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人文 | 丹凤衔书的传说
2022/1/28 11:30:43 来源: 澄江文旅 作者: 撒兰萍

丹凤衔书的传说

府城布局

澄江的府城是“丹凤衔书”的形象。


传说,凤山脚下的澄江府城是本书,凤凰从天上衔来放在澄江坝子里的天书。

澄江旧时的府城,方正整齐,小巧端庄,确实像一本打开的书。

它以纵向中轴线北正街为书脊,东西两边纵横的街道是书页的格子,被街道分割开的房屋,是文字。城正北面的凤山,像一只振翅飞舞的凤凰。

舞凤山为罗藏山支脉,一路绵延向南,以红山顶为凤头,最北边有两道梁子叉开,像凤尾,中段又有两个梁子分别从东西两边伸展开,像凤的翅膀。

四百多年前的明代隆庆年间,澄江知府徐可久把府城从金莲山麓的旧城迁到舞凤山麓时,所作的精心设计和布局。

徐可久是贵州马平人,他虽然只有举人的功名,但据传他十分精通风水堪舆之学,是个大地理先生。

首先,他把澄江府城选在了处于澄江坝子正北端的舞凤山脚下。

澄江旧时的府城在金莲山与阳晡山之间的一个狭长地段,在风水上属于“灵羊开泰”的地势。即民间所说的“城内一窝羊,城外一窝羊”。


传说故事



传说很早以前,澄江是罗伽部落的领地,在旧城建城时,人们选中了金莲山与阳晡山,因为这两个小山曾是仙家之物。

这与抚仙湖有关。由于抚仙湖太美太美了,使太白金星对它十分不满,这是因为他的两个得意弟子一到湖边,就被迷醉得不思归天,以至于不但断送了仙家前程,而且还因误了归期变成了两块石头——抚仙湖以前不叫抚仙湖,而叫罗伽湖,因为太白金星的两个得意弟子化成了两块石头,相抚而立,才叫抚仙湖的。故而,太白金星一直想挑山来把它填平了。

一天夜里,他越想越气,便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挑了两座山来填抚仙湖。他一疏忽,时间算错了,当他挑到澄江坝子东边,离抚仙湖还有一小段距离时,天鸡叫了,他慌乱之中,忙匆匆地丢下山就赶回天庭去了——因为他很害怕自己也因为误天时而断送了仙家前程。那两座山就是金莲山和阳晡山。还有一种传说,他挑的不是两座而是四座,一头两座,另外的两座就是现在小官庄东边的两座小石山。由此,之前的先民把府城选在两座山中间。



划界那天,有两大窝野羊,跑来那儿吃草,有一窝挡着划界,怎么赶也赶不开,后来只好把它们杀死。可没想到第二天,被杀死的那些羊又活了,虽然身上还带着血迹,却一个个在那儿吃草。一位深通神道的老者说:“不要赶了,这是‘灵羊开泰’呀!连羊都知道死守的地方,一定是好地方。城内一窝羊,城外一窝羊,这样建城,会物阜民丰的。”

于是,人们便把靠山脚下的一窝羊围在城中,另外一窝留在城外。城内的那一窝羊,便被人们驯养。为此,澄江坝子得名“活羊”。因为罗伽部落没有文字,后来用汉字便写成“河阳”。

但是,羊毕竟是温顺的,弱小的。随着时运的变化,旧城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由于旧城处在两山之间的小夹槽中,经常被水淹。加之太白金星移山填湖不成之后,也暗中让水德星君多加了些雨水给澄江——他的想法是,就是冲也要把那两座山冲下抚仙湖去。以至于澄江不得不把府城在金莲山与阳晡山之间迁来迁去。使澄江空耗民财,一贫如洗。


明朝往事


直到明朝,澄江为迁城之事弄得痛苦不堪,才申报朝廷,要求另建新城。

明朝隆庆四年九月,一个金风爽爽的午后,澄江府城另迁新址的奏报提到朝廷批准后,知府徐可久和临元镇总兵曾一经一起出来为府城踏勘选址。曾一经也是个更高明的地师。

“新城选址,不知府君有何考虑?”总兵问。

“请大人到凤山看看再说。”徐可久回答说。

二人来到坝子正北边一个叫托盘营的村子前边时,徐可久指着村后一座很突兀的小山包说:“那就是凤山。”

“凤山背面是什么山。”曾总兵问。

“罗藏山,为滇中最高之脉。”徐可久回答道。

“徐府君好眼力,滇中千百里的地脉山象,都要归储在这儿了”

二人又登上村子背后红山顶极目远眺。曾一经看了好大一会儿,又问:

“左右是什么山?”

“东为金莲,西为玉笋。”

“好啊!金莲浑实,玉笋俊峭,是个绝好的地象。不过,我观河阳地势,四面山峦围得太紧,通泄不足,且南面山峦,气势略弱,抚仙湖又深广浩缈,湛碧难测,所谓‘阴有余而阳不足’,恐日后会重蹈府城被淹于水下之灾。”曾一经说。



“总兵大人目光精到深远,下官佩服之至。然而,府城被淹于水下之灾,谅不至于。大人请看,”徐可久指着坝子南边说,“抚仙湖之北,紧靠湖岸,左有象山,右有狮山,有狮象把住坝子南门,故而下官以为尚不至于。而山气弱水气盛,阴强阳弱,为天地造就,非人力能为。但能可使河阳日后之民,民气平和温良,倒不失为礼仪之邦。下官以为,山属阳,主武,水属阴,主文,不如就顺应天势,在城廓构建上,昭发些文气。使河阳来日文运昌隆,于大人于下官,也不失为有功于此土了。”

“那新城的营建局势,府君有何考虑?”曾总兵问。

“下官想以书桢为式。”

“丹凤衔书!太妙了!成化时布政周正对河阳曾有过‘文风不让中原盛,士俗还似太古淳’的评议,能固住河阳文气,府君功德无量。千秋灵秀之地,就在这里了。”最后,曾一经指着山下的托盘菅说。

这种选址,确实十分漂亮,既有一种总揽全局、映带左右的气势,又有一种温厚精雅、文气氤氲的灵秀。

之后,云南布正史陈善又约了莫如善、罗元贞、蹇来誉等名家来看,大家都称颂不止。

澄江的地势,很像一个人的脸。号称滇中第一峰的罗藏山,像人高高的额头,逶迤高南的凤山,像人的鼻梁,华藏山和龙头山是眉头,东西龙潭是两只眼睛,抚仙湖则是这个人大大张开的嘴。而澄江的府城就建在这人的人中上。



人中是什么东西?是人最重要的穴位,是一个人运势的关键。

澄江府城“丹凤衔书”的大格式定下之后,徐可久等历代先贤又在好多地方对府城进行了精心的营划。

首先,依照昆明城的内部格局来安排基本设施。府衙立于正中心,左边建文庙,文庙的后边建凤山书院,河阳县衙则建在西北角,昆明城这几样重要的设施也都有是这样布局的,澄江城简直就是缩小了的昆明城。

徐可久把澄江知府衙门建在了凤凰的嘴口下边,以求得到凤凰 的护佑。澄江府衙的横街是澄江府城横的中轴线,府衙前是一堵大照壁,大照壁前,一直到解放前都是澄江的粮市,每天街头市散了,撤在地上的谷物虽无人打扫,可到第二天早上一颗没有。掉到地上的粮食哪儿去了?夜里让凤凰吃了。人们知道这一缘故之后,有点粮食撤地上也就不去扫了,凤凰护佑了这方小城,给它点吃的也是应该的。



澄江城的街道每一条都是直的,使本来就方方正正如书一般的府城更增添了端庄严谨的气息。然而,其街道虽直,但几乎每一条都不直接通头,除北正街直通凤仪门之外。这是因为这个府城要纳凤山灵秀之气,故北门可以直通城门,其他每一条街都至少要拐一个弯才能通向城门。这在风水上可藏气敛势,不直露,不张扬,很含蓄。徐可久这样设计,就把澄江的脉气牢牢地藏在小城之中了。当然,他这样精心设计之后,也考虑到这种设计的一个不足,那就是整个府城过于藏敛,生气不足,难免对城内居民生活和府城的运势造成些不利。于是,他又在城西修了一条龙沟,接引西龙潭的水入城,一方面解决府城用水的不足,另一方面纳西龙潭的龙气入城,使府城新气常在。



饮水问题对一个城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城建好之后,徐可久又在城里挖了七眼官井,供官民饮水之用。井挖得很讲究,呈北斗七星状,人称“七星井”。据传,一年四季之中,开口井的水位、水温和水色都会随着天上北斗星的运转而发生变化 ,以应天象。年成的好坏、丰盈或是灾厄,井里的水也会有所预兆。只不过,一般的人不能轻易看出来而已。

徐可久等历代先贤虽然对府城进行了精心的营划。澄江在风水格局上还是有一个巨大的弱点,那就是老虎山。传说老虎山虎头向着澄江,虎屁股向着晋宁,吃澄江屙晋宁,故而澄江虽然物产丰饶,堪称鱼米之乡,但县内却财货不丰,民人贫弱,原因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点东西,却让老虎吃了,屙到晋宁去了。故而澄江在老虎山上建起了伏虎寺,以求镇住虎头,并把老虎山改称伏虎山。但这样做还是不能奏效。徐可久迁城之后,为了解决老虎“吃澄江屙晋宁”的问题,便在城的西南角建了一座撞钟楼,专门铸了一口巨大的铜钟,以镇西山之虎。每每傍晚时分,撞钟楼的大钟敲起,那沉厚悠扬的声音,整个澄江坝子都能听到。后来人们又发觉,专靠伏虎寺和撞钟楼,还是镇不住西山之虎,于是又在府城正西面对着西门揽秀门建起了极乐寺,以佛法和神力来镇西山的恶虎。

对澄江府城的种种营建和设计,果然使澄江的运势大变,民生富足,文运昌隆。

然而,徐可久等历代先贤煞费苦心营造的这种风水气象,也遭到一些人的妒嫉。后来,一个来澄江任知府的人听信了一个地师的谗言,在府城正北面正对着凤仪门建了一座万寿宫。那万寿宫正正地建在了凤头上,死死地压住了凤头。澄江府城及整个坝子赖以昌旺的灵物被压住,澄江的运势也就衰落下来。再后来,民国晚期澄江一叫刘承功的县长把万寿宫拆了,又建起了凤山公园,还特别在万寿宫正殿中山纪念堂的原址上建起了更高的志舟楼。



上一篇:今冬候鸟式养老去哪里?研究:海口、南宁、三亚评分前三
下一篇:抚仙湖,不一样的美
最新资讯
  •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江小区云苑2栋1单元501室
  • 邮箱:471550118@qq.com
  • Copyright © 2019 云南云联旅居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9007063号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查看详情!