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人说:“尽管我家没得像样的房子,但是,母亲却是我心中最豪华的宫殿。”
作为70后的我,对于父母的情感,有很深的体会。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家住在湘南的山沟里,距离县城五六十里,到乡里的集市,也有七八里路。
房子建在半山腰,屋前屋后有几块菜地,稻田在另一座山的山窝里。不管去任何地方,都只能靠一双脚。
我常常笑话父母,太没有眼光了。别人都往交通方便的地方走,他们却固执地往山里搬。
母亲说:“如果不是山里的这几块地,恐怕连你都养不活啊。”
听了母亲的话,我不做声了,转而陷入了沉思。
不管家在哪里,其根本目的就是——好好活下去。
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在山里,可以扯猪草养猪,进山伐木,牛可以到上坡上吃草,羊可以在树林里长大......大概是因为这些,父母把“山”当成了乐园。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离开了大山,在城里定居了。
人往高处走。城市里的高楼大厦,成为了我们的“高处”。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儿女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02
尊重父母的选择,别强求他们“随迁”。
当我们刚刚进城那会,父母几乎把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表示支持。
一晃,70后的我们,已经是人到中年了。父母已经变老,甚至过着苟延残喘的生活,长年累月的劳动,让他们的身体,每况愈下。
渐渐地,出门在外的我们需要面对一个词语——随迁。
也就是说,老人们离开家乡,和儿女一起漂泊,去儿女打工的城市。
三年前的冬天,我和大姐开车回乡。翻过好几道山,又过了好几条小河,小车就到了村口。再走两里山路,就到了家门口。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好不热闹。我问:“过完年,是不是父母都去城里住?山里条件很差,万一谁生病了,遇到急事了,也很难处理。”
母亲说:“我们老了,哪里都不想去。”
父亲端着酒杯,狠狠地喝了一口。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我能够感受到,他在抗议,或者心存无奈。
住在青山绿水之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么多年,父母都是这样过来的。如果要改变的话,他们不会答应。
在你看来,几间老屋,几块菜地,还有那一片油茶林,不太值钱。可是父母却把它们当成宝贝。一年到头,林林总总算起来,有两三万元的收入。
父亲老了,弓起脊背去摘油茶子。你担心他会摔着,不让他去,他是不会听的,谁要是拦着,他就和谁急。
思前顾后,接父母进城的想法,就只能搁浅。只是从此,多了一些牵挂,多了回老家的“麻烦”。
03
把父母带在身边,是有附加条件的。
知乎里,有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对待随子女进城生活的年老长辈‘捡破烂’的习惯?”
提问者描述,他的叔叔在上海打拼多年,并且定居。爷爷奶奶随迁到上海,帮忙带孙子,做家务。
爷爷闲不住,找了一份扫地的工作。他一边扫地,一边把废品带回家。废旧的东西,只要觉得还有用,就会当成宝贝。
一方面废品可以卖钱,补贴 家用;一方面可以做到物尽其用。
看起来很好的事情,却遭到了叔叔的嫌弃。家里不缺那个钱,也担心废品里很多病菌,影响健康。
有一次,叔叔把废品全部扔掉了,爷爷大发雷霆。家庭冲突,就此开始。
两代人在一起生活,习惯不同、观念不同、经济状况不同,难以和睦相处。
有道是,人与人走得太近了,就是一场灾祸。父母和儿女相处,也是如此。
父母随迁之后,要如何相处?这是有附加条件的。
其一,父母要有收入来源,不能一直向儿女要钱。最好是,父母有养老金,不要儿女给赡养费。
其二,父母要身体健康,要是每天都躺着,要人喂饭,就变成了负担。“久病床前无孝子”,儿女会因为长期照顾父母,心生烦恼。
其三,兄弟姐妹要大度,要主动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和费用。如果大家互相扯皮,父母的日子就没有了着落,住在谁家,都不会好过。同时,女婿、儿媳要包容一些,别从中作梗。
其四,一家人不能太闲,各自都有工作。否则,闲得慌,矛盾就会越来越多。
更重要的是,父母离开了故土,因为年纪大了,难以融入到城市的生活。他们和城里人交往,可能会被瞧不起。无形之中,就有了“层次”的障碍。
要是父母之中,有一个人先走了,剩下的那个人,就会很孤独。
相比之下,在偏远的老家,还能有几个老邻居,可以走动,还有一块空地,可以种菜,打发时间。
04
不要以孝的名义,制约了父母的晚年幸福。
“孝顺”两个字,拆开来,就是“孝”和“顺”。我们需要让父母顺心,尊重他们的选择。
古人说:“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作为父母,只要儿女有一份孝心,就满足了。至于儿女为他们做了什么,付出了多少,是不会太计较的。
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人,从家乡走进异乡,从贫困走向富有,从闭塞走向开放。这一切,都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是我们的父母,却大不一样。他们的一辈子,多半是扎根在家乡,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
因此,不管父母在身边,还是在家乡,多一分关爱,多几次沟通,人心就温暖了。
孝顺,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理解和宽容。
作者:布衣粗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