平,还能起到维持细胞膜稳定、延缓斑块进展、防治脂质氧化的作用。但接受ω-3脂肪酸治疗并不会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这可能与EPA剂量不足有关。


然而,一项大规模的研究证实,高纯度的EPA干预,即IPE(二十碳五烯酸乙酯)在降低甘油三酯的同时,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病死亡、非致死心脏病发作和非致死卒中的相对风险。


201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IPE作为最大耐受他汀类药物的联合治疗,以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马长生教授表示,对于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如果接受中等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如甘油三酯>2.3 mmol/L,指南建议可考虑联合IPE进行治疗,以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未来,IPE与他汀药物的“合作模式”,将会为心血管病患者带来更多受益,开启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在“他汀+”新时代。


刘静教授强调,预防心血管病、管理风险因素,从来怕晚不怕早,当下就是最好的开始。对于5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群来说,如果目前处于低危状态,建议维持目前的作息、运动习惯;如果10年风险处于中危水平,建议尽早进行余生风险评估;如果余生风险处于高危水平,即使年龄不大,其他危险因素已属于异常水平,需尽早从预防角度进行干预,按照“高危”处理。

上一篇:中国人口死亡数据披露,看后令人脊背发凉
下一篇:中交·锦澜府 商业教育医疗配套齐全 宜居呈贡新生活
最新资讯
  •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江小区云苑2栋1单元501室
  • 邮箱:471550118@qq.com
  • Copyright © 2019 云南云联旅居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9007063号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