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的“生物钟”,快对照看看!
2021/7/21 10:29:49 来源: 搜狐 作者:

人体有十二条经脉,对应到十二个时辰。子午流注养生法,就是根据人体经脉气血流注盛衰的时间节律,再配合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指导养生保健的方法。


中医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十二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寅时 (3:00~5:00):手太阴肺经当令


寅时阳气逐渐升发,迎接新一天的到来。此时手太阴肺经最旺,中医认为“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中的毒素分解推陈出新之后,再将新鲜血液上输给肺,通过肺输送到全身百脉。所以清晨的时候,人大多精力充沛,思维清晰。


寅时是阳气之开端,是人体气血由静到动的转化过程。这提示我们要早睡早起,如果熬夜导致起床时间过晚,则会错过肺经推陈出新的时机。


卯时 (5:00~7:00):手阳明大肠经当令


卯时, 手阳明大肠经最为活跃,进入兴奋的状态。大肠主要负责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并排出糟粕。在卯时人们应该从床榻上起身,喝一杯清水,促进肠道的蠕动。我们一天的启动,就从排浊开始。


辰时(7:00~9:00):足阳明胃经当令


大肠排出糟粕后,就要进入摄取食物的辰时了。辰时, 足阳明胃经最旺,是一天中食物消化、吸收最适宜的时间。所以在7~9点吃完早餐,不仅消化能力强,而且营养的吸收效率也高。


巳时(9:00~11:00):足太阴脾经当令


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吸收水谷精微,辰时进食早餐后,当进入已时, 足太阴脾经最旺,则是最佳的吸收营养,生化气血的时间。有了充足的营养,此时人们便有足够的精力去面对一天的工作。当我们按照经脉运行规律起居作息,才能最高效的摄取营养,保证我们每天都活力满满。


午时(11:00~13:00):手少阴心经当令


午时是一天中阳气最旺的时辰,过后阳气渐弱,阴气见生,即将进入阴阳的转换,气血运行不稳定。所以,此时宜静养,避免情绪波动。午时, 手少阴心经最旺,也是白昼中间的时刻,此时的静养既能安定心神,也能为下午的工作提供充沛的精力。


未时 (13:00~15:00 ) : 手太阳小肠经当令


小肠的主要功能是分清泌浊,将糟粕送入大肠,把水液归入膀胱,把营养精微物质上输给脾。在此时,小肠对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把有用的营养进行吸收,把没用的糟粕排除体外,是一个涉及多脏腑的调整工作。所以我们要以安静闲适的状态为主,给小肠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申时(15:00~17:00): 足太阳膀胱经当令


膀胱一方面负责贮藏津液,另一方面负责排泄多余的水液。申时,膀胱经最旺,有用的津液被再次吸收循环于体内的津液系统,多余的水液连同体内的废物一起排出体外,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清泻全身的火毒。申时是人体新陈代谢率最高的时候,此时最适合进行体育锻炼


酉时(17:00~19:00):足少阴肾经当令


肾为先天之本,藏生殖和五脏六腑之精。酉时,足少阴肾经旺盛,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人体经过申时的代谢之后,肾开始贮藏五脏六腑之精华,即人身之元气,以备人体急时所需。肾阳虚者,可以在此时温补肾阳;肾阴虚者适宜在此时滋补肾阴。


戌时(19:00~21:00):手厥阴心包经当令


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为心经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戌时,手厥阴心包经最旺,最有利于清理心脏周围的病邪,使心脏处于正常平衡的状态,同时为睡眠作准备。


亥时(21:00~23:00):手少阳三焦经当令


三焦是指联络五脏六腑的大网膜区域,具有联通百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此时,阴气已逐渐达到顶峰,人如果能在亥时三焦经旺的时候入眠,百脉皆得休养生息,五脏六腑运转可以得到调整,对身体十分有益。


子时 ( 23:00~1:00):足少阳胆经旺当令


人若能在子时前睡觉或进入静养状态, 胆才能正常进入新陈代谢。一般在子时前1~2小时睡觉者,早晨醒后头脑清爽,气色红润;反之, 经常熬夜到2、3点后才睡觉,容易因熬夜伤了肝胆之气。


丑时(1:00~3:00): 足厥阴肝经当令


丑时,足厥阴肝经最旺,肝血进入新陈代谢阶段。中医认为“卧则血归于肝”, 因此,肝只有在卧的情况下,才能使全身的血液流归肝部,肝对血液进行排毒处理后,再把新鲜的血液输送出去。如果丑时还未睡觉,则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肝血排毒的新陈代谢,人的免疫力就会大大下降。经常熬夜到丑时还未睡觉的人,容易出现情志倦怠,脾气急躁的情况,且容易导致肝脏系统疾病。



上一篇: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 当你老了沿着中老铁路出国耍,到云南旅居康养
下一篇:专家解读:河南此轮强降雨为何下个不停?
最新资讯
  •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江小区云苑2栋1单元501室
  • 邮箱:471550118@qq.com
  • Copyright © 2019 云南云联旅居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9007063号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