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生活中,老人带孙子的现象很常见,很多人觉得,老人退休后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发挥余热带孙子做家务,既能替子女分担,又能享受含饴弄孙的快乐。
另一方面,有些老人存在讨好心理,认为将来要指望儿女养老送终,所以趁着身体尚可为他们多做些贡献,到时候孩子在照顾父母时能多点孝心。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管是父母子女,还是兄弟姐妹,都必须有自己的思想和空间,彼此亲密却保留自我。赡养父母和抚养子女,都是一项应尽的义务,不应该被用来做利益交换的筹码。
父母为子女忙碌半生,最大的心愿是退休后能过上向往的生活,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老人带孙子并非出于本意,而是被亲情绑架下的无奈之举。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倘若老人违心地接受带孙子的任务,恐怕这个过程也不会觉得快乐。
小区里62岁的张婆婆,对此深有同感,去儿子家带一年孙子,过完年说什么也不愿再接手这项艰巨的任务。她感叹:“不带孙,不指望儿子儿媳养老,我反而活得轻松了。”
02
张婆婆和老伴育有一儿一女,按照养儿防老的传统,女儿出嫁时,他们随便置办了一些电器做嫁妆,而将家里的存款房子都留给儿子。
张婆婆是个勤快人,总想多给儿子攒点钱,退休后又找了份超市保洁的工作,她和老伴生活很节俭,精打细算每一分钱,不仅替儿子全款购置婚房,还给儿媳买了辆代步车。
年轻人懂得享受生活,儿媳不爱做家务,小两口时常不做饭下馆子,他俩挣得多花销也大,儿媳一件不起眼的衬衫上千块,吃穿用度样样追求名牌。张婆婆看在眼里,却不好干涉,她知道万一管得太宽,会产生婆媳矛盾。
一年后传来儿媳怀孕的喜讯,张婆婆便隔三差五做几样拿手好菜送过去,一来给儿媳增加营养,二来担心外面饮食不卫生。儿媳有点娇小姐脾气,一不高兴就甩脸子,张婆婆觉得她是个孩子,从不与之计较。
03
孙子出生后,儿媳不愿在家坐月子,非要赶时髦,花3万多去住月子中心。这笔钱是老两口出的,他们觉得伺候儿媳坐月子是婆婆的事,既然这活有人替代了,他们就给予经济上的表示。
儿媳产假满了要回单位上班,小夫妻俩便把带孩子的任务交给张婆婆,原本张婆婆心里不想去,可又不敢说,只好辞掉工作去了,把老伴一个人留在家里。
自从张婆婆去了,儿媳彻底成甩手掌柜,下班回来从不说帮忙做家务,换婆婆休息一会,吃完饭碗筷一放,便坐那追剧网购。张婆婆虽说身体硬朗,可毕竟年岁不饶人,哄孩子做家务一天下来,浑身酸痛,睡觉连翻身都困难。
儿媳非但不体谅,还总挑刺,埋怨婆婆这个做得不好,那个做得不对,为了监督婆婆是不是按照她说得那样做,甚至安装家庭监控,用来监督婆婆的带孩子日常。
04
张婆婆的一举一动都在儿媳的眼皮底下,她心里非常不舒服,却有苦难言。偏偏这时老伴病了需要住院,儿子结婚已经花光老两口的积蓄,后来攒的钱给儿媳付了月子中心的费用,张婆婆的退休工资,又都贴补进儿子家的生活费里,一时之间她拿不出老伴的住院费。
情急之下,张婆婆只得让儿子儿媳拿钱,儿子不当家,钱都在儿媳手上,经过好言好语商量,儿媳给了钱,脸阴的却能整出水,好像公婆占了她多大便宜。
这件事,成为张婆婆心里的一个结,她终于体会到手心向上问人要钱的难处。原本她对养儿防老深信不疑,所以心甘情愿将所有积蓄投资到儿子身上,如今看来,钱花出去容易,再想收回来太难,处境实在太被动。
加上老伴出院后,身体虚弱需要人照顾,儿媳不欢迎公公去住。于是张婆婆打定主意回家,一边伺候老伴,一边打份零工,老两口相依相伴。
张婆婆知道不带孙子的后果,儿媳一定会记恨她,但是张婆婆主意已定,她坦诚地告诉儿子儿媳:“我不带孙子,也不指望你们养老,今后我和你爸的退休工资都留着养老,不再贴补你们了,咱们各自过好各自的日子。”
05
在张婆婆的精心照顾下,老伴面色红润身体很快恢复,老两口的生活恢复到以往的轻松状态,每天晚上一起去湖边散散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女儿来看望父母也不用再看儿媳的脸色。
带孙子一年,张婆婆感触最大的是代沟,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老年人有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彼此很难融合。还有饮食习惯,生活规律,消费观都无法同步,与其违心地迁就,倒不如各自分开生活。
老话说得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儿子女儿家再富丽堂皇,也不如在自己家里舒坦,起码不用缩手缩脚看人脸色,也不用担心哪一句话说得不对,惹儿媳女婿不高兴。
父母与子女之间,一代管一代,子女成年后各自安好,互不干扰最好。至于带不带孙子,那就要看老人的意愿了。
最后,老人别把养儿防老当作唯一的指望,任何时候,拥有一个硬朗的身体,一个良好的心态,经济上的独立,这才是晚年的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